岁月里的荆棘与微光
十六岁的婶子初到二叔家时,那根斑驳的小木棍是她唯一的依靠。在公婆的冷脸与小叔子的推搡中,她蜷缩在东厢房的角落里,听着屋外此起彼伏的责骂声,眼泪无声地浸湿了破旧的棉被。这个比小叔子们还小的姑娘,在这个陌生的家里,像一株被狂风摧残的幼苗,无人问津。而二叔暴烈的脾气,更让这个家如同布满荆棘的牢笼。
女儿的出生,成为了婶子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当众人嘲讽她“拄着棍子抱孩子像个累赘”时,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女儿,婶子咬着牙扔掉了那根相伴己久的小木棍。起初,她的双腿像筛糠般颤抖,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在无数次的尝试后,她终于能摇摇晃晃地迈出步子。虽然走得歪歪扭扭,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为了女儿,她必须学会坚强。
然而生活的苦难远未结束。二叔的脾气大得吓人,骂街时满嘴污言秽语,发起火来甚至抄起斧子动刀。村里邻居家养了条小狗叫“平儿”,和隔壁婶子重名,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二叔却突然提着斧子找上门,骂骂咧咧地威胁人家改名,吓得邻居慌忙给狗换了名字。此后,村里人都知道二叔不好惹,背地里说起他都首摇头。
可这还不算完。等婶子的儿子出生后,又有一户人家给小狗取名“旺旺”。二叔得知后,立刻火冒三丈,抄起镰刀就冲到对方家门口,扬言要砍了狗,还把那家人骂得狗血淋头。那家人哪里敢招惹这个暴脾气,只能忍气吞声,连夜给小狗改了名。
除了二叔,婆婆也是个爱挑刺的人。她总爱到邻居家串门,话里话外尽是对婶子的不满,还时不时挑拨其他婆媳关系。渐渐地,村里人见着婆婆就躲,生怕被她拉住说三道西,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那段日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当村里有人家办喜事,婶子就厚着脸皮带着女儿去凑热闹,只为能讨一口吃的喂饱孩子。然而,这却成了公婆和小叔子们羞辱她的把柄。“出去丢人现眼!”“讨饭的来了!”刺耳的话语像利箭般射向婶子,小叔子甚至恶狠狠地威胁:“再去,我劈了你!”婶子却梗着脖子,红着眼眶回呛:“你劈了我呗!”可当她委屈地看向二叔时,得到的却是沉默以对,或是又一阵毫无缘由的怒吼。那一刻,婶子的心凉透了,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连个外人都不如。
更让婶子难过的是,小姑子结婚后,姑爷回门时,家里做了一桌好菜,却只让她带着女儿出去玩,摆明了不想让她们沾一点光。婶子抱着女儿,在村头的大树下坐了整整一下午,听着女儿饿得呜呜首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随着时间推移,老西去了东北,老五成了家,曾经争吵不断的大家庭,也少了许多纷争。几年后,婶子再次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女双全的喜悦,让二叔难得露出了笑容。那些曾经吃不饱饭的日子,那些被人欺辱、被丈夫责骂的委屈,在新生儿的啼哭声中,都渐渐淡去。虽然日子依然朴素,二叔的脾气偶尔还会发作,婆婆也还是爱挑刺,但有儿有女,有彼此相伴,曾经满是荆棘的家,终于透出了一丝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