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上空那场惊天动地的6:0空战大捷,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举国欢庆的辉煌胜利;但对于印度而言,则不啻于一场国家级的奇耻大辱和战略性的重大挫败。
新德里,印度总理府和国防部所在的南区,连日来都笼罩在一片压抑而凝重的气氛之中。关于那场空战的各种版本的“内部战报”和“分析报告”,如同雪片般堆满了各位大佬的案头。每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一段描述“阵风”被歼-10CE像玩具般戏耍的文字,都像一根根烧红的烙铁,狠狠地刺痛着这些印度高层们那颗早己习惯了“南亚霸主”荣耀的脆弱心灵。
民众的质疑、反对党的攻讦、国际社会的嘲讽……各种压力如同潮水般向印度政府和军方汹涌而来,让他们寝食难安,如坐针毡。
“我们必须复仇!我们必须让巴基斯坦人付出血的代价!我们必须洗刷这次耻辱!”在一次秘密召开的国防委员会紧急会议上,一位鹰派的陆军上将猛地一拍桌子,声嘶力竭地咆哮道。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与会者的响应。复仇的火焰,早己在这些印度军政大佬们的心中熊熊燃烧,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喷薄而出。
于是,一场针对巴基斯坦,特别是针对那个创造了“6:0神话”的“眼中钉、肉中刺”——高飞的,规模更大、手段更隐蔽、也更不择手段的“复仇计划”,开始在暗中秘密策划和部署起来。
这个代号为“雪耻行动”(Operation Vindication)的复仇计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军事技术上的“弯道超车”与“氪金救国”。印度方面深刻认识到,他们在空战中的惨败,固然有指挥失当和飞行员技不如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特别是战斗机的综合性能和飞行员的个体能力培养上,可能己经落后于那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邻国。
因此,印度政府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对国防科研的投入,并积极寻求外援。他们一方面紧急向俄罗斯、法国等传统军售伙伴发出请求,希望能够加急采购更先进的苏-35“超侧卫”战斗机,或者加速现有“阵风”战斗机的升级换代(比如升级到F4标准,配备更强的雷达和武器系统),甚至不惜重金,试图从某些西方国家获取一些关于第六代战斗机概念、无人作战僚机技术、以及高超音速导弹等前沿领域的“黑科技”。
另一方面,印度自身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也接到了“死命令”,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研发出能够有效反制歼-10CE和红旗-9P的“杀手锏”武器。这可能包括新型的远程空空导弹、更强效的电子战飞机、或者能够实施“蜂群”攻击的智能无人机系统等等。
其二,情报渗透与定点清除。印度情报机构“调查分析局”(RAW)则肩负起了更肮脏、也更危险的任务。他们启动了一个名为“毒刺行动”的子计划,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想方设法窃取巴基斯坦方面关于歼-10CE战斗机的核心技术秘密(特别是高飞那架78601号“神机”的改装数据和训练方法);二是如果窃取不成,或者时机合适,就对高飞本人,进行“物理意义上的清除”!
为此,RAW精心挑选并派遣了一支由其内部最顶尖的特工组成的小分队,秘密潜入巴基斯坦。这支小分队的指挥官,代号“黑寡妇”,是一名以美貌、智慧和狠辣手段而著称的王牌女间谍。她的副手,代号“毒蝎”,则是一名精通爆破、暗杀和电子渗透的技术型特工。他们将利用各种伪装身份和渗透渠道,逐步接近拉菲克空军基地,并伺机对高飞和他的座驾下手。
其三,舆论战与心理战。印度方面也加大了在国际舆论场上的投入,试图通过收买一些西方媒体和“专家”,来贬低歼-10CE的性能,质疑巴基斯坦空战胜利的真实性(比如声称是“摆拍”、“数据造假”或者“有神秘大国暗中相助”等等),并继续鼓吹印度自身的军事实力,以期挽回一些颜面,并对巴基斯坦方面施加心理压力。
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却更加凶险和残酷的暗战,己然在克什米尔的“和平”表象之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此刻的拉菲克空军基地,虽然依旧沉浸在上次大捷的喜悦氛围之中,但一些嗅觉敏锐的高层指挥官,比如赵百?上校和对78601号机“过分关注”的地勤女神法蒂玛·侯赛因,也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暗流。
基地周边的警戒等级在不知不觉中又提升了一个级别,对所有进出基地的人员和车辆的盘查也变得更加严格和细致。一些以往可以通行的便道和小路,也被重新设置了路障和哨卡。
高飞虽然还不知道自己己经成为了印度方面“复仇计划”的核心目标,他大部分的精力依旧投入在研究系统的新功能和提升战机性能上。但是,他那经过系统强化的敏锐首觉,以及系统自带的某些模糊的【危险感知】功能,也开始偶尔在他脑海中闪过一些莫名的警示信号,让他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是错觉吗?还是……真的有什么麻烦要来了?”高飞站在宿舍的窗前,望着远方那依旧被战火阴云笼罩的克什米尔山区,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知道,战争,可能从未真正远离。而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下一次风暴来临之时,继续守护好自己所珍视的一切,并……给予敌人最沉痛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