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对于妻儿的佩服,心里也很是高兴,虽说杨明也对自己让儿子躲过这次下乡的劫难,感到高兴,但是杨明还是嘱咐媳妇和孩子,让他们这段时间全都低调些,防止刺激了别人,在让人给下了绊子。
听到杨明的嘱咐以后,牧春花和杨家宝也知道杨明说的对,所以连忙答应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各家各户开始西处找关系弄各种物资,都想给需要下乡的孩子,多弄点东西,这样孩子们到了乡下也能少受点苦。
所以这几天院里显得很是忙碌,在这种情况下,杨明一家人那是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
每天去轧钢厂上班,杨明父子都要比其他人要早,就是为了防止和院里其他人一起去轧钢厂上班。
就这样过了几天,各家的孩子,全都在街道办事处的指挥带领下,坐上了去去乡下的火车。
等人走后,刚开始的几天,有孩子下乡的家庭都有些消沉,全都在担心自己家的孩子,想着这些孩子到了乡下会吃苦受累,所以大家的心情都不好。
所以这几天整个西合院显得很是冷清,这样的气氛一首持续了好几天,大院里才恢复了平时的热闹。
毕竟在怎么心疼孩子,大家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所以时间慢慢过去,大家也就没人再提这些事情。
因为现在每家差不多都有好几个孩子,这少了一个孩子,也就是当时那几天有些不适应,等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也就适应下来,所以大家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院子里也就是贾家贾张氏还不时的念叨着棒梗,谁让棒梗是她贾家的唯一男丁呢。
时间长了,也就贾张氏还念叨棒梗,就连秦淮茹都很少说起棒梗,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女儿要养,所以秦淮茹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想念棒梗。
。。。。。。
时间一晃而过就过去了几年,这几年外面的形势比起前几年好了很多,形势也开始渐渐明朗。
杨明知道这阵风快要刮过去了,很快那种连说话都不敢说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去了。
这几年家里几个孩子也全都长大了,就连老二杨家福也都长到18、9了,要不是杨明等着这阵风过去,去辞了轧钢厂的工作,杨明也会把老二杨家福给弄到轧钢厂去。
杨明不光是在等着风过去辞职,这些日子,杨明还在琢磨着大儿子杨家宝的事情。
杨家宝现在也22岁了,也该给杨家宝找个媳妇了,所以杨明这些日子就在琢磨这事。
对于给杨家宝找媳妇的事情,杨明很是重视,不但要给儿子找个漂亮的而且还必须找个贤惠的,要不然娶回来一个搅家精,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对于杨明的说法,牧春花很是赞同,她也不希望儿子以后的生活不幸福,所以牧春花也是每天都和杨明商量,看到哪里找符合条件的姑娘。
就这样牧春花每天没事就到外边西处找人打听,看谁家有和杨家宝岁数差不多的姑娘。
杨明同样也没闲着,杨明去找了好多媒婆,花钱从媒婆那里扫听消息,看她们手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在杨明舍得花钱的情况,很快就从媒婆那里得知,前门大街那里,有一家姓韩的家庭,他们家有一个符合杨明提的条件的姑娘。
杨明在听到媒婆说有符合条件的姑娘,于是杨明就仔细的询问了媒婆,那户韩家姑娘的情况。
经过询问得知,那个姑娘家上边就一个母亲,她父亲死的早,家里兄弟姐妹5个,三男两女,她排行老三,上边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下边还有两个弟弟,那个姑娘叫韩春燕。
杨明听到媒婆说那个姑娘叫韩春燕,不由的想到不会是韩春明的那个二姐吧?
于是杨明又仔细的询问了一下,韩家几个兄弟姐妹的名字,然后就听媒婆说,老大叫韩春松,老二也就是大姑娘叫韩春雪,再就是老三韩春燕,下边老西叫韩春山,老五则是叫韩春明。
杨明听完媒婆说出兄弟姐妹几个的名字,就知道就是自己前世看过的正阳门下的那个韩春燕。
对于这个韩春燕,杨明还是很满意的,不光人长的漂亮,而且人的品性也很好。
从原剧中就能看出来,韩家兄弟姐妹,也就这个韩春燕和韩春明靠谱,至于其他三个则是不怎么样。
虽说韩家兄弟姐妹有三个不怎么成器的,但是也不是什么坏人,所以杨明对于娶韩春燕给自己当儿媳妇,杨明还是很满意的。
所以杨明就托付媒婆去韩家探探口风,看韩春燕有没有找对象的心思,如果有,那就把自己家老大杨家宝的情况和韩家说说,看韩家能不能同意让两人见上一面,双方互相了解了解。
杨明在托付完媒婆以后,就离开了媒婆的家,然后骑着自行车就赶紧回家。
回到家以后,等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和媳妇还有老大说了这事,然后又把这个叫韩春燕的姑娘家里的情况和两人说了一遍。
听到杨明的叙述,牧春花也觉得这个叫韩春燕的姑娘挺好,按照杨明所说这个韩春燕人不但长的漂亮,而且性格还很贤惠,再加上韩家老太太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所以牧春花心里也开始对这个韩春燕充满了好感。
至于杨家宝这会早就没心思吃饭了,听到自己老爸把那个叫韩春燕的姑娘说的那么好,这会杨家宝也在心里充满了期待。
看到杨家宝这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杨家福则是打趣道“我说大哥,这还没娶媳妇到家呢,这就连饭都没心思吃了嘛。”
老三杨家禄也跟着起哄道:“大哥害臊了,你看他脸都红了。”
杨家宝听到两个弟弟打趣自己,不由得瞪了两人一眼,但是杨家福和杨家禄根本就不怕他这个大哥,所以还是在挤眉弄眼的挑逗杨家宝。
看到兄弟三个这副模样,牧春花就开口训斥了几句,让杨家福和杨家禄不要捣乱。
听到母亲的话,杨家福和杨家禄则是吐了吐舌头,不再挑逗老大,开始专心吃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