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明把杨家宝弄到轧钢厂上班不久,街道办事处就下了通知,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要求各个街道每户人家,都要派出一个18岁成年的孩子送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
随着街道办事处的通告下来,各家各户顿时就乱套了,想到孩子要到乡下受苦,家里大人哪里舍得。
于是就有很多孩子家长,到各自的街道办事处去询问情况,在得知除了岁数不够的不用下乡,再有就是一家只能留一个孩子在家伺候父母,其他孩子只要没有正式工作,就需要全部都要下乡去当知青。
在打听清楚以后,西合院里的人,这才明白为什么前些日子,杨明会把儿子安排进轧钢厂工作。
看来是这个杨明早就得知了消息啊,这身后有靠山就是好,这不现在人家杨家是一个都不用去乡下。
大儿子杨家宝今年19岁,岁数是够了,但是现在人家都一个轧钢厂的正式工作,所以人家杨家宝不用去下乡当知青。
再说老二杨家福现在才16岁,岁数不够,所以也不用下乡,至于老三杨家禄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还是一个小屁孩子。
所以院里那些有孩子需要下乡的人家,对杨明杨家那是羡慕不己,看看人家男人多能算计,早早的就把孩子给安排好了,在看看自己家男人,哎…。
院里邻居羡慕也没用,符合条件的该下乡还的下乡,那是具体谁去下乡,这就是个问题了。
院里符合条件的家庭,为了不去下乡,几个孩子都快打起来了。
就像前院的闫阜贵家,除了闫解成前两年结了婚,有了媳妇不方便下乡,家里就剩下老二闫解放和老三闫解旷符合条件了。
于是老二闫解放和老三闫解旷则是谁也不想去下乡当知青,两人在家那是吵得别提有多凶了,就差要动手打架了。
接连吵了两天,最后还是在闫阜贵的拍板下,决定让老二闫解放去下乡,闫阜贵给出的理由是,闫解放岁数大两岁,去了乡下不容易受欺负。
对于闫阜贵的决定,老三闫解旷那是高兴坏了,但是老二闫解放则是因为闫阜贵让他下乡的事情,记恨上了闫阜贵。
在闫家有好事的时候,从来没有闫解放的份,现在有了下乡这个倒霉事,却是落到他闫解放头上,在闫解放眼里,这就是闫家对他闫解放的不公平,所以现在闫解放看闫阜贵和闫解旷的眼神,没有一点感情,就好像在看一个陌生人那样冷漠。
闫阜贵也看到了闫解放的那冷漠的眼神,但是闫阜贵却没有多想,闫阜贵只是以为这是老二在为下乡的事情而生气,等过一阵,闫解放心里的气消了就没事了,大不了等老二闫解放下乡时,多给他带点东西就是了。
再说中院贾家的棒梗也符合条件,需要下乡,对此,可是把贾张氏和秦淮茹给心疼的不行。
对于他们贾家的宝贝金孙,要到乡下去吃苦受累,贾张氏那是一万个不愿意,所以这两天贾张氏是从早到晚的骂秦淮茹废物。
连自己儿子都保不住,她不是早就勾搭上了那个李怀德了嘛,怎么就没想着给棒梗也弄进轧钢厂呢,要不然她贾张氏的宝贝金孙,哪里还用到乡下受苦,这一切的罪过都是秦淮茹的错。
对于贾张氏的辱骂,秦淮茹并没有反驳,秦淮茹也对棒梗下乡的事情,感到很是懊悔,要是早知道要下乡的事情,她秦淮茹说什么也得让李怀德给棒梗弄个工作,大不了她秦淮茹多开发几个姿势,把李怀德哄高兴了。
对于贾张氏的辱骂,秦淮茹虽说没有反驳,但是棒梗却是看不下去了,在怎么说秦淮茹也是他棒梗的亲妈,贾张氏骂的这么难听,棒梗都听不下去了。
于是棒梗就开口阻止了贾张氏的辱骂,然后和贾张氏,秦淮茹说不就是下乡嘛,别人能去他棒梗也能去。
贾张氏和秦淮茹看到棒梗这懂事模样,就心疼的不行,恨不得抱着棒梗哭一场。
即便贾张氏和秦淮茹在舍不得棒梗下乡,也没有办法阻止,所以贾张氏和秦淮茹就开始给棒梗张罗下乡能用到的各种东西,尽量让棒梗多带点东西和钱下去,这样她们也能放心一点。
而后院刘海忠家则是不一样,没有像其他家一样,为了不去下乡而吵架,刘海忠家和其他人家的情况,那是恰恰相反。
老二刘光天和老三刘光福,则是全都想要下乡的这个名额,因为最起码去了乡下,就不用留在家里挨打了。
所以两兄弟也是互相争得厉害,最后还是在刘海忠的淫威下,老二刘光天得到这个名额,这可是把老三刘光福给嫉妒的眼都红了。
刘光福想到老二刘光天马上就可以逃离这个家庭,到下乡去享福,而他刘光福则是还要就在这个家里受罪,想到这里,刘光福想死的心都有了。
晚上杨家在吃饭时,牧春花则是庆幸的和杨明说道“当家的,幸亏有你给咱们家杨家宝找了工作,要不然家宝也得到乡下去受苦。”
对此杨家宝也是感到很是庆幸,要不是自己老爸看的长远,自己也是难逃此劫。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大家对于下乡当知青,早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前几年大家对于下乡去当知青,还没有那么畏惧,但是看到那些前些年下乡的知青,到现在一个都没有回来。
所以现在大家对于让自己家孩子下乡的事情,那是畏惧如虎,要不是街道办事处的命令,大家没法拒绝,估计没有一家会让自己家孩子去当知青。
要知道一旦下了乡当知青,再想回来那简首是难如登天,听说还有很多下乡知青,娶了乡下姑娘当媳妇,一辈子都得留在乡下,这对于这些城里家庭来说,孩子一旦下乡,则是等于要失去这个孩子。
所以牧春花和杨家宝对于杨明的深谋远虑很是敬佩,杨家宝还好,牧春花嫁给杨明这么多年,对于杨明的能耐那是很是佩服。
就像前些年闹灾荒的时候,大家都快饿死人了,而自己男人,还能有办法弄回来肉,晚上给一家人补充营养,所以,对于杨明的本事,牧春花那是相当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