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做仙人
我在大秦做仙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秦做仙人 > 第85章 学府育英才,科技启民智(中)

第85章 学府育英才,科技启民智(中)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秦做仙人
作者:
丶绯绯绯月
本章字数:
4684
更新时间:
2025-05-24

格物学府,这个最初从清玄的小小丹鼎房萌芽的机构,如今己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学术殿堂。

在扶苏的大力支持下,学府占地扩建,修建了宽敞的校舍、设备简陋但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工坊)、藏书楼(存放《格物发微》及其后续手抄本)、甚至还有一片小型的试验田。

学府的招生标准,不再是传统的门第或功名,而是对新知的好奇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大量的寒门子弟、手工业者的后代、甚至有天赋的农夫被招入其中。

他们在这里学习数学、力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贴近生产生活、注重实际应用的“格物”语言——进行传授。

清玄亲自为学府题写了匾额:“明德格物,止于至善”。

他告诉学子们,格物不仅仅是钻研技术,更是探求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通过了解规律来改善人类生活,最终达到最高的善。

学府的学习氛围异常活跃。

与传统学宫里枯燥的经书讲解不同,这里的课堂充满了演示和实验。

学生们学习浮力原理时,会在水槽里观察不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沉浮;

学习力学时,会在工坊里组装和调试简易的机械;

学习化学时,会在实验室里小心翼翼地进行酸碱反应实验(当然,是在清玄严密的安全指导下)。

“老师,为何这铁块放入酸中,会冒出气泡?”

一个学子好奇地问。

教导化学基础的赵文(如今己是格物司署令兼学府山长)解释道:“这是因为铁与酸发生了一种‘转化’。铁并非凭空消失,而是变成了另一种形态的物质,附着在水中,同时产生了那种‘气’。这种‘转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时会放出热量,有时会吸收热量。仙师称这种现象为‘化学反应’。”

这种对物质本质的探求,让习惯了儒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子们感到无比震撼和新奇。

他们发现,天地万物并非仅是神秘莫测,而是遵循着某种可理解、可预测的规律。

格物学府的毕业生,成为了大秦新政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他们被派往各地的工坊、农庄、医舍、矿山,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

他们是新式钢铁厂的技术指导,是水泥窑的操作者,是玻璃工坊的吹制师,是农田里推广高产良种的农技员,是医舍里使用消毒术和简易器械的医师。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农业技术的推广。

大壮带着一批学府农事组的毕业生,深入关中乡野。

他们不仅带来了高产的土豆红薯种苗,更带来了改良的农具和科学的种植方法。

“大爷,您这麦田,今年不如去年的收成好啊?”

大壮对一位老农说。

老农叹气:“可不是嘛!地力一年不如一年了。老办法没用了。”

大壮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看了看,又闻了闻:“大爷,这地是该休养了。或者,可以尝试仙师传授的‘轮作之法’,今年种豆类,明年再种麦。豆类能让地变得更有劲。”

他边说边拿出图册,上面绘制了清晰的作物轮作图,以及如何堆肥沤肥的步骤。

这些图册是由格物学府印刷组(利用雕版印刷术)印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老农半信半疑,但看到大壮带来的改良铁锹和锄头确实轻便好用,而且听说大壮是护国仙师的亲传弟子,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采纳了他的建议。

一年后,当他的麦田收成果然大增时,他对格物学府的弟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仙师之法,果然神奇!”

格物学府对民智的开启,不仅体现在实用技术上,也悄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人们看到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看到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能够带来福祉,他们对传统的迷信和陈腐观念的依赖便会逐渐减少。

清玄偶尔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回到太傅府的密室,拿出那张神秘的纸张。

纸上的内容随着他的格物实践和对空间力量的探索而不断更新。

这一次,纸上显现的是对“频率”和“共振”的简单解释。

它用比喻的方式,将物质和能量的互动描述为不同频率的“震动”或“波”。

当两种“震动”频率接近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放大彼此的影响。

它还提示,“灵气”本身也具有某种特定的“频率”,而“言出法随”便是通过调整自身的“灵气频率”或意念的“频率”,使其与目标事物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从而实现对其微弱的干涉。

纸上还给出了一些更复杂的“符文”或“回路”图示,似乎是指导如何更精确地调整“灵气频率”和锁定目标。

清玄若有所思。

这与他白日里在工坊指导学子们调试机器、寻找材料最佳性能时的原理何其相似!

机器的运转需要各部件频率协调,材料也有自己的固有震动频率。

原来,无论是凡间的“格物”还是神秘的“仙法”,都遵循着相同的底层规律!

他再次尝试运用“言出法随”。

这次他将意念集中在密室角落的一块小石头上,努力按照纸上的指引,调整体内的“灵气”波动,使其与他对石头“坚固”这种特性的理解产生的“频率”相呼应。

“坚!”

他轻声吐出一个字。

这一次,他清晰地感觉到一股细微的能量波动离体而出,包裹住那块石头。

他没有看到石头发生任何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石头时,感觉它的声音似乎比之前清脆了一些,也更不容易被指甲划伤。

效果依然微弱,但比上次更加稳定、可控。

这印证了纸上的理论:对“法则”(频率、共振)理解越深,对“灵气”运用越精妙,效果便越显著。

清玄心中涌起一股奇特的兴奋。

格物是显化的力量,改造物质世界;

修仙是内敛的力量,调整自身和干涉能量场。

他正在找到连接这两者的桥梁!

格物学府的学子们在学习物质世界的频率和共振,而他,正在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念,去掌握能量和意念的频率与共振。

未来的道路,将是格物与修仙的相互印证,科学与神秘的逐渐融合。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变大秦的物质面貌,更是要探求这个世界的本质,首至证得真正的“仙道”——那种能够理解并运用宇宙底层法则的至高境界。

而格物学府里那些求知若渴的眼睛,便是他在这条道路上播撒下的种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