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草有花有根
有草有花有根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有草有花有根 > 第107章 军阀东征 共赴国难

第107章 军阀东征 共赴国难

加入书架
书名:
有草有花有根
作者:
楼上大婶八十二
本章字数:
5064
更新时间:
2025-06-22

十余载戎马生涯锤炼出的首觉,让方知让敏锐地嗅到了大战将启的硝烟……

他精神亢奋,血脉贲张——家仇国恨,雪耻的时候到了!

天刚破晓,他便紧急召集所有团级以上军官,部署军队集结北上的准备……

高引鹤满头大汗冲进会议室,因为走的急,身上的衬衣湿透了大半:“贤侄啊,你倒是先把省城的日本兵解决了啊,难不成放他们北上,去给日军主力添柴加火?”

方知让猛地醒悟,怎么倒把长谷川那个中队给忘了……

他急忙起身,点了手下一个团长,让他去将长谷川的中队缴械羁押起来……

团长领命正要出发,高引鹤神色凝重补充道:“若遇抵抗,就地开火解决掉,不必请示,有任何问题高某一力承担……”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众将官难以置信地望向这位素以“圆滑”著称的军政部次长,都肃然起敬,那些坐办公室研究升官发财的人里,竟然也有这么杀伐果断的人……

高引鹤迎着众人惊诧的目光,嘴角微扬,带着几分自嘲:“怎么?诸位真当高某只是个钻营取巧的草包?莫忘了,我也是陆军军官学校出来的高材生!”

方知让连忙请他上座,高引鹤却谦逊地推让一番,执意让方知让居于首位,自己则挨着他坐下:“方司令是豫州军的灵魂砥柱,诸位尽管放心。高某此来,绝非夺权!若非强敌压境,老头子我更乐意缩在后头装糊涂,毕竟,薪水又不会短我一分!”

他诙谐的语气,瞬间冲散了会议室内紧绷的空气……

能坐稳军政部次长的位置,岂是等闲之辈?

高引鹤对武器粮秣、驻防分布、工事构筑等军务信手拈来,他又在南京供职多年,对各地局势了如指掌,方知让身边骤然多了这么一位老谋深算的“军师”,排兵布阵顿觉从容许多。

末了,高引鹤正色道:“我知诸位心中都憋着一股火,求战心切。然兵者,国之大事!需听候南京统一调遣,如今华北有威名赫赫的29路军坐镇,南京亦可随时调遣精锐驰援,当务之急,我等需沉住气,守好自家防线的基础上,再做出征准备……”

他缓缓摘下军帽,露出一头花白短发,眸中忧思如海,沉沉压向众人:“小日本此番,来者不善啊……平津尚有险隘可守,亦有重兵驻扎,尚有胜算,麻烦的是……”

“是上海……”方知让接过话,那是他五年前险些丧命的地方,他转身,将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小点……

“上海地势平坦,正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展开攻势;又临江靠海,方便其舰队补给支援,更要命的是……”

他声音愈发沉重,“五年前那纸《停战协定》,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中国军队不得进驻上海,致使五年来寸土未防,工事全无!反观日军,这些年却在上海,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

会议结束,方知让众人仍意犹未尽,跟在高引鹤身旁请教问题,刚才派出去的团长惊慌跑来:“报告司令,长谷川……己经逃走了……只剩下一队伪军……”

方知让面有惭色看向高引鹤,高引鹤冲他点点头……

他立刻道:“他们肯定会绕过省城从卫县北上,派人追上去,他们虽然人少,但是在省城这些年,对省城了如指掌,不能放虎归山……”

……

7月8日,吉星文率领大刀队,以两个排全员牺牲为代价,夺回了卢沟桥……

全国一片欢腾……

7月8日,共产党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7月17日,国民党委员长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可是随后的局势却越来越出乎高引鹤预料,29军军长竟然在汉奸里应外合之下被夺权,缺乏了统一的部署,尽管有部分军队拼死抵抗,日本华北驻屯军还是先后占领了北平和天津……

尽管如此,高引鹤仍按住了蠢蠢欲动的方知让……

果不其然,半个月后,日本人在上海挑起了战端……

这一次,挨打不还手的时代终结了,中国军队终于要主动出击了……

各地军阀仍踟蹰不前,担心这是南京方面想要借日本人“削藩”……

方知让第一个响应南京方面的号召,接受了南京方面的改编,甘愿由集团军司令降为军长,纳入第三战区……

有他做表率,各地军阀纷纷主动请缨,接受南京方面的统一指挥……

共赴国难,军阀东征,中华大地上各路军队源源不断朝着华北和上海涌来……

广西狼兵头戴斗笠肩扛钢枪,川中子弟兵草鞋踏碎蜀道青天,云南崇山峻岭间,滇军整装开拔,西北军身后的黄土高原卷起漫天风沙……

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们,过去同室操戈,欺压百姓,如今都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站到了一起,站在了抵御外侮的最前线!

这些年轻士兵们生于乱世,或许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或许讲不出国家民族的大义,或许也曾为几块大洋的赏钱而迷失在内战的烽火之中,但在这场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战争中,他们那颗忠于祖国的心是纯净的!

……

准备好了审核不通过……

如果审核通过,有错别字大家将就看,没法改,新发布是系统审核,修改是人工审核,如果人工,铁定通不过……

下面这段话,出自写《山河》的肖建军,和大家共勉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开明,我们得以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和审视那场伟大而业的战争,只是,当翻开这不寻常的一页历史时,我发现其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回步反思。

两年前,我在医院遇见了另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军人,但他己处在弥留之际,无洪言语,从CT片里看,老人体内还残留着当年的弹片,这是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老人有子女,晚景凄凉,临终床前只有白发苍苍的老伴一人。

岁月无情地流逝,海峡两岸活着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无论这些老兵当初属于哪军队、哪个党派,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英雄是不应被遗忘和冷落的!

在靖国神社里,日军各个战场战死者的统计精确到了个位数。战后的日本政府一首不遗余力地找寻并迁葬海外阵亡者的遗骸,三十五万具无名日军官兵遗骸因无法转交家属,集体收葬于千鸟渊公墓,每年首相和皇室成员都要前去祭奠。缅甸、新几内亚、塞班岛.....当年日本军人的埋骨之处,日本人不惜重金修建了大量的“忠魂碑”、“慰灵碑”以追悼亡魂,甚至战死的日本军马都专门立有纪念碑,每年春、秋两季, 总有成群结队的日本人千里迢迢赶去祭祀和拜谒。

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意识。

相形之下,在许多方面,我们为老兵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都说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而我要说,这面镜子是双向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