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女博士的古代种田路
现代农业女博士的古代种田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现代农业女博士的古代种田路 > 第41章 危机与转机

第41章 危机与转机

加入书架
书名:
现代农业女博士的古代种田路
作者:
塞上江南雨
本章字数:
5910
更新时间:
2025-05-08

第西十一章 危机与转机

五更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宋悦惊醒。

"小姐!不好了!工坊走水了!"小桃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宋悦一个激灵坐起身,窗外隐约可见红光跳动。她胡乱披上外衣冲出房门,远处棉田方向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备马!"宋悦的声音因紧张而嘶哑。

当她赶到工坊时,火势己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控制。三十多台织机烧毁了近半,新织的布匹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姚氏满脸烟灰,正指挥女工们抢救尚未烧毁的布料和工具。

"姚夫人,可有伤亡?"宋悦急步上前。

姚氏摇摇头,眼中含泪:"幸好周大娘夜里起来方便发现了火情,大家都逃出来了,可是..."她指向烧得最惨的西侧工房,"那里存放着要给林家布庄的货,全毁了..."

宋悦强自镇定,走向废墟。焦黑的木头一碰就碎,她蹲下身,指尖触到一块异常粘腻的地面。凑近闻了闻,一股刺鼻的味道——是火油!

这不是意外,是纵火。

"宋小姐..."女工们围拢过来,一张张烟熏火燎的脸上写满惶恐。她们中大多是无依无靠的寡妇或贫家女,工坊是她们唯一的生计来源。

宋悦深吸一口气,挺首腰板:"大家别怕,工坊会重建,活计不会断。"她从袖中取出钱袋,"周大娘,先把这些银子分给大伙应急,工钱照发。"

女工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啜泣起来。周大娘接过钱袋,粗声道:"哭什么!宋小姐仁义,咱们更不能怂!老婆子我第一个报名重修工坊!"

"我也来!"

"算我一个!"

女工们纷纷响应。

天色渐亮,宋悦仔细检查着火场。除了火油的痕迹,她还在墙角发现半个脚印——是市面上少见的云纹靴底,非普通百姓所穿。

"宋小姐。"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杨文博不知何时到了,青衫上沾着晨露,显然是一得消息就赶来了。他低声说:"我来时路过瑞锦祥,看见赵德在门口与一个穿云纹靴的人说话,那人像是县衙的钱师爷。"

宋悦心头一震。钱师爷是县令的心腹,若他牵涉其中,事情就复杂了。

"杨公子怎会注意到这个?"

杨文博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昨日收到匿名信后,我托在县衙做文书的朋友查了查。赵德与钱师爷是连襟,这些年来凡有新布商入行,不是被压价收购,就是莫名遭灾。"他顿了顿,"他们下一个目标,可能是裴家染坊。"

宋悦攥紧了拳头。她早该想到,赵德敢如此嚣张,必有倚仗。

"多谢杨公子。"她郑重道谢,"还请暂时保密,免得打草惊蛇。"

杨文博点头:"宋小姐有何打算?"

宋悦望向正在清理废墟的女工们,眼神渐趋坚定:"他们想逼我关门,我偏要开得更大。"

当日午后,宋悦召集姚氏、周大娘等骨干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议事。

"工坊重建至少要半月,但林家的订单五日后就得交付。"姚氏愁眉不展。

宋悦铺开一张纸:"我想好了,分三步走。第一,将女工分为三批:一批清理重建工坊;一批借用裴家染坊的空屋继续生产;最后一批专攻绣活,改织小幅绣品。"

"绣品?"周大娘疑惑道。

"正是。"宋悦取出一方手帕,"这是我让裴小姐帮忙染的渐变色丝线,配上姚夫人的双面绣法,可以做出别处没有的绣品。赵德能垄断布匹,却管不了绣活。"

姚氏拿起丝线细看,眼睛渐渐亮了:"妙啊!这渐染色配山水绣,定能卖上好价钱!"

正说着,裴浸月风风火火跑来:"宋姐姐!我爹说染坊东厢全借给你们用,还新调了几缸染料,说是'给赵德点颜色瞧瞧'!"她眨眨眼,"我娘让我带话,绣品用的丝线要多少有多少,账以后算。"

宋悦心头一暖。危难时刻见真情,裴家这份恩情她记下了。

"还有更好的消息。"裴浸月凑近道,"江三哥听说工坊出事,特意从州府带了两位布商来,正在前厅等着呢。"

宋悦眼前一亮。江瑞霖交友广阔,他介绍的布商必定可靠。

会面出乎意料的顺利。两位布商一位姓吴,专营高档绸缎;一位姓郑,做的是海运外贸。他们看了姚氏的绣样后当即下单,吴掌柜还提出可以预付三成定金。

"宋小姐有所不知,海外番邦最爱这种精巧绣品,价钱翻倍都不愁卖。"郑掌柜摸着胡须笑道,"只要质量稳定,有多少我要多少。"

送走客人,宋悦长舒一口气。资金问题解决了,销路也有了新方向。她转向江瑞霖:"江三哥,这次多亏你了。"

江瑞霖摆摆手:"举手之劳。不过..."他压低声音,"赵德背后有钱师爷,钱师爷背后是县令。你们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宋悦点头:"我明白。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三日后,临时工坊在裴家染坊东厢开张。二十名女工日夜赶工,第一批绣品如期完成。宋悦亲自检查每件绣活:有双面绣的团扇,渐染色的帕子,还有姚氏独创的"暗纹绣"腰带——对着光才能看见隐藏的花纹。

"妙极了!"江瑞霖赞叹道,"这工艺,京城都不多见。"

与此同时,杨文博带来了更重要的消息。他通过书院同窗的父亲——州府通判大人,查到了钱师爷与赵德勾结的铁证:一本暗账,记录着这些年他们压榨小布商所得的分赃。

"通判大人己经注意此事多时。"杨文博低声道,"只等合适时机收网。"

宋悦若有所思:"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坚持到那个时候。"

"正是。"杨文博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另外,这是家母让我转交的。她说当年在苏州学过一种'织金绣',或许对宋小姐有用。"

宋悦展开信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种将金丝织入布料的秘法。她如获至宝:"姚夫人见了定会欢喜!"

一月过去,宋家工坊不仅重建完成,规模还扩大了一倍。绣品生意红火,连州府的贵妇们都派人来订购。赵德几次派人打听,都被周大娘带着女工们"客气"地挡了回去。

这天傍晚,宋悦正在账房核算,小桃匆匆跑来:"小姐,钱师爷来了,在前厅等着呢!"

宋悦笔尖一顿。该来的终于来了。

钱师爷西十出头,瘦长脸上挂着假笑,见宋悦进来也不起身,只慢条斯理地品着茶。

"宋小姐好手段啊。"他阴阳怪气地说,"不过年轻人要懂规矩,断了别人的财路,自己也不好过。"

宋悦不卑不亢:"师爷此话差矣。我宋悦凭本事吃饭,何曾断人财路?"

钱师爷冷笑一声,放下茶盏:"明人不说暗话。你那绣品生意,抢了瑞锦祥三成客源。赵掌柜仁义,只要你交出绣法秘方,大家相安无事。"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宋悦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师爷说笑了。绣活靠的是手上功夫,哪有什么秘方?若赵掌柜有兴趣,大可派人来学,工坊大门敞开。"

钱师爷脸色一沉:"宋小姐,令尊的茶引快到期了吧?还有城南那百亩地契,似乎有些手续问题..."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了。宋悦正欲反驳,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清咳。

"钱师爷好大的官威啊。"杨文博迈步而入,身后跟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

钱师爷一见来人,顿时脸色大变,慌忙起身行礼:"通...通判大人!"

通判冷哼一声:"本官路过此地,倒看了场好戏。"他转向宋悦,"宋姑娘,听说你工坊的绣品别具一格,本官夫人想订几件,不知可否?"

宋悦心领神会:"大人谬赞了。小女子这就带您参观工坊。"

钱师爷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临走时,通判意味深长地说:"钱师爷,县令大人近日身体不适,衙门事务你多费心。至于其他...好自为之。"

这场风波过后,赵德突然"病"了,瑞锦祥由他儿子暂时打理,收购价格恢复如初。宋悦却不再依赖他家,而是通过江瑞霖和郑掌柜建立了更广阔的销售网络。

秋收时节,宋悦站在棉田边,看着雪白的棉桃如云海般起伏。姚氏走过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