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佑卿到来时,正好听到袁慕白问:“吴大人此话怎讲?”
她自己走到一边,找了个凳子坐下。
只听见吴大人惨笑道:“我吴家就是牺牲品,从太后下懿旨,封小女嘉慧为皇后开始。当然,我也有私心成分,万一赢了呢?对不对。可惜我输了,汪狗是贵妃身边第一人,贵妃恨透了我吴家,一旦他掌管西厂,不管我吴家有没有犯事,最后都会成为刀下冤魂。”
吴大人调整了一下心态,接着说:“今天晚上来的主要目的,是想问问凌姑娘,如果把吴家葡萄酒生意转到你的名下,可不可行?”
凌佑卿愣住了,吴家葡萄酒生意,那么庞大的一条生意链,自己没有人手,没有任何经验 ,有什么本事管理。
再说了,如果上面的人真的要分这杯羹的话,她又有何本事能够保住。
不要说她,就连凌霄恐怕都没有这份能耐。
凌佑卿陷入了为难的沉默之中。
过了好一会,袁慕白才开口:“她没有这个能力保住这份生意。”
吴大人苦笑:“其实我心里有数,只是不甘心,不想这生意落到她们手里。想着,若是凌家能够保得住,或许我吴家以后,能留下个后呢,凌姑娘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吴家后人饿死不是。”
书房里又陷入沉寂中。大约过了半刻钟左右,袁慕白开口:“如果信得过我,就转到我的名下。当然我是有条件的。”吴大人立刻问:“世子有什么条件,但说无妨。”
袁慕白看了凌佑卿一眼,回答吴大人:“我记得你们以前的分成是七三分,如果转到我名下,我当尽自己所能,护住这份生意。但是,从此以后,分成变成西三三分。我西,你们各自三。倘若同意,我即刻就会安排人手前去接管。”
袁慕白眼睛眯了眯:“还有,我们把契约时间提前到两年前。”
听到这话,吴大人喜极而泣,连声回答:“没有问题,这些都没有问题,就按照世子所说的办。”
其实吴尚书心里最坏的打算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万一吴家真的还留有后人,只希望凌佑卿看在过去的交往上,不会看着他们饿死就行。没有想到峰回路转,袁世子竟然给出了这样一个答复。
袁慕白平时看着办事不近人情 ,可是他说的话,向来是一言九鼎。这点,吴大人还是十分信得过他的。
这天晚上,袁慕白书房里的光灯,一首亮到鸡鸣两遍才熄灯。
送走吴大人后,又把凌佑卿送回凌府后,袁慕白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早上,顶着两个黑眼圈吃早餐。对面的老国公问:“怎么,昨天晚上在书房练武到鸡鸣时分不成?听下人说,你书房灯光亮到那个时候。”
袁慕白打起精神应付:“怎么,我看书不行啊?”
“去你的,就你这德行,还看书,我宁愿相信老母猪上树。”
袁慕白没有精力跟祖父斗嘴,拿布巾擦了擦嘴后,自顾自的出门 当值去了。
留下老国公一个人喃喃自语:“看来这个世道是又要乱啰。”
大年将至,各府都忙碌起来,各种人情往来,各种礼物购置。
凌夫人天天拉着凌佑卿拟礼单,购买送礼的礼品,教她各种各样人情往来,什么人家应该来往,送什么样的礼,把凌佑卿累得够呛。
到了年二十八这天,朝廷终于封印休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休息的时候,宫里又传出来娴妃病重的消息。
太医院及京城有名的各路医者,又忙碌起来。
长春宫里,刚刚起床的娴妃熟练的从枕头下面拿出来一颗药,正准备送进口里。
伺候的一等宫女青鸾担心的说:“娘娘,您这样下去到底不是个办法,伤了您自己的身不说,就怕……”
娴妃苦笑:“青鸾啊,你说我除了改变自己的脉象,还有什么办法?在这个吃人的深宫里。稍有不注意,就会要了人命。可是我不甘心啊!皇上来庆喜宫的时间,屈指可数,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个孩子。”
青鸾眼睛红红的回答:“可是娘娘,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彻底垮掉的。”
娴妃轻声回答:“一切都无所谓的,只要我能够生下这个孩子。”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小太监的唱报声:“娘娘,太医院徐院正和胡太医前来请脉。”
娴妃熟练的将药送进口中,然后躺在床上,青鸾立刻将被子给她盖好。然后才喊:“把太医们请进来吧!”
徐院正和胡太医走进内室,看到娴妃依旧躺在床上,满脸病容,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看到太医放下药箱后,青鸾立刻掏出一方帕子,搭在娴妃手腕处。
徐院正走上前去,半跪下来给娴妃诊脉。结束后站起身,唤胡太医前去复诊。
两个人都诊脉结束后,青鸾问道:“徐院正,胡太医,我家娘娘到底得了什么病?这都五天了,一点未见好转。”
徐院正沉思一会回答:“老夫行医多年,从未见过如此脉象,乱得根本诊不出任何病因。老胡,你呢?”
胡太医附和道:“同样,老夫从未见过。”
青鸾听到这话,一下子掩面哭了:“我们娘娘向来心善,为何会得这种怪病。还望院正及太医院的太后们,好好想个法子,别让娘娘再如此遭罪。”
两位太医喏喏回答:“是,是,我们回去好好想法子。”
两位太医唉声叹气的走了。
半个时辰后,太后寝宫里,胡太医跪在下首。
太后手捻佛珠,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胡太医开口:“说吧!那娴妃到底是怎么回事?”
胡太医回答:“下官还未入宫前,曾经遇到一个病患。脉象紊乱,根本诊不出病情。后来才得知,那妇人是有孕在身,害怕别人知晓,服用了扰乱脉象的药。”
太后“哦!”了一声,接着开口:“如此说来,娴妃怕不是……”
胡太医立刻接话:“至于娴妃,身份尊贵,是与不是,下官不敢妄加猜测。望太后赎罪。”
太后思索一会,开口:“回去告诉徐院正,从今日起,就对外宣称,娴妃全身起了疹子,不宜见风,更不宜见人。”
胡太医应道:“是。”
太后接着吩咐:“含枝,前去庆喜宫,传哀家口谕,娴妃从今日起,禁足在宫里。不许外出宫门半步,以防传染给他人,特别是一国之君的皇上。”
含枝依言而去。
胡太医也跪安离开。
大年前一天,宫里就传出,娴妃得了会传染人的疹子,己经被禁足在自己的庆喜宫中休养。
万贵妃收到这个消息后, 在自己宫里,高兴得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