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的金秋,青州官道上涌动着如潮的人流。
马车轱辘碾过新铺的青石板,车辕上挂着的铜铃叮叮作响,与田间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交织成曲。
柳依依掀起马车帘幔,只见道路两旁的麦田翻涌着金色麦浪,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秸秆,几个孩童在田埂间追逐嬉戏,衣兜里还揣着新烤的麦饼。
深秋的风裹挟着新麦的清香掠过青州大地,官道两侧的白杨树沙沙作响,枝头残留的黄叶打着旋儿落在满载粮车的车辕上。
柳依依掀开马车帘幔,眼前的景象让她眼眶微热,绵延十里的麦田如同金色绸缎,铺展在大地上。
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秸秆被压得弯成优美的弧线,偶有惊起的麻雀扑棱棱飞向天际,惊起一片麦浪涟漪。
王妃快看!"
小桃指着前方土坡,十几个老农正围着一辆青漆马车。
车厢两侧户部官粮的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为首的老汉颤巍巍伸手抚过印着,麦穗纹样的麻布袋,浑浊的眼睛泛起泪花。
这真真是皇上赐的新粮种?
比俺们往年种的麦子足足高出半头!"
王伯,这是皇上特意从青州引种的'金穗一号。
年轻衙役扯开袋口,的麦粒如金瀑倾泻而出,您看这颗粒,颗颗如珠。
去年在二十七个州县试种,亩产都过了五石!"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
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挤到前排,粗糙的手掌反复揉搓麦粒。
去年听隔壁县老周说,他家换了新粮种,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馍馍,俺还以为他吹牛!"
话音未落,围观的妇人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可不是嘛!"
梳着银簪的老妪拍着补丁摞补丁的围裙,我家那口子开春时还骂咧咧,说拿祖传的粮种换官粮是败家。
如今可好,打下的粮食堆得比囤子还高!
她掀开竹篮,露出雪白的馒头,麦香混着槐花的清甜扑面而来,这还是掺了野菜蒸的,单吃白面能蒸出两倍。
柳依依正听得入神,忽闻远处传来唢呐声。
八人抬的花轿披红挂彩,轿帘上金线绣着的麦穗纹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迎亲队伍行至麦田中央突然停下,新郎官掀开轿帘,伸手搀扶新娘踏过田埂。"
青娘,这千亩麦田就是俺送你的聘礼!"
他指着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去年这时节,咱们还在为半袋麸子发愁,如今......"
新娘羞红了脸,从袖中掏出两个麦饼塞进围观孩童手中。
都来沾沾喜气!
这可是新粮种磨的面,香得很。
孩子们欢呼着咬下一大口,雪白的饼屑沾在嘴角也顾不上擦。
不知谁起了个头,田间突然响起清亮的山歌。
金穗穗那个晃呀晃,皇上恩情比山长......此起彼伏的歌声惊起一群白鹭,扑棱棱掠过金色麦浪。
行至城门口,柳依依看到城墙上新刷的告示。
朱笔写的劝农令旁,画着憨态可掬的麦穗小人,旁边还配着顺口溜。
金穗种,天下安,皇上赐粮百姓欢。
春播种,秋收满,顿顿饱饭笑开颜!"
几个穿长衫的书生正站在石墩上,挥着折扇给目不识丁的百姓念告示。
大嫂,这新粮种真有那么神,梳双髻的少女拽着卖菜妇人的衣角。
妇人将菜筐往肩上颠了颠,眼角笑出细密的皱纹。
姑娘,你是新来的吧,去问问城西李婶子,她家去年用了新粮种,不光还清了欠地主的债,还给闺女置了十里红妆。
她压低声音,听说啊,这粮种是镇南王妃和镇南王在青州试种三年才成的,连太后娘娘都亲手撒过种子呢!"
卖炊饼咯!
新粮种磨的面,又香又软!"
街角传来梆子声,卖炊饼的老汉揭开蒸笼,白雾升腾间,露出一个个雪白的炊饼。"
老少爷们儿尝尝!"
他用油渍斑斑的围裙擦着手,这面里就掺了点盐,啥都没加,咬一口首冒麦香!"
给俺来两个!"
挑着柴担的汉子摸出铜板,俺婆娘说了,今晚要烙白面饼卷大葱,再炒个鸡蛋,让娃也尝尝皇上带来的福气!"
柳依依的马车缓缓驶过十字街,忽见一群孩童举着麦穗奔跑而来。
他们的粗布衣裳洗得发白,却都干干净净,小脸被秋阳晒得红扑扑的。"
给夫人!"
最胆大的男孩踮脚递上一束金黄的麦穗,俺娘说这是今年最壮实的穗子,要供在祠堂里!"
马车行至青州府衙时,知府早己候在门口。
他捧着账簿的手微微发抖,王妃,今年秋粮比去年增产三成。
各县报上来的折子都说,百姓们自发在村口立了惠民碑.....话音未落,远处突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推开窗望去,只见家家户户门前点起红烛,供桌上摆着新麦蒸的馒头、油炸的面鱼儿,百姓们扶老携幼朝着京城方向齐齐下拜。
娘亲,他们在做什么?"
六岁的楚承安扒着窗棂,黑亮的眼睛映着烛火。
柳依依将儿子搂进怀里,看着月光洒在麦浪上泛起的银辉。
他们在谢皇恩呢,承安你看这满地金黄,都是百姓们的希望。
三年前,皇爷爷带着你爹在青州建试验田,冒着酷暑查看麦苗长势,连靴子陷进泥里都顾不上拔......"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指着夜空喊道:爹爹的风筝!"
柳依依抬眼望去,只见京城方向的夜空中,一只巨大的风筝正徐徐升起。
风筝通体金黄,上面用朱砂绘着沉甸甸的麦穗,尾部系着的百十个小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宛如一串流动的星子。
夜风送来隐约的童谣声,金穗飞,福气随皇家恩泽润心扉......"
此时的京城御书房内,楚玄策展开各地送来的秋报。
烛光下,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丰收喜讯。
应天府粮仓满溢、杭州府新建粮囤、西北边陲百姓安居乐业。
皇上放下朱砂笔,望着墙上的《天下粮仓图》,目光最终落在青州那片用金粉标注的区域。
玄策,还记得那年青州大旱,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吗?"
儿臣不敢忘。"
楚玄策想起试验田里枯死的麦苗,想起百姓们绝望的眼神,喉间不由得发紧,幸得太后娘娘捐出体己钱,皇后娘娘亲自过问农书修订......"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
皇上起身推开窗,月光照亮远处巍峨的城楼,是百姓们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来的,是农官们一颗一颗选育出来的。"
他指向夜空中那只发光的风筝,去告诉承安,明日带他去看新建成的皇家农学院,那里的麦田,比青州的还要宽广。"
当晨雾散去,第一缕阳光照亮京城时,官道上又响起了车轮声。
满载新粮种的车队披着朝霞出发,车辕上的杏黄旗猎猎作响,旗面上惠民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所过之处,百姓们自发捧出自家的新麦,放在车队经过的路旁。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将一碗麦粒洒在地上,浑浊的泪水滴落在金黄的麦粒上,这是给皇上的,给世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