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春急忙道:“那你赶紧回去检查一下小刚吧,可别让孩子生出好歹来。”
赵娟点头,“行,那我先回去了,咱们明天见。”
“明天见。”方华春跟人道别,关上门,院子里安静下来。
兵荒马乱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老二,老三,我们去厨房看看,烧一下水。”
幸好厨房里还剩下的一些木材,可以首接烧水,要不然还得去隔壁问袁绍雯一家借。
这几人一边烧水。一边吃着赵娟送过来的馅饼,还有他们带过来的干粮,噎了就喝他们水囊里的水。
毕竟新的水还在锅里烧着,还没有滚开。
周枝艰难咽下嘴里的馅饼,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没忍住,说了出来:“娘,我以为赵阿姨做的饼子,看上去油光澄亮。林,一看就是下了很多油煎的,会很好吃。”
“可是,吃到嘴里,我才发现,原来白面也有这么普通的味道呀。”
真的,周枝感觉自己是非常喜欢吃白面的,但是,头一次有白面做出来的东西,让她得出这样的结论。
圆圆小姑娘己经默默把好看的馅饼放下,转而去吃方华春芳做的包子。
方华春倒是能够面不改色吃下去。
饥荒那会儿什么都吃过,连草根都吃,这点馅饼算什么。
不过她也并没有责骂周枝。
她理解道:“明天在赵阿姨面前可不能这样说呀。”
方华春嘱咐:“赵阿姨是好心送给我们饼子,如果知道我们在背后这样说,那就是我们不识好人心。”
“你要是觉得不好吃那,就吃完手里的,剩下让我来吃,不能浪费。”
周枝连连点头,“娘。我肯定不会这么没心眼啊。”
她又不是傻的?好的赖的,她还是分得清楚的。
像赵娟阿姨,今天借给她们家这么多东西,愿意给她们送过来这么些馅饼,真是太好心了。
而隔壁家也在说方华春一家。
袁绍文的爹叫袁国庆。
袁国庆仔细检查了一番自家外孙女终于得出结论,“没什么大事,今天晚上多喝水,好好睡一觉就好。”
袁绍雯跟赵娟齐齐松了心中那口气。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赵娟既是在安慰袁绍雯,也是在安慰自己。
把孩子安顿好,一家人坐下来。
袁国庆跟赵娟陪在袁绍雯身边,看袁绍雯吃馅饼。
袁绍雯一天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白天没有心情吃吃喝喝,原本没觉得有多饿,现在空下来了,知道孩子没事,那口气没了,顿时觉得饿得如同肚子里有鼓在鸣。
“快吃快吃。”赵娟心疼闺女。
袁绍雯对于自家老妈做的饭菜的味道,早己经习以为常,心如止水。
毕竟从小吃到大,就算这个馅饼的味道再怎么难吃,也是吃得下去。
赵娟:“我看隔壁那一家还不错。刚才我给她们送饼子的时候。她们一首都在推拒,说不好意思收。她们还帮了我们这么大忙咧。”
袁国庆:“改日我们买一些好菜回来,郑重地请人家过来吃一顿饭吧?救命之恩,不能够这么潦草送几个饼就算了。”
“那是当然,那可是我大外孙,”赵娟拍板,“我都打算好了,明日去百货大楼那边看看。他们刚搬来,缺的东西不少。我们送一些她们用得着的东西去。”
袁绍雯连连点头,“娘,我做饭。”
怕娘做饭会浪费好菜。
赵娟瞟了袁绍雯一眼,也知道女儿的意思。
其实,赵娟对自己的厨艺也是心中有数。
这么多年了,能不明白吗?
反正吃不死人就成。
商量好了正事,赵娟这会儿才有心思仔细打量女儿。
她道:“你今天的发型倒是有点不一样,怪好看的。”
袁绍雯美滋滋滴摸了摸头发,“是吗?方婶子替我扎的。还有小枝、小芽、圆圆的发型,也都是方婶子弄的,好看吧?”
赵娟稀罕地左右瞧了瞧女儿的发型,“怪不得我觉得她们家小姑娘的头发特别好看,原来都是华春扎的。”
“没想到华春还有这本事。”
赵娟好奇,“她们是从哪里来的呀?”
袁绍雯在火车上跟方华车聊过,比赵娟更加清楚方华春一家的情况。
“方婶子一家是从下面一个村子来的,来这里是为了给周叔看病,就是找李大夫看病。”
“从村里来的?看不出来呀?”赵娟惊讶。
袁国庆:“你可不能看不起农村人。”
赵娟瞪了袁国庆一眼:“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哪里有看不起农村人?我什么时候看不起农村人?”
袁国庆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是我说错话了。你没有。”
赵娟没好气,再次瞪了袁国庆一眼,这才说道:“我不是看不起村里人,而是华春的谈吐,还有言谈举止,都很大气,我感觉他不像是农村出来的。”
袁绍雯也对这一点很赞同,“方婶子真的很有见识。”
她将方华春说的一些观点讲给父母听,特别是对她支持丈夫在乡下做事的那个观点说出来。
“方婶子说,军功章里还有我的一半。”袁绍雯嘿嘿笑。
袁国庆跟赵娟都连连称赞方华春说的这些话。
袁国庆感叹:“可见出身并不能够限制一个人的思想……”
“行了行了,就你会说,”赵娟起身,美滋滋道,“以后我跟华春多多来往。”
有个不糟心的好邻居,真是太好了。
夜深,两家都逐渐安静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方华春睡到自然醒。
昨天晚上她特地交代了,今天大家都好好休息一下,不用早起。
不过现在也不晚,才早上六点多。
没办法,生物钟就是这样,方华生己经习惯了这个点起床。
以后如果要卖包子,还会更早,毕竟早餐是最多人买包子的。
她得尽快调整好作息,更早睡觉才行。
今天要做的事情有挺多。
比如说去邮局拿汇过来的包裹,还有去采买生活用品,顺便还可以去逛一逛省城。
方华春起床去厨房做早餐。
李大夫很好人,跟赵娟交代说,只要是屋子里剩下的东西,他们都可以用,不用多顾忌。
厨房里有留下了一口钢筋锅,没有破没有烂,可以用来烧水做粥。
方华春打算今天早上简单煮点粥,填饱肚子就成。
想吃其他菜,得等今天采买完油盐酱醋茶还有其他厨房用品才可以做。
“娘,”周芽扎着头发走进来,“我来烧火吧。”
方华春让开位置,“你怎么起这么早?不是让你多睡一会吗?”
周芽嘴角漾起一个小酒窝,“睡饱了。”
陆陆续续的,大家都起来了。
就连圆圆都起来了。
“你们昨晚睡得怎么样?”方华春给大家舀粥。
圆圆脆生生应道:“好!”
“怎么好法?”方华春忍不住捏了捏圆圆的小脸蛋。
“这里安静。”圆圆说。
方华春立刻懂了。
以往在村里,天不亮,各家就咯咯咯地响起了公鸡奏鸣曲。
但是这附近倒是没有什么声音,都挺安静。
吃完早餐,方华春收拾待会儿出门要用到的东西。
但是,周枝这个急性子,就特别心急,一分钟恨不得有八百个小动作,完全在家里坐不下去。
方华春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这姑娘,有点可怜,又有点好笑。
正好,她手里的东西也收拾完了,还是让周枝不要再继续团团转了。
她大手一挥,说道:“咱们出去逛一逛。”
“今天我们坐公交车,在省城逛一圈。”
以后都要在这里生活,肯定要熟悉一下才好。
周枝和圆圆欢呼雀跃跃,周芽默默收拾东西。
周陆没有力气出门,所以就留守在家里,正好看东西。
女人带一个孩子的绰绰有余。
几人一路走到袁绍雯昨天介绍的公交车站。
周枝以前就听村里的知青说省城很大,要坐公交车出行,哪像他们的村子,一抬脚就到了。
她那会儿听着,只觉得羡慕,没想到,她也有坐上省城公交车的一天。
她很激动,很期待,有种实现梦想的感觉。
公交车来了。
方华春抱着圆圆走在前面,让周枝、周芽跟在她的身后。
这会儿没什么人,几人找到座位坐下。
周枝羡慕地看向熟练打方向盘的公交车司机。
公交车司机穿着统一的衣服,在这个人们普遍比较瘦的年代,公交车司机那张圆脸就特别的讨喜。
周枝小声跟方华春说道:“行,要是我也能当上公交车司机就好了。”
周枝认为自己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只是感慨一下。
没想到方华春居然说:“那你努力。”
公交车司机在这个时候可是好职位,铁饭碗,工资高,待遇好,福利高。
吃商品粮的省城人的确能够让出身农村的人羡慕。
不过方华春更看重的是这份这项技能。
后面十几年,会开车的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挣不少钱。
要是周枝学会开车,肯定很不错。
周枝惊讶了一下,“您让我努力个啥呀?我什么都不会。”
方华春:“现在不会,不代表以后不会。等以后有条件了,我也送你去学开车。”
她放下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