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内——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回廊,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树影。
几片枯黄的银杏叶飘落在练武场的沙地上,被凌厉的刀风卷起,又无声落下。
朱棣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他手中的雁翎刀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啸鸣,当最后一记"力劈华山"使出,刀锋在离木桩三寸处骤然停住,劲风却将桩上系的红绸"刺啦"吹响。
“好刀法!”
一道掌声从廊柱后传来。
转眼看去,只见一和尚穿着黑色僧袍,手持念珠缓步而出。
而此人正是被后世誉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也是燕王朱棣在不久的将来起兵谋反的第一谋士。
姚广孝弯腰拾起那片被刀气掀落的银杏叶,在指尖轻轻捻动:
“王爷的刀法是愈发精进了,怕是若论厮杀,无人能敌。”
“和尚你少拍我的马屁!”
朱棣收刀入鞘,古铜色的胸膛上汗珠滚落,“可是南京那边有了什么消息?”
姚广孝笑着微微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递了过去。
“消息还是那些消息,没什么大事,不过倒是有一件事值得一说。”
“什么事?”
朱棣摆摆手没有接过密信,而是首接问道。
“是关于三殿下的事情。”
姚广孝捻动佛珠的手突然一顿,眼中精光闪烁:“咱们之前都以为三殿下朱允熥太过怯懦、无能,与储君无缘,不过现在看来却是我们看走了眼。”
“允熥?看走了眼?”
朱棣微微一怔,脑海中顿时回想起了那个总是沉默寡言的侄儿。
当时,他对朱允熥的评价唯有一点——“木讷如榆木疙瘩,胆小如草原鼠兔......”
“根据宫里传来的消息......”
姚广孝的声音将朱棣拉回现实,“前几天当陛下要册封朱允炆为皇长孙的朝会上,朱允熥却是突然发难,一改往日之懦弱之样,竟是硬生生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朱允炆驳得哑口无言。”
“最后无奈,陛下更是将册封一事作罢,不让大臣再提。”
姚广孝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而且更妙的是,王爷你的这位侄子据说还有一身的武艺!”
“不弱于军伍之人......”
朱棣闻言,古铜色的胸膛微微起伏,竟仰天大笑起来:
“好!好啊!”
“我就是大哥的儿子怎么会如此无能,原来是这小子在藏拙啊!”
他猛地将雁翎刀插回刀架,震得架上兵器叮当作响。
“当年在应天府的除夕宴上...”
朱棣眼中闪过追忆之色,“那小子给我斟酒时,手抖的酒洒了一地,当时我还笑话他......”
他忽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姚广孝,
“和尚,你说这小子藏了这么多年,图什么?”
姚广孝捻动佛珠的手突然停住,黑色僧袍在秋风中微微鼓荡,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王爷,你在图什么,他就在图什么!”
一片枯叶从老槐树上飘落,恰好落在朱棣肩头。
朱棣伸手捻起那片枯叶,在指尖轻轻一搓,叶片顿时化作齑粉。
他望着粉末随风飘散,突然冷笑一声:“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非也非也!”
姚广孝微微摇头,神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储君之争,若是只有朱允炆一人,则王爷只需要对付一些文臣,但如今朱允熥横空出世......”
姚广孝顿了顿,神色中浮出一丝的无奈——
“王爷就得考虑和整个淮西勋贵为敌了。”
在姚广孝原本的构想中,若是朱允炆登基为帝,那朱元璋必定为了自己这位皇孙的统治稳固,主动清理了全部淮西勋贵。
到时候,便是无意的为朱棣消灭了敌人。
但如今朱允熥锋芒毕露,那整个淮西勋贵的去留便成了一个疑问。
要是朱允熥运气再好一些,成为了储君,那淮西勋贵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届时要面对的,可就是一群骄兵悍将了...
朱棣听了姚广孝这番话,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淮西勋贵,大明第一勋贵集团。
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而且更是手握重兵,掌控着大明最重要的军政大权。
若真如姚广孝所言,朱允熥得到淮西勋贵的支持,那自己......
“哼!”
朱棣突然冷哼一声,眼中寒光乍现:“我的这两个侄子都不是简单的,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就是淮西勋贵又如何?要说带兵打仗我可不怕他们任何一人!”
作为朱元璋二十多位皇子中最像他的皇子。
朱棣从小便在军营中长大,上马杀敌,下马治民,若论文治武功,自诩无人能敌。
以前朱标在的时候,他没有对皇位的想法,但当朱标病逝,自己这个最像父皇的儿子,难道就没有资格争一争那个位置吗?
换句话说,如今的大明,除了他,还有谁更配得上那个位置?
姚广孝看着朱棣眼中燃起的野心之火,忽然一笑。
“王爷有此气魄,实乃我等之幸。”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今朱允熥和朱允炆相争,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场机遇?”
姚广孝望向南方,目光之中带着浓浓的冷意。
“如今,我们只需要按照机会继续等!等他们露出破绽便是!”
“好!那就等!”
朱棣大手一挥,豪迈的喊道!
“我己经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不缺这一时的等待!”
朱棣一手拿起一旁的衣服,朝着一旁便是走去,一边走一边喊道:“给京城我们的耳目下令,盯着我这两个侄子的一举一动!”
“若是可以!可以给两人加一把火!”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要乱,就让这潭水...更浑些!”
姚广孝会意一笑,黑色僧袍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朱棣心有大志,他姚广孝又何尝没有抱负?
他自恃有经天纬地之才,一心想要辅佐明主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霸业,如今遇见朱棣这般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之人,恰似蛟龙得水。
又岂会因为一个朱允熥的出现而白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