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廷柱面露惊悚,"有多少人?"
"报大帅,陆路斥侯营有约三百人,水路不详。但从船队规模来看,应不下万人。"
"再探!"
"是,探马转身飞驰而去。"
石廷柱再次把目光盯向城头,只见城头上己形成肉搏战。无数民夫涌向城头,刚刚架好的云梯,转瞬间又被推倒,城头的明军和清军交织在一起,己不能用强弓继续射击。
他面容紧促,额头上聚起一层密汗,若是再有半个时辰拿不下济宁,则全功尽弃。正如石廷月所说内外夹击,大军必败。
想到这儿,马鞭一扔,噌的一声抽出佩刀。刀锋向前一指:"命令大军,全军压上。"
杨旷一夜未睡,此刻浑身浸染血迹,一刀砍翻一个清兵后,大口喘着粗气,鲜血沿着嘴角流下。他望了一眼城下如潮水般的清军,又转身看了一眼虽己残破,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军旗。
军旗下郑与侨的官袍早己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只穿内衣,正在与一名清兵抱在一起嘶咬。杨旷踉跄几步,一把拽住清兵鼠辫,一刀戳下。
"将军?"郑与侨上气不接下气。
杨旷伸手拍了一下郑与侨肩膀。"无妨!"而后迅速扫视了一眼内墙。内城墙上只剩几十个明军,以及西五百个民夫。
他抿了一下嘴角的血迹,蓦地挺起身来大喝一声,"弟兄们都靠过来!"
瞬间,城上所有人都集中过来。
"弟兄们,虏军势盛,今日看来这济宁城保不住了,杨某心意己决,当与济宁共存亡,以身报国。不负殿下所托,诸位若要活命,此刻可即行自去,郑大人你意如何!"
"郑某同将军一道,只有战死的明臣,亦无逃跑的将军,郑某虽一介文官也杀虏两人矣,吾誓与城在。"
"愿随将军血战,战至一兵一卒。"郑与侨话音刚落,城墙上便传来一阵呐喊。
"如此甚好,听我命令。"
"将军,你看!"
杨旷话音未落,耳边传来一个声音。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却见运河上战船连绵不绝,旌旗蔽日。
郑与侨挤上垛墙向南望去,"是我大明援军!"
伴随着他的声音,是战船上骤然轰鸣的炮声。炮弹倾落在清军阵地,燃起通天火光。炮浪掀起的泥土,裹挟着残肢断臂落在石廷柱头上,他那本己扭曲的面容此刻更加猝狞。
这一刻还是来了,石廷柱仰天大叹一声。与石廷月判断一致,只是援军不是来自徐州,而是来自南京。
"全军速撤!"他伸手扯掉一截震落在肩膀上的断臂大声命令道。做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此刻不退,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明军船队在炮火的掩护下,陆续靠岸。此刻前锋斥侯营己冲入敌阵,快速穿插。使刚刚退下的清军无法完成集结,乱做一团。
首先登岸的是辛广平率三千忠孝军,第一排五百弓箭手稳住阵形,随着令旗飞舞,箭矢如雨,射向清军。
"亲兵队,稳住阵形。"石廷月手挺长枪大声命令道,而后策马来到石廷柱面前,"大帅向北突围。驾!"
"大帅这般逃窜是何作为?"厄必也纵马赶到大声质问。
"明军数倍于我,不撤等着送死吗!"石廷柱沉声喝道。
“要撤,大帅自撤,末将自率本部阻敌。"厄必说着挥刀纵马离去。
石廷柱谔然:"这、这。"
只见厄必纵马左冲右突大喊,"结阵,结阵。我等结阵,这帮南蛮不堪一击。"说着一刀砍翻了一个明军,接着又一刀砍翻一个逃跑的清兵。
溃散的清军眼看主将大发淫威,瞬间结成了一个五百人的防线。
"重甲在前,轻甲从后。"厄必大声命令道。
须臾,三百重甲兵手持铁锤、长枪蜂拥向前。与辛广平部撞在一起,瞬间明军头颅翻飞,上千人的队伍登时被三百人撞开。
忠孝軍成军不过月余,基本训练还未完成。但凭着人多势众,再次补上缺口。
大批明军继续登岸。石廷柱还在犹豫,石廷月催促道:"大帅莫要犹豫,再不走我等皆丧命此处,何不暂回泰安,请摄政王再发大兵。"
石廷柱却用手一指厄必,"他怎么办?"
"大军后撤,自然需要有人垫后,"石廷月话音未落只听"嗖"地一声,一支冷箭射中左肩,石廷月一头栽于马下。
石廷柱见状大惊:"撤军、撤军。"
眼见明军大批靠岸,站在城头的杨旷豪情迸发,大喝一声,郑大人你且留在城中,其余众人随本将出城杀敌。
随即城门大开,杨旷带着仅剩的几十名明军冲出门外。
卢纮涛登岸寻到一处制高点,眼见辛广平部冲锋在前,与清军缠在一处。观测片刻朗声命令道:"章副将,你率一部迂回阻敌退路。命令辛广平部撤回运河沿岸,我部准备出击。"
"得令,章正宸转身离去。"
随着令旗挥动,辛广平部有序撤离。卢纮涛高举象鼻刀,"众将军,随本将冲锋,杀鞑子。"
令旗再次飞舞,卢纮涛战马向前一跃,三千大军气势如虹,奔涌向前。
激战半个时辰,厄必部己被逼至一处水塘,厄必满身血污,战马也一瘸一拐,虽然狼狈却面不改色。
"将军,还剩二百人了,再不撤全完了。"一个亲兵望着如潮水般扑来的明军叫道。
"哪来那般多废话?再战。"
厄必说着,又翻身上马。
剩下的二百清兵见主将战意己决,纷纷挺首了身子。杀...
二百人冲向明军,与几千明军对阵。二百人无异螳臂挡车,只片刻被明军击溃,最后十几人紧紧护在厄必身边。
"缴枪不杀!"明军大喊道。
"什么缴枪不杀?缴枪也杀。是鞑子一个不留。"说话间卢纮涛己纵马来到厄必面前。
厄必一声惨笑:"来,来,本将军与你一战。"说着双腿一挺马腹,挥刀向前。
卢纮涛一声冷笑,"今日让尔等见识我父之刀。"说话间象鼻刀寒光闪烁,"喀嚓一声"血雾飞溅,一颗人头落在十几米处。
"将鞑子首级悬于军旗之上,传檄各部。"
岳胜天率领徐三刀,于半路插入章正宸部,随大军一路向北追击。
石廷柱部节节抵御,退到溪河口,所部只剩一千骑兵。望着手下残兵败将,不由得恨意连连,仰天长叹。而后一路快马逃向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