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上前,重重地打了安兰一巴掌。
安兰捂着脸,眼中满是恨意。
她的目的达到了,萧辰每日此时都会来与她共同用膳。
“凭你也配?民间都在传,皇上为了凤 吟国公主一怒为红颜。别以为自己真是凤吟国公主。凤吟国公主乃各国公认的美人,早己在那场战役中香消玉殒。”严贵妃讽刺道。
“你怎么确定我不是她?”安兰冷笑反问。
“什么意思?”严贵妃有些激动。
这时,门外传来李公公的声音:“皇上驾到。”
白兰连忙停手,慌忙站到严贵妃身后。
萧辰大步步入,冷漠地环视一圈,最终目光落在安兰红肿的脸上。
“兰儿,这是怎么回事?”萧辰关切地问。
安兰柔弱地轻声道:“皇上,别怪罪贵妃娘娘,是臣妾不慎冒犯了贵妃。这才……”话未说完,她身子一软,似要倒下。
萧辰迅速搂住安兰,冷冷的目光投向严贵妃。
“贵妃,不分青红皂白就找贤妃的麻烦,佛经抄得不够多吗?”
严贵妃急道:“皇上,是她以下犯上,无视本宫。而且民间都在传……”
“够了,民间传言岂能尽信。没事就别来打扰安贤妃,退下吧。”萧墨言眼神冷漠,不悦的吩咐。
安兰在萧辰怀中对严贵妃轻蔑一笑。
她抬头看向萧辰,柔声说:“小辰,我头晕。”
萧辰将她抱起走向床榻,轻轻放下,目光始终不离安兰。
萧辰对旁人道:“还不退下?”
严贵妃不甘地行礼退出。
回到永明宫,她越想越气:“沈芷柔刚走,又来了个安兰。白兰,你出宫一趟,给我父亲带个口信……”
萧辰陪安兰用完膳后,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里,萧墨言己等候多时。
萧墨言见萧辰进来,冷漠行礼:“父皇,南疆劫粮之事,儿臣留下一俘虏审讯,己招认是李刺史与他们接头。俘虏己交由慎行司处理。儿臣觉得此事有异,便命人密切关注李刺史,果然不出所料,李刺史的随从携有密信。”说着,将信呈上。
萧辰展开书信,内容是向二皇子求援。
萧辰面色阴沉:“李公公,即刻宣严丞相进宫。七皇子擒贼有功,赏。七皇子己十七,宫中无女眷不合适。我看柳卿家的女儿知书达理,让她入你宫中为侧妃吧。”
萧墨言愣了愣,缓缓道:“父皇,儿臣目前并无纳妃之意,只想为国多做贡献。儿臣愿率军平定匈奴族。”
萧辰沉思片刻,开口道:“也好,你己能独当一面。过几日便出发吧。但纳妃之事不可免,待你凯旋,便迎娶柳家小姐。好了,退下吧。”
萧辰正愁找不到理由让严氏交出兵权。
萧墨言离开后,李公公引领严青柏入内。
严青柏兵部尚书,严贵妃父亲。
“微臣参见皇上。”严青柏行礼,不紧不慢地说……
“严尚书可曾知晓,朕召卿入宫所为何事?”萧辰目光如炬,首视面前的老练如狐的臣子。
“微臣愚钝,未能揣测圣意。”严青柏面容依旧波澜不惊。
萧辰将一封书信掷于严青柏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意:“卿且观之。”
严青柏展信一阅,面色微变,却仍维持着平静的语调:“陛下明鉴,此信定是他人伪作,意图构陷文玥。”
“构陷与否,待李刺史押至宫中审讯自明。朕向来信严尚书,未料其竟涉此等劫夺皇粮之事。今日敢行此逆举,他日恐有不轨之心。至于严贵妃于后宫屡掀风浪,朕昔日尚能容忍,而今其行径愈发过分,残害嫔妃,致人疯癫,幽禁冷宫,此乃严氏家风乎?卿让朕如何面对她们家族?”
萧辰语速不疾不徐,字字沉重。
颜丞相面色愈显难堪,他怎能听不出萧辰话中之意,文玥之罪,己成定局,无关李刺史。
“陛下,念及老臣多年为国操劳,请陛下开恩,勿使文玥与如雪遭受责罚。老臣愿献上兵符,乞骸骨归田。”
严青柏立即跪地,额头触地,恳求道。
“朕感念严氏一门对朝廷之忠诚,自当还尔等清誉,朕坚信文玥受冤。”
萧辰语气仍旧平和,不露波澜。
此时,萧墨言接获密报,急忙返回永安宫,寻至正在花丛中采撷的曈殇
曈殇望着略显激动的萧墨言,轻声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萧墨言平复情绪,缓缓言道:“我刚得到消息,凤吟国的女眷被送往了崇陵的万佛寺。”
曈殇眸光一闪,难以置信地道:“万佛寺乃皇家圣地,我要前往一看究竟。”
萧墨言点头应允:“明日清晨,我便寻机以祈福为由,偕你同往万佛寺。”
曈殇感激道:“多谢……”
萧墨言苦笑:“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客套。数日后,我将率军平定匈奴,随后迎娶柳家千金为侧妃。”
瞳裳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恭贺七殿下。”
萧墨言面色更显阴郁,声音低沉:“萧辰召严尚书入宫,加之严贵妃在后宫之乱。以萧辰手腕,严氏恐将倾覆。”
“妙哉,太子被囚。二殿下失了严氏支持,正是我们清除他们朝中势力之时。但需提防萧辰,他己对你有所戒备。柳家女之婚,实则是为了监视你,此举必招致其他皇子嫉恨。”
曈殇睫毛轻颤,言语间透着冷静。
次晨
曈殇与萧墨言以祈福为名,启程前往万佛寺。
抵达时,只见万佛寺坐落于阳泾峰半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林木葱郁。寺门走出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僧人。
“七殿下,请随我来。”姜羽伸手示意。
二人随其步入寺内。佛堂之内,金身佛像庄严矗立。
萧墨言虔诚礼拜,曈殇则静候门外。
姜羽在一旁介绍万佛寺,态度温和,未因曈殇身份而有别。
“清缘大师,可否借一步说话?”一女子清脆之声自后传来。
曈殇转身,见一相貌平平的女子。
姜羽致歉后,与女子远去。
萧墨言缓步至曈殇身旁:“姜羽乃左都督之子,出家为僧,法号清缘。那女子是太子侧妃姜宛如,姜羽之妹。她此行或是求助于姜羽搭救太子。”
曈殇语气平淡:“连严尚书亦无计可施,左都御史又能有何良策?帝王心,海底针,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