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对百官说:“曹丕登帝。刘备也登了帝位。如今刘备亲御七十余万大兵,来犯东吴。其势甚大,如何是好?”
百官听了,许久没有人出声。诸葛谨出来说:“某愿舍下残年余生,去见蜀主,说以利害,使蜀主伐吴,共续两国之好。”
孙权渐时高兴。行,遣诸葛瑾为使,说说看吧。
章武元年秋八月,先主刘备己起大军至夔关,屯居在白帝城。近臣奏说:“吴使诸葛瑾求见。”
刘备厌恶地说:“休叫放入!”
黄权奏说:“他的弟在蜀为丞相,必有事而来。恳请召入,听他言语,可令他向孙权问罪,则出师有名。”
刘备便召诸葛瑾入城。看见他一见面就跪伏,稍稍满意问:“子逾来,有什么事呢?”
诸葛瑾见刘备面有悦色,忙叩地说:“昊侯知道罪大了,特遣某来请罪。容某报知荆州之事。昔日,关公防守荆州,吴侯数次向关公求亲,关公大骂不允。曹操来书说使吴侯袭荆州,吴侯便没有同意。吕蒙擅自兴兵,误杀了关羽父子。人头落地,吴侯悔之不及。祸主吕蒙己死,冤仇己息。孙夫人甚念蜀主,一向想着回归。吴侯表示愿将荆州送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
刘备大怒:“害了朕弟,你还在巧言利说。不知臣服,尊我为帝吗?”
诸葛瑾辩说:“臣以轻重大小与陛下说知。今汉帝被曹丕篡夺,该树国家大义,剿除国贼。中原乃是大汉创业之地,陛下不去取,却来夺荆州,是弃重取轻,弃大取小啊。”
刘备越听越怒,说:“不是看在丞相的面,朕先杀了你。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且放你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武士狠狠地把诸葛瑾轰出去。
诸葛瑾见到孙权,还带着不高兴的神色说:“刘备狂怒不己,动以国家大义也不肯通和罢兵。”
孙权惊叫:“江南危了。”
中大夫赵咨走前一步说:“某有一计,可解江南之危。”
孙权喜问:“德度有什么良策吗?”
赵咨说:“主公可作一表,某愿带去见魏帝曹丕,说服他去袭汉中,则蜀兵自己危了。”
孙权说:“这是好计。但卿去说时,虽尊曹丕为帝,不可失了东吴气象。”
赵咨便去见了曹丕,跪伏着呈上表。曹丕看完,问:“吴侯是怎么样的主呢?”
赵咨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呢。”
曹丕又笑问:“吴主很有学问吗?”
赵咨说:“吴主带兵百万,有余闲便博览史书,不是那种寻章摘句的书生。”
曹丕严肃地问:“朕想伐吴,可以吗?”
赵咨说:“东吴虽小,也有御备之策。”
曹丕问:“东吴如你这样,还有多少人?”
赵咨没有为难,说:“如臣之辈,数不清楚,太多了。”
曹丕叹说:“使于西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
于是魏主降旨,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赵咨谢恩,高兴回去。
大夫刘晔谏说:“孙权所以来臣服,是畏蜀兵之势。臣认为,遣一上将引数万大军,攻入吴内,吴外又有蜀兵,不出数日便要灭亡。陛下为什么不去图吴呢?”
曹丕说:“孙权以礼降伏,若去攻他,是毁了降者之心,哪有招纳接降的好?”
刘晔说:“那也不该赐为吴王呀?这是如虎添翼。”
曹丕说:“不这样,孙权怎么与刘备争呢?朕不助吴,也不攻蜀,坐看吴蜀交兵。”
魏帝便命太常卿邢贞同赵咨捧执删锡,去东吴。
孙权正在商议抵御蜀兵,接报魏帝封主公为王,邢贞捧册而至,孙权便要去远接。顾雍谏说:“主公宜居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宜接受封王。”
孙权说:“沛公刘邦还能接受项羽封汉王,我为什么要推却呢?”
孙权率百官出城迎接。邢贞自恃上国天使,要走过城门不下车。张昭厉声说:“君敢妄自尊大,以为江南无刃吗?”
邢贞不想被张昭杀了,慌忙下车与孙权相见。忽后车后有一人放声大哭,说:“吾等不能奋身舍命,为吴主并魏吞蜀,却同主公迎人封爵,真是耻辱呀!”
众人望,乃是徐盛,俱显不屈之色。邢贞叹道:“东吴终非久在人下者。”
孙权听了,这才像话。满意地接受了封爵。文武官僚都拜贺。
细作来报说:“蜀主引兵水陆并进,声势震天,水路军己出巫口,旱路军己到秭归。”孙权问文武:“魏主不来援兵,蜀兵势大,应当怎么呢?”
众将无人回答。孙权叹说:“吕蒙死后,就无人与孤分忧吗?”
二十五岁小将孙恒伏地奏说:“臣虽年幼,但多习兵书。愿请数万之兵,去破蜀兵。”
孙权问:“汝有什么可胜之策吗?”
孙恒说:“臣有二员大将,李异和谢旌,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孙权说:“侄虽英勇,但还年幼,必须得一人相助。”
虎威将军朱然说:“臣愿助小将去擒刘备。”
孙权便封孙恒为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领五万水陆军即日起兵。
蜀兵先锋吴班,从两川出来,兵不血刃,首到了宜都。探知孙恒引二万五千军马屯在宜都界口,飞马去报先主刘备。
刘备己到秭归,大怒说:“此等小儿,也敢与朕抗衡!”
关兴说:“臣请去擒他。”
刘备说:“朕正想看汝的壮气。”
张苞说:“既然关兴前去讨贼,臣愿同行。”
刘备说:“二侄同行甚好。路上须谨慎,不可大意。”
张苞与关兴一同进兵,看见吴兵,张苞大骂:“孙桓竖子!死在临时,还敢抗拒天兵。”
孙桓骂道:“汝父己作无头之鬼,你来讨死,多不明智!”
张苞大怒,挺丈八点钢矛首取孙桓。谢旌出马迎住。张苞带着杀父之恨,杀得谢旌败走。李异抡斧去接张苞,败退,吴军中裨将谭雄放了一支冷箭,射中张苞所骑之马。
那马负痛奔回本阵,还没有到门旗边,马倒地把张苞掀翻。
张苞眼睁着望李异轮起大斧,劈将下来,大叫:“你敢杀我!”
一道红光闪过,李异的头早落地。原来是关兴看见李异追赶张苞,早来接应,大喝一声,劈死李异,救了张苞。
关兴乘势挥兵,孙桓大败收军。
孙桓被两员小将打败,实在不服,次日又挑战。孙桓被关兴杀败,二小将首追杀入营中。蜀将先锋吴班随后领兵杀来。
张苞冲杀最前,遇上谢旌,只一矛把谢旌刺死。吴军西散奔走。
张苞从吴营中杀出来,蜀将都得胜收兵,唯不见关兴。张苞惊叫:“安国有失,吾怎能独生。”回马去寻,寻不到数里,看见关兴右手活挟一将而来。
张苞问:“这人是谁?”
关兴笑着说:“射中你马,放冷箭的谭雄。”
张苞大喜,把谭雄斩首,去祭死了的马。
孙桓折将损兵,差人回吴求救。
朱然领着水军听知孙桓兵败,正要上岸去救,蜀兵有几个小卒上船投降,说:“今晚蜀军要劫孙桓营寨。”
朱然听了,便派人报知孙桓,报事人在半路被关兴杀了。
朱然想去救孙桓,部将崔禹说:“降卒之言,不可信。倘若中计,水陆二军尽休了。”
朱然说:“总不能眼见不救吧?”
崔禹说:“某愿引一万军前去,将军稳守水寨。”
是夜,冯习、张南、吴班从三路杀入孙桓寨中,西面放火,吴兵大乱。
崔禹看见火起,急催行军。忽然山谷中鼓声大震,关兴、张苞从左右两路杀来。
崔禹惊慌往回逃走,遇上张苞,被生擒。
朱然急令船退五六十里。
孙桓引败军退到彝陵城。吴班领军追到,西面把城围定。
关兴、张苞把崔禹解押到秭归,先主刘备传旨,将崔禹斩杀。大赏三军。
刘备说:“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今有了二侄如此英雄,朕有什么忧虑孙权呢?”
话才说完,忽报孙权遣韩当、周泰领兵十万来了。近臣向刘备奏说:“黄忠引五六人投东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