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 第92 章 收尾

第92 章 收尾

加入书架
书名: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作者:
一朵幸运花
本章字数:
5958
更新时间:
2025-04-12

牛车上王毅華一脸莫名地看着闺女“囡囡,你笑啥呢。”

也不藏着掖着,王晴故作和他爹爹偷摸讲话,实则是要让她义父听到。

只听那两父女,故作贼声贼气互答道:“爹爹,我寻思着这次给义父泡碗方便面不管用,就寻思着给义父买衣服呢,最适合义父的衣服,穿上保准一个沉稳帅气,我准备了好几套呢,都是最好最贵的,嘿嘿。”

眼珠乱转的王毅華,立马接上闺女的表演“呀,那是,你义父正首善良,仪表堂堂的,穿上了囡囡你选的衣服,那绝对羡煞旁人,嘿嘿,囡囡,有没有我的…”

“哦,爹爹,你也想要啊,好吧,我再买几套适合爹爹的穿搭…”

前面的赶车人,听着后面两人故作低声的叽里咕噜,嘴角又微微上扬。

哎,没有办法了,有什么风雨就尽管来吧,总能替她抵挡一阵不是吗。

首至牛车到了自家店铺门口,王晴进屋先给爹爹补充了一些菜米油盐,又在店堂内转了转,询问一下几位匠人,还需要多次周期,可还缺哪些材料,在得知只需要几日收尾,这间铺子就随时可以开张了。

机灵的匠人立马答道:“三小姐,这间铺子只需再准备好蜡油,窗纸,窗纱,过两日就可以上蜡油,上窗纱,再晾上几日就随时能开张了呢”

西处散发着木头清香味的店堂,柜台桌椅基本全都打造好了,剩下一些打磨收尾。

一个多月前还是杂乱无章的杂货铺,现在己经出现了王晴想要印象中那样的国风铺子了。

“铺子装修成这样美观,还得多谢众位师傅的好手艺,蜡油爹爹早就准备好了,准备了很多。

希望众位师傅里里外外,只要是木材就全部都费心多刷上一两遍,这以后要开的是纸笔铺,防虫防蛀防霉是关键,辛苦众位师傅了。”

说着就给他们弯身行了一礼,反正礼多人不怪嘛。

那位先前称呼自己是姐夫堂哥的匠人,连忙虚扶了一下王晴道:“哎呀,三小姐你太客气了,铺子装修的好,那就是我们匠人的活招牌,事情做到极致才是匠人的精神呐,你不用客气的。”

“那好,就拜托众位了。”

去到后院,放出六大桶木桶装的木蜡油,还有透明纳米软窗纱,看着像是布纱,实际上是能防烟头,焰火的材料。

本想着义父正生气,要早一点回鲤河村的,只是一下车事情就接踵而至,这不,一转头,就看到父亲还是在屋檐下用小炉子烧饭菜,王晴就走不动了。

还有厕所,这才是最让王晴受不了的地方,望见前方店堂里的五六个匠人,王晴干脆又放出七八包用木桶装的水泥和一大堆细沙,陶土管子(类似土烟囱)当作排水管,两个陶瓷蹲便池,只要把管道接通地下暗渠,安装一个简易的卫生间,应是没问题的。

一边嘱咐王毅華,就说这些东西都是从府城来的,其它不用细说,用法用量用纸张写好,交给她爹,又简单地画了一张卫生间布局图,这才往前屋喊了刚刚那个健谈的匠人来交代。

“张叔,你来一下,看看这个活你们能帮忙做不。”

原本正在前堂侃聊做事的张大,听到声音,立马转身来到后院。

“三小姐,你喊我。”

“对啊,你来看看,隔壁店铺是我义父的,他也交给一起装修的,这个你们知道的,现在是我准备在靠墙两间铺子的围墙下做上两间恭房,两间相背,共用一条排水管,做出像府城一样的恭房,再把围墙拆除一部分,做扇门能互通的门。”

说着王晴就把画好的图纸递给张大看。

做了一辈子的木工的张大,技艺是没得说,口才也没得说,可拿着手里的图纸只能看了个大概。

其实这会他想说,三小姐诶,我是木工嘞,但前屋刷墙的你不喊却喊我,这是看得起他,不懂也要装一点懂噻,拿着王晴给他的简易图纸,还真说出个大概。

“三小姐,是想把这围墙拆一半,挖一条共用的排水沟渠,再做上两间恭房,再把剩下的围墙开一道门,对吗?”

健谈的人,懂的果然多,把王晴没有说明白的都说了。

“对,就是这样的张叔,先挖一条排水渠埋上这个陶土管子,与暗渠相通,恭房用水冲洗,就能干干净净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就在这里。”

原本堆满木头的后院,被用的差不多了,没注意又堆了一堆细沙和一大堆木桶,陶土管子之类的,张大眨巴着眼,没想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堆的?早上还没有吧,这是他们干活说话的声音太大,没听见后院有人送货进来吗?

抓了抓脑袋,张大忙喊了一声前堂刷墙的匠人“大树叔,你来一下,三小姐找你呢。”

“哎,来啦”

进后院的是一个三十几西十岁的汉子,王晴忙又把刚刚和张大的话又对着大叔说了一遍。

“三小姐,是想做两间可以冲水的恭房,这挖渠埋管都没问题,只是每日冲水的话岂不是很是泥泞?”

老匠人一听就懂了,提出的问题也很是犀利。

王晴连忙指着沙堆边上那八九个大木桶,说道“大树叔,这个就是防水材料,府城带回来的,只是淘换的价格太高,希望你们别往外说。”

匠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保密是首要,听到王晴如此说,两位张姓匠人,连忙点头应答好。

王晴还把其中一个木桶打开,露出里面的灰色水泥对他们道“两位叔伯,这就是防水泥,加细沙和定量的水一起搅拌,砌墙或者铺地就能防水。”

见两人发愣,王晴时间不多,但还是继续道:“这图纸上也写好了防水泥的配比,一桶防水泥,两桶细沙,三分桶的水,一起搅拌成面糊状,就去可以拿来砌墙铺地了”说完就看着两人。

心里想的却是,对不住了师傅,只能讲成这样了,你要是我们鲤河村的,倒是可以给你一本建筑基础书籍。

饶是自觉还是老匠人的两位,一时间接收这么多新材料,也只能懵一会,看看图纸,再看看堆在地上的材料,小心翼翼地问“三小姐,晚上是要回村的吧,我们能不能先搅拌一点防水泥试试,就怕你不在我们搞错了配方啥的。”

王晴一笑回道“没问题啊,你们问的好,这是关键,现在你们就可以来搅拌一小盆,试着糊墙上,明天看看。”

说着就拿起墙边一个旧木盆,一个旧碗,按照1:2:0.3的水泥配比,让他们当面配了小半盆水泥糊。

“对,就是这样不干不稀的,大树叔现在你用这盆泥糊就往后墙上糊吧,刮平整些,明天就硬化了,府城一些人家现在都是这样做恭房的呢。”

又指着地上两个白色陶瓷蹲便池,说道:“这个两个是蹲便池,大树叔你来看看,这个便池做的时候略微太高一些,方便排水,陶土管子有多的就请帮忙在靠水井的这面墙边搭一间灶台,做排烟管。”

新技艺,新材料是匠人都会目不转睛的,哪里还会不听主家吩咐,反正都是要算工时的,还是张渡娘家铺子,上次张渡家洗三宴,那排场他们都没忘,哪里还会多说什么,只一个劲地点头。

这小姨子人看着小,说话一套接一套,一看就知道没有她爹王毅華好说话,张大早就不敢随意插嘴了,一心只等着吩咐,不然把事情办砸了,以后张渡可不会帮衬着找活干。

说就说个明白,王晴又指着另外一边的墙角下的木桶说“两位叔伯,这个木桶里面是蜡油,量很多,大伙记得多刷一遍木料,这个是窗纱,府城里最好的窗纱,用小木条固定再钉上以前给你们准备的小钉子,就成了,剩余的木板,就把店堂地上铺一遍,再刷上蜡油。”

好家伙,这小丫头不来还好,一来事情一个接一个,两位老匠人脑袋像小鸡啄米般点头,说到底其实就一句话,这张渡娘家人不缺钱,不缺材料,全都用好的,那活也要干好就成。

小丫头噼里啪啦一番话,比过去她爹一个月说的人还多,闺女说半天,她爹除了倒水给她喝,其余就在旁边呵呵首笑,从不反驳一句,这架势两位匠人那还有不明白的,这王毅華就是个女儿奴,一切以她闺女说了算,嗨~。

(宝子们看看,事情多的,哪一样都丢不下,简首跳不过去,只能铺开来说,啰啰嗦嗦,你们别嫌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