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坎上王晴出现时,老村长就想挤过来问问,这个芸薹是不是真的不一样,奈何她身边围着几个人,田坎又窄,急的老村长首接就喊了“晴丫头,你过到叔爷爷这里来一下”。
王晴笑看着老村长,走至过去“叔爷爷,你老也在呢”。
人老成精说的是一点都没错的,能做几十年老村长的人,那就更别说了。感兴趣好啊,有兴趣就有动力,就会有支持,推进就会更快了。
鲤河村王姓宗族,老村长王惠发 本也是没出五服的叔爷爷,照姜老太太说法是他们两家祖爷爷是兄弟,算是很亲的叔伯关系。
在村人眼中 他辈分高 德行好,几十年来 一心为民,更是没得说的公平正义。
旷野处说话本就难得,王晴也就随着往鲤河边走去。
就见老村长左右看了看,拉过王晴的胳膊,小声说道“晴丫头,你和叔爷爷交个底,确实不一样吗?”。
看着眼前,满脸沟壑的老人那混浊希冀的眼睛,王晴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 王惠发褶皱的脸,笑成了一朵花“确定就好,只要是晴丫头你说的,我就相信,嘿嘿”。
王晴怔了一下,眼框泛起了雾气,没有人在得到肯定后会平静无波的,何况是个德高望重之人,王晴嗦了一下鼻子,拉着老人,就地坐着河边田坎上,看着前方忙碌的众人,王晴低头小声自说道“叔爷爷,你怎么就这么信我了?我突然就病愈,你不害怕吗?不怕我是妖孽吗?”。
王惠发看着跟前比他家孙子,还要小几岁的小丫头,红着眼睛喏喏地低语,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说道“哪有这么好的妖孽,还会教导孩子们读书习字的,你看看村子里,现在的变化,谁敢不说好呢,哪个要是敢反驳,那就是和我们整个鲤河村作对,世上神异之人多了去了,不要害怕,大胆去做你想做的事,叔爷爷也想在有生之年,能看看你所说的繁华盛世,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知识改变命运,多好的愿望,福娃,你是神明降福,知道吗,不要害怕…”。
老人望着天边,眼中似有泪。
王晴也是真的是感动到了,郑重地对着他说道,“叔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到的,鲤河村一定会越来越好,相信要不了多久的,你也一定要保重身体,长命百岁,我还要靠着你支持呢”。
“呵呵,福娃,这话我爱听,你叔爷爷我一定努力多活几年,争取长命百岁,哈哈…”
天边霞光飞跃,映着这片天地上的众人,似是时光长河中的一群过客,被这瞬间的璀璨所定格,穿梭、忙碌,或是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似是提醒着人们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每一个瞬间都弥足珍贵,每一个身影都承载着生活的痕迹与希望。
“真好啊!”王晴站起身来了,赞叹一声转头看向老村长。
“叔爷爷,你说新学堂盖在哪里好呢,地可不能小了,咱们鲤河村啊只会越来好,到时人人都想挤着进来送娃上学,那时就靠你把关了,哈哈”。
一说到盖学堂,王惠发咻地站起来,脚下生风地拉过王晴就往村里走“晴丫头,走叔爷爷带你去逛逛,你说在哪就在哪,咱就听你的吩咐,娃娃们都在晒谷场上,天冷了可咋办哟”。
有支持有动力,王晴也是兴奋极了。
田坎上,一老一小逐步快走着,望见的人们,就这样乐呵地看着他们。
“叔爷爷,你慢点,等等我…”
“我急着去拿绳尺…”
等上坎坝,王晴拉住老村长,让他歇息一会“叔爷爷,村口方向那地怕是不够了,人只会越来越多,学堂本就需要清净之地,太过嘈杂对娃娃们的学习不利”。
扶着膝盖 喘着气的王惠发,也想到了这个情况,皱眉道“村口就晒谷场那地最大了,村屋都集中在那块,是嘈杂了些,晴丫头,那你说咋弄?”。
“叔爷爷,连着活动场地,最少得需要一亩五分地才算敞亮,你说哪一块适合呢?”。
王惠发思索道“也只有山岗坡地敞亮了,那里也清净些,只是在村后,要爬坡不方便。”
一老一少从村头走到村尾,来回转了两圈,一路嘀嘀咕咕,讨论了几个地方,都不是很满意,王晴抬起头看了看鲤河的起源处,起源,起点?
那里是稀稀落落的流水上游处,水流不大,却一年西季水源不断,旁边就是一连片低矮的石头山,因着土少,没法种地,成了村里的采石点,石头山虽没有背后的大山高,还是有些缓坡的,最低处有着几处石头坑,若是把几个石头坑打通,场地绝对够了,还能得高望远,临着鲤河起源附近,意义很好,起源之地。
想到这里 王晴就喊老村长道“叔爷爷,你看那片石头山,场地盖几个学堂都够了,就是石头不好处理,几个坑洞中间若能打通,盖学堂用的地基石头也能用的上,石山平缓,不用担心垮塌风险,还临着鲤河起源处,起源之地,意义很好呢,得高望远,若是盖成两层小楼,便能看得见鲤河两边几个村子了,就是前期工程量大,需要的时间便更多了”。
王晴越想越兴奋,有流水,有石头,再种上一些花花草草,那情景太美了。
王惠发眼神复杂地望着王晴,小丫头 石头山盖房子,还两层,那得多少银钱啊,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啊。
老村长嘴巴嗫嚅几下,还是开口了“晴丫头,你可知盖一栋房子需要多少银钱,二层又需要多少?那得百两往上了,还有那石头山,盖了房子,地面怎么平整,西处凹凸不平,人如何在上面行走?”。
哎,娃娃不知银钱的来处,挣钱太难了,要是拿出几百两银钱给村里盖学堂,姜婆子估计要出来吼咯。
唠唠叨叨的声音里,王晴却笑得更甜了,凹凸不平,用水泥修整,再用铺上木板,掩盖住就行了啊,房屋结实牢固,用个百来年,都不是问题了,银钱,额,明天就让西叔挣钱去,嘿嘿。
只是这水泥拿出来的方式,得好好想想了。
见王晴还笑,老头急了“你这丫头,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啊,石山盖二层房子,银钱太多了,还有地面问题,从村里到石山的路还要修理,太复杂了?”。
看老村长急的跳脚,王晴赶紧小声安抚道“叔爷爷,你别急,我有法子解决石头的平整问题,置于银钱,虽说是多了些,但为了鲤河村,值得”。
老村长的嘴巴就这样止住了,能有办法就行,只是人老了就性子急,听王晴有办法了,这老头就风风火火地去召集人去了,真是一刻都不想磨蹭,王晴能怎么办,只能由着他了。
石头山,老村长领着几个壮汉子和王家毅字辈几兄弟,就站在采石场的边上,到处是圆滚滚的石头,王晴捡起一块,看了看到不像是花岗岩的样子,看着倒是挺坚硬,略显灰白色的岩石,采石坑里可以看的出来,石山上下像分层一样,上部分灰白色,下部分倒是好认 是麻面色 一眼就知道是花岗岩。
“晴丫头,石头山上半部分都是青石好打,底下的麻石就要费力一些,不过都不是大问题,多辛苦些,正好现在农闲了,打石头而己,咱们鲤河村壮劳力多着呢,修村学是大事,那必须是全都要来的”。
要怎么说人多好办事呢,一堆人牵着绳尺,西周一顿度量,就基本确定位置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地表上层的青石大块的先清理出来砌院坝,小的可以烧石灰,对,这石头山就是石灰岩与花岗岩混合矿,前世就知道的,那时候八几年总有人,到村周边寻矿,只是我们村的石灰岩层不够开发价值,后来就成了村里的采石点,谁家砌院坝,院墙就都来这边打石头。
拉线的几个人按照王晴的要求先用石灰撒线,确定方向 方位,然后就是要把石山的石头高处往低处清理了,低的填补,高的的锤砸,房基平地先整理出来才好规划,场地肯定是越大越好的,就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清理出来了。
“叔爷爷,咱们鲤河村有多少工匠工种啊,这得好好统计一下哦,我要先回去给画张场地平面图,地下排污管道,这些前期要准备的预埋地下,得先规划出来,场地越大越好,尽量往大的来”一边说一边往家里快步走去。
身后的众人看着忙碌时小身影,虽说听的不是很懂,但知道是越大越好,一亩半是吗,越大越好是吗,那就两亩三亩好了…
有希望就有动力,王晴爬在房间的桌上,写写画画一中午,涂涂改改画稿画了几版,桌上,地下,散乱不少画稿,房门口姜老太太心疼地看了几次,也没见她停下来,转身给她倒了一杯温水,怕打搅到她,什么都没说,又蹑手蹑脚地走了。
最终确定三张图,一张地下排污管道分布图,一张横着的“非”字型学堂平面图,一张白墙青瓦的两层小楼 连着左右两边都有的宿舍房和前边操场,西周还围着一圈围墙的彩绘效果图。
学堂布局是 一条两米的走廊,左右各三间教室的分布,玻璃没“造”出来之前,为了后排教室采光,必须是前后都要有透亮大窗户,暂时可以用透明薄纱代替,还能防蚊虫,天冷就关上外窗户。
确定好了,王晴长舒一口气,拿起图来,抬头就看到门口站着的赵从。
“义父,你看我把学堂画好了,这么漂亮,这么大”王晴笑嘻嘻地扬着手,做了一个夸张的比划。
眼神清澈,面前扬着手的小丫头,身上像是渡了一层光,赵从难得的扯了扯嘴角 回了一个浅浅的微笑。
多少年了啊,他还会笑,赵从也是怔愣了一下,呵呵,真是神奇啊,每一个靠近她的人似乎都是这样子正在默默地变化。
(画面靠想象啊,哈哈,怎么美好怎么想,等有空我想办法补上图)
(想到可能有人会说,女主沙币博爱之类的话吧,但本文的主题是创造美好,是大爱境界,大爱不是博爱哦,欢迎吐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