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 第36 章 沸腾

第36 章 沸腾

加入书架
书名: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作者:
一朵幸运花
本章字数:
4656
更新时间:
2025-02-14

这一日的鲤河村,注定会载入村史传记中。

激动沸腾的人何止一村一落,跟着王毅傅回家的几人都是来自几个不同的地方,王毅淳家的两个内侄是刘公河镇的,就村里盘根错节的各种姻亲人数就庞大至极,消息定会像长翅膀一样传播出去。

启智读书上王晴本就没打算藏着掖着,这样利国利民的事,就应该传播开来,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建设其中,创造才会更加顺畅。

就是大话说出了,家人也支持了,人们也愿意改变了,现在就是要好好规划了,学校可以请先生,吸引有才学的人来任教,还可以鼓动支教,这要靠家里的读书人了,赚钱交给四叔,种田交给三叔,王晴越想越开心,哈哈。

现在最重要的要先安排秋播和村学加盖了,还有就是钱的来源,只出不进真的是捉襟见肘啊,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看来是要早一点安排四叔挣钱了。

喧闹的人们又回来了,背粮袋的人在王晴的指挥下,分三列排队,王焕 王威 老村长 各三张桌子,代表三个年龄段,12岁以下找王焕,12-20岁以内的找王威,20岁以上的找村长,又从背包里拿出一沓手写复印版信息登记表格:

序号 名字 年龄 性别 特长 备注

六条竖式个人信息登记表,从上到下的横向排列方式,格式新颖一目了然,一页纸二十个人名,鲤河村全村165户共663人除了老王家的4户16人,每家有12岁以下的小孩,大部分都来登记信息了,尽管男多女少,但还是有足足98 人;12-20的报名的只有18人,20岁以上报名的只有13人,总人数129人。

从上午的8人到现在的129人,只用了三个小时,这就是民众渴望知识的力量。

肯定还有一些摇摆不定的,人数只会多不会少,那最少得准备300的教学场地,就算盖的简陋一些,至少得1000平方的场地,也就是差不多两亩地的位置。

考虑到大小年龄分班问题,最少需要六到八间60平米的教室,还有职教先生的住所,行政办公场地,厨房,厕所,又考虑到老朱的大明律庶民房屋不得超过三间五架的规矩,王晴就头疼了,不知道学堂建设有没有特殊标准,还有银钱…呜呜,好多事~

129人的束脩米粮也全部到位,竟然每个人上交的都是十斤数,看着不多的米粮,却是这些百姓们对希望小学的支持和对知识的渴望。

现场大多数人都是积极响应,没钱出力的号召,他们竟然还是自我统计,所需材料人工数量了,几乎人人都是愿意来帮忙做工,王晴眼眶通红,眼泪在眼眶打转,被这些朴实的人们自我奋进 求知若渴的态度感动到了,他们这是相信自已,信任自已,还有什么比信任更重要的事呢,没有,王晴的脸色又从刚刚略有些沮丧的担忧,到现在更加坚定起来。

王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向着面前聚集的人群,鞠了一礼,声音都有些哽咽地“乡亲们,看到你们这样积极响应的态度,我真的被感动到了,你们看,从上午学堂8人到现在报名的129人,你们将是 鲤河村第一希望小学 的第一届记录在册的新学子,这是你们自已争取的,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相信未来绚丽的世界一定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知识改变命运,未来的荣耀一定是属于你们和鲤河村的,咱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

“也许人数还会陆续增加,但我全都欢迎,只要齐心协力,相信一定可以把鲤河村打造成一个人人羡慕地方,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桃源之地”。

“好”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接着更多的人喊了起来。

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欢呼声四起,溢满村巷,众人皆是洋溢着激奋之色,眼中闪烁着向往之光,恍若鲤河村那桃源盛景已近在眼前。

“齐心协力,知识改变命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人群中王焕走了出来,大声说道。

此言一出,应者如云,众人纷纷附和,群情激昂,欢呼直冲云霄,此刻的鲤河村仿佛已不再是那平凡村落,而是人人护持的圣地。

看着天色,王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声道“乡亲们,目前村学太过狭小,装不下所有人,那就得盖更大的学堂,但一切还在规划阶段,选址,设计,预算,筹备,建造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你们不要着急,不要气馁,要学会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适应环境,世界本就是适者生存,这就是考验你们的过程,抓紧一切空闲时间,记住先生所教授知识, 多读多背多理解,要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我们要偷偷努力,再惊艳所有人”。

(呵呵,鸡娃我有经验啊,哈哈)

“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上午所学知识,你们都还记不记得呢,大家先照着板子上写的记读背三遍,一会我来随机抽查,最优秀的人 奖励一支笔,这是将是你人生中的第一支笔,能不能做到,”。

“能”。

“好,那就看你们的表现了,加油,王焕你来上前来领读”。

在旁边看热闹王焕,突然被她姐严肃地点名,只好走上前来,还好他都记住了,要不然要丢脸了。

“以后,先生点名 要大声应答,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上前领读,所以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好随时上台的准备,做好榜样,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随后现场开始慢慢响起一句一句的跟读声。

“1*1得一…”

“9*9=81…”

“零像鸡蛋,圆又圆…”

“7像镰刀,割青草…”

王晴转着圈走过这些人前,气势还挺足的,就是每家凳子高矮不一,显得有些东倒西歪。

王晴又从背包里掏出一支木尺出来,转圈喊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读书声音要洪亮,不要三心二意,你们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继续”。

屋里到屋外,人影挤挤,围观的小媳妇大婶子叔叔伯伯们,全都低声默念,没有一点杂乱无章。

很好,王晴,满意地点头,穿过人群,走向老村长和家人的方向,去白水里办理开荒事宜也要尽快才行,还有村学建造规范问题,都需要去哪里咨询办理。

见大伙回头看她,王晴又大声道“大家继续,坐下来你就是学生,要学会不被随意干扰,我们现在要去商量村学事宜,在我回来之前,希望大家好好背看读,继续”。

(多年前有两年幼儿园工作经历,虽说快忘记了的差不多了,自已有娃后,鸡娃真的是没停止啊,哈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