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老宅格外热闹,堂屋里四角各高高放着一盏粗瓷油灯,每个桌上还各点了一只蜡烛,照着的堂屋里亮堂堂的,这当然还是王晴的手笔,习惯了现代明亮人,真的很不喜欢到处黑乎乎的,要不是有不熟悉的人在,她恨不得拿几盏高功率的太阳能灯出来才好。
除了先前在桌上摆上的食物,加上了蒸热的杂粮馒头,发糕,斩块的鸡鸭卤货,切块的瓜果,满满当当铺满一桌子。
有几个会搞气氛的江湖人,呼呼啦啦一会就热闹起来了,推杯换盏 好不热闹。
这几人有四人是黄州府带回来的,有两人一个是鲤河对面白罗村的,一个是大河村的,都是很多年前随王毅傅走南闯北的老伙计。
个个都是直爽豪迈的性子,重道义 轻生死,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 谁敢动我兄弟,我就找谁拼命 挂嘴边的人,简单粗犷 却重情重义的人。
王晴和王焕两个算是小娃了,并没有与大人同桌,搬两个小凳子坐在厨房门口,听他们吹嘘着走南闯北的故事,看他们喝酒 ,看他们吹牛 ,有幽默有笑话 ,有回忆往事 ,有互相吹捧 ,还有偶尔惊险刺激的提刀生活。
这些江湖人 他们看起来豪迈豪爽,可哪一个不是身带伤疤啊,每一次的走标应标,都是一次无尽的生死危机。
气氛已至高潮,王毅傅这个脚户头头站起来,举起酒碗,声音洪亮地道“今夜中秋,月圆人团圆,为了这团圆的节日,咱都干了”。
众人纷纷响应,连姜老太太都举起酒碗作豪迈状,一时间堂屋里 碰撞出清脆的声响,笑声、祝福声 交织在一起。
热闹继续,王晴拉着王焕往大门外走去,席上的王威看到了也连忙起身跟上。
这么多的人一起回来,也必定是四叔的亲信之人,四叔家今天虽说打扫了一遍,但是床铺什么的肯定不够,一屋子的男人也不用太精细,最普通的木板床肯定是要的,四叔家也是器字形的传统结构,三个房间 一个厨房围着堂屋样子,这会大伙都在吃喝,正好来安排这些。
对他们兄弟二人讲 说要安排睡觉的地方,要清理空间,兄妹三人一起,先是把散在两个房间的杂物 拖拉出堂屋放置,再把空地重新打扫一遍。
两个房间 总共安排了八个最普通单人折叠床,棕垫,统一的灰黑色棉布床单和薄被子,厨房灶台上只剩两口黑洞,锅已经被取走了,重新放置两口大铁锅,以便这些人烧水洗漱,几个木盆 木桶 木凳 粗瓷油灯 两块深褐色的棉油老皂,全部都整齐全了。
王晴把这些安排也一样一样说给王威和王焕听,兄弟二人一点一滴地听着她仔细的安排,除了那些凭空出现的神奇手段,慢慢不自觉地涌起一股 对她的敬意来。
从下午在鲤河边开始,到刚刚的晚宴,再到现在的床铺被褥,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全部都归纳的清清楚楚,这些东西,哪一样出现不都是惊世骇俗的东西,必定也是价值不菲的,毕竟没有哪一个世界是提倡不劳而获的,可她却从未说出她们的价格,不是她大方豪爽,无私博爱,而是对家人的信任和对未来无尽可能的希望予以支持与鼓励,这些她大可以藏身某处密地,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可她向家人坦白了,不是她傻,不是她无畏,而是她爱重这个世间,爱重这些辛苦挣扎活命的人们,让庶民吃饱穿暖 读书习字,爱国爱民,哪一样不是大爱无疆,这如何不让人生敬?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面容更加坚定起来。
这些人拿命过活的人群 王晴是敬佩的,哪有人愿意过刀口舔血日子,只是想要家人能过上好日子,能平安幸福,他们都甘之如饴,只是些最平凡低调的物品,就能让他们在这团圆的节日里更加不感伤没能陪伴家人的遗憾吧,毕竟这些人以后可都是他们家的英雄好汉,抚慰人心才是拉拢人的最高手段。
(他们说要缝好你的伤/没有人爱小丑/为何孤独/不可光荣/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谁说满身污泥的不算英雄。哈哈,这里需要配上这一首才有意境,哈哈)。
两个房间的床铺全都整理完毕,堂屋里的杂物也全都丢进厨房柴火间,清扫地面,桌椅归位,堂屋桌上再点上一盏油灯,关上门,落锁,把钥匙递给王焕,兄妹三人又转回老宅。
宴席已经结束,屋子也都在收拾了,男人们都转到院子里赏月续聊着,姜老太太却已经在院里安排上了一会要拜月的贡品和香烛。
这是个古老的仪式,拜月,由老一辈女性带着小辈,只有女性参与的神圣仪式。
长桌凳上面,瓜果盈席,摆放着盘碟碗盏,月饼,红枣,藕片,左右瓷瓶 上插鸡冠花与毛豆枝,几样点心和几样果子,烛台、香炉,月光码,地上铺着蒲草席子。
红绿间色的彩绘印制的月光码,上有太阴星君菩萨像 下绘月宫捣药之兔,这是最古老的拜月祭祀用品。
老太太带着老宅里的女人们,伏跪于地,一炷香敬天,入香炉,将杯中的酒水洒入席前地上,对月跪拜,如此三次,完成祭酒仪式。
桌上还有一托盘,放的是写好祝文的纸张,也不知是哪个叔父写的,只见她声音低沉而庄重地缓缓诵读着:
丙子八月 拜月夜祭 愿月神赐福 家宅安宁 子孙繁衍 福泽绵长
随后将祝文和其它元宝一起放到席间的小盆中 焚烧,唱道“拜月”。
院中地上,王晴随着祖母 阿娘 婶娘 姐妹女眷们 一起 向月神行“再拜”之礼,动作整齐庄重。
这样的仪式,是任何一个普通家庭,在每一年的中秋月圆之夜,都会祭起的仪式,不需要多奢华,一柱清香,一把纸元宝,就能祈愿月神的赐福。
拜月仪式圆满完成,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承,亦是家族祈福、团圆之盛事。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旧京风俗志》“月光码儿者,乃用秫稭(秸)插成一长方之牌形架子,最大者宽约二尺,长四五尺,最小者,宽约四五寸…”
此外,该书还注明了月光马的售卖地点及祭祀方式:“此月光码在京纸店或油盐店,均有售卖。至十五日之夕,将此神码供于棹上,再陈各种果品,旁置磁瓶,左右各二,其一插鸡冠花,其一插带叶毛豆一枝,又藕一盘,盖用以祀兔者。”
(团圆六写完了,凑了个六六大顺,今天是大年初八,祝福各位路过的老板们,开业大吉大利,阖家幸福,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