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 第 19章 老弱病残

第 19章 老弱病残

加入书架
书名: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作者:
一朵幸运花
本章字数:
4850
更新时间:
2025-02-12

回到铺子王晴本想说她来安排,束脩六礼的东西,但她爹这次说他要全部在街上买,还喜滋滋地说,他闺女光明正大地拜师又不是偷偷摸摸的,没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好吧,听爹就是了。

就见他爹乐呵呵地东街买红枣…西街买桂圆…最后提着一堆东西,带着着他闺女又进了李大成的药铺,这次王晴被她爹留了下来。

扒在门边王晴幽怨地望着她爹走了,不到二十米的距离…王晴喊道“爹爹,你记得喝水,等一会我回来给你做午膳…”。

药铺里面,李大成嗤笑道“几步的距离 看你像个望爹石样,快一点过来,和佑安一起来看为师教你们辨别龟甲。

木桌上放有两个颜色不同的龟甲,一个颜色偏深,一个颜色发白,李大成对着他们说道“你们看,这个颜色偏深的就是我们蕲地的蕲龟龟甲,是活龟宰杀后洗净晒干后的是为血甲,还有一种就在普通龟直接煮死再取甲是为汤甲,血甲优于汤甲,汤甲发白是因为被煮过一次了,再看骨质,一个紧密、一个疏松,蕲龟甲适用于阴虚阳亢、头晕目眩,普通龟甲阴虚内热,腰膝酸软,不论哪一种龟甲,血甲才是良品,敷衍了事的汤甲药效只能算勉强…”。

“你们再看,这龟甲的质地、色泽、乃至其上的细微裂纹,无不透露出它的品质与来历,在炮制与使用时,我们必须心怀敬畏,精准把握住其药性,方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师父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两小孩 聚精会神地聆听着,目光紧跟着师父手里的龟甲,生怕错过一丝细节地听着师父讲解着龟甲的功效、适用病症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原则,言辞中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不乏实践中的真知灼见。

药铺里弥漫的药香与师父讲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段关于龟甲与中医药学的传承,就这样悄然上演…

一开始王晴以为会枯燥无味,然而随着师父的细细讲解,她的注意力逐渐被吸引着,原来中药材的世界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每一味药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一次经历不仅让她对中药材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激发了她对传统医学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

时间悄然而过,直至有客上门求医,李大成看了眼天色,对王晴道“快正午了,你回去给你爹做午膳吧,午后再来吧”。

王晴就看到她师傅在和病人细细询问病情过程和探脉…,小佑安在有条不紊地整理着桌上的各种用具,看着这一老一小习以为常的各司其职,午正了,他们的饭食呢,是不是也一如既往的敷衍了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王晴心情有些沉重,对着两爷孙道了声“师父,我一会给你们送饭食过来”,转身就往自家铺子走去,隔着十几米远就见到了她爹也眼巴着守在门口…

“囡囡,累不累,饿不饿,我煮了汤粥…你姐夫刚刚来送节礼,我给回了两条街上买的鱼,我说你病愈了 在学艺 他也忙着 饭没吃就走了,说过两天要给人送家具会再来一趟”,果然 又回送的两条鱼,一上午都在学习,王晴也忘记了给大姐备礼,算了,下次再补上吧。

“好的,辛苦爹爹了,我马上就来炒菜”。

后院房檐下两个炉子都点着了,一个温着汤粥,一个放着烧水壶,王晴先是芋头削皮切块放蒸格上先蒸上,再削了几个土豆,用擦丝器插了一大碗土豆丝放水盆里清泡着,瘦肉切丝用调料淀粉抓匀、芹菜切条,不粘锅倒油,先炒了一大碗酸辣土豆丝,再就是炒了一碗芹菜肉丝,都是快速菜,等芋头蒸好了,就把这些都分成两份,用小提篮装好,喊了一声“爹爹,吃饭了”,就往边上药铺送去。

到了药铺,果然这爷孙俩正就着酱菜吃早上的剩馒头,见王晴真的提着饭食过来了,李大成放下手里的馒头,啧啧说道“佑安咱不吃冷馒头了,快看晴丫头给咱爷俩带什么好吃的了”。

饭菜摆上桌,李大成迫不及待地一一品尝“这菜丝吃着清脆 酸辣爽口,这芹菜肉丝也与我平日里吃的味道不同呢,还有这芋头,不是要到霜降才挖的吗,现在挖了可惜了些,但是一样粉糯好吃”。

王晴给师父介绍道“师父这是酸辣土豆丝,山里挖的,芋头我奶见我爹喜欢吃,提前挖了些”,王晴现在找借口都不用打草稿了,张口就能说出来历,忽悠一个是一个。

见他们爷孙吃着正香,王晴就回转去家吃饭,路过鞋铺,看见哑巴赵叔也在啃着冷馒头,王晴…,这一排三户,可怜见的老弱病残齐了,唉。

到了自家铺子,她爹把饭菜都端好了,王晴见汤粥还有许多,就对她爹道“爹爹,你不可以喝汤粥哦,消渴症喝汤粥升糖快,我蒸了芋头的,你吃两个小芋头,再吃些菜,喝牛乳,咱们坚持控制饮食哦”。

王毅華点头答好“囡囡说的我都记着呢,每日的药,我也按要求吃着,你不要为我担心,现在你是有师父的人了,别的徒儿是要住在师父家里伺候的,你能每日回家照应爹爹,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呀,拜了个好师父,我的囡囡将来日子才能更舒心啊”。

父女两人相对而笑,王晴用大碗装了一碗汤粥,夹了一些菜在里面,对她爹道“爹爹,我看鞋铺里赵叔也好可怜,这汤粥有多的,我给送一碗去吧”。

“行,快去吧”。

王晴端着碗进了鞋铺,赵从有些意外,就见小丫头脆生生的道:“赵叔,汤粥煮多了,给你送一碗,你快吃吧,我一会再来拿碗”,说着转身就跑了。

赵从木然的脸上裂开了丝丝纹路,他是知道这小丫头的,多年前伤退回乡,守着爹娘留给他的铺子,就知道隔壁家有个病儿,四处寻医问药,终是一无所获。

前天晚上听见隔壁半夜有响动,似是有哭声隐现,第二天就听见后院有脆生生的小丫头说话声,今日上午先是见父女两人去药铺,而后是王毅華乐癫癫地四处张罗拜师礼,小丫头扒在门边循循对父嘱咐,声声传入耳中,让这一排老弱病残多了升腾而起生气与希望。

早上说要给他送中秋礼的人儿,估计是忙忘记了,见她急着给两边的人准备午膳,匆忙间还不忘给他端一碗,是可怜他吗?嗬,涉世未深的小丫头,这世间可怜人多了去了,你能可怜的了多少?

端起碗喝了一口汤粥,果然温热的食物总是更能抚慰人心,粥里的菜蔬,也是不同以往美味,应天府都难尝的味道~

饭食过后,王晴来隔壁两家收碗,顺手把月饼和桂花酒的小提篮放在赵从面前,还对他说道是府城学来的月饼吃食,小丫头走后,赵从打开纸盒,油纸包的六个精致的月饼,别说是府城了,应天府都没出现过吧,嗬~

(我完了,越写越复杂,脑容量不够用,说好的要写天马行空,按照爽文的套路来,写着写着就都有生命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