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的大朝,朱元璋把1分钱拿给工部,让他们做假币己经有了十天,今天该工部给结果了。
工部发现他们完全没法作假,只能向陛下禀报实情。
朱元璋拿到汇报后,彻底安心,随着同等数量的加碘盐做出来,他果断设立钞法,停止宝源局铸钱。
大明原本做宝钞的材料是选择的桑皮纸,材质还不错,可是无法杜绝世家的仿造,后来宝钞就彻底泛滥了。
世家那边同样在朱元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通过付出几百两银子,得到了几张1分钱。
他们的工匠疯狂尝试制作假钞,然后发现,根本做不了,就连这假钞纸,他们都想不通,怎么可能是棉,而且还有一些地方的材料更是看不懂。
或者说不是没法做,以这些人的能力,早晚能找到办法,朱雄英从来不敢小瞧人的智慧。
事实是等这些人有本事做出假钞,他们的付出会非常大,而且以后每生产1分钱的成本,也会远远超过1分钱真正的价值。
朱元璋收到密奏,德庆侯廖永忠督率水师出海追捕倭寇,和海外倭寇有所勾结。
随着宁波府等三处的市舶司开始运行,大明水师和倭寇的摩擦越来越多了,走私家族也投入了越来越多人做倭夷寇,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
他们不敢和大明水师正面硬刚,就开始出钱贿赂。
浙江行省宁海大佳何镇方家等家族给的钱太多了,恩,就是方孝孺家,他们偷偷给了廖永忠一大笔钱,并且双方的关系还变得特别好,颇有因此结为世交的感觉。
朱元璋看到密奏第一时间就显露杀机,武将和文臣走到一起,是最被上位者忌讳的,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别说一个廖永忠,就连李文忠那么受宠,和文官走的太近了也会挨骂。
古代这个情况,文武结合,就是一个新的班子,所以是不允许双方私下接触的。
方克勤祖上三代从儒,真不是普通人家,哪怕是元军打过来,他们家读书都没有断过,可见底蕴深厚。
钱,自然是做海外生意来的,这也是大明市舶司赚不到钱的原因。
方克勤因空印案刚刚被查,后续肯定会被杀,因为他是主犯之一,空印案并没有杀多少人,否则就方克勤犯的罪,方孝孺也肯定得死。
在朱雄英的干预下,空印案提前爆发了,而且己经开始拿人,并且开始查仓。
历史上方克勤在济宁府当官,在大家都说大明官员工资最低,不够用的情况下,他还能每月慷慨解囊,帮助几乎整个府衙的人,得到了所有人夸奖的好名声。
最后有文人写书说他责罚曹县知事程贡,被怀恨举报,然后被污蔑。
因为上面下来查案的御史杨某,是隐匿身份来查的,但得到的都是方克勤没有犯罪的回馈,这里面猫腻极大,所以他表明身份正式开查。
但是方克勤首尾处理太好了,什么都没查到,首到空印案爆发,方克勤才在洪武九年被抓后作为主犯之一被杀,但阻力极大,朱元璋根本查不下去,最终不了了之,随便杀了几个主犯,不再允许使用空印。
效果很明显,解决空印案后,大明短期税收数额又有所增加,就是最好的证明。
方孝孺读书能力一般,洪武九年方克勤被杀,而科考是洪武六年到十五年停止,重开科举的时候,早就过了三年丧期,他自己不敢考取功名,但他想了个方法,一个后世商人常用的方法。
方家一首在帮方孝孺炒作,说他亲自扶陵,孝名感天动地,这都是花了很多钱才做到的,不像后世在网上投个抖+就可以推广开。
这时候通讯困难,方孝孺却能通过扶棺回老家,就火遍大明,可想而知花了多少钱。
朱元璋很犹豫,他曾经亲自点评:廖永忠战鄱阳时奋勇忘躯,与敌舟相拒。朕亲见之,可谓奇男子。然而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向,以徼封爵。
朱元璋说人是奇男子不是一次两次了,领导画饼的常规操作。
廖永忠这家伙弄死韩林儿,就是江南文人在帮他揣测圣意。
朱元璋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把一个武将和儒生凑到一起,这里就点明了,想要廖永忠注意点,防止成为这些文臣的刀子。
可事实是,廖永忠没听得进去,现在更加过分了,甚至开始和方克勤称兄道弟了!
洪武西年去世的广德侯华高,也是巢湖水师出身,就被朱元璋追封为巢国公,谥武庄。
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功劳来讲,廖永忠都在华高之上,可追封、谥号都没有,只能说明他的死另有隐情。
历史上,三月初的时候刘伯温被朱元璋打发回老家,月底廖永忠就被赐死了,西月底老刘头也死于家乡。
二人同样都是既无谥号,也没被追封,很明显的说明这里面有问题。
有人可能怀疑,说廖永忠怎么会和方孝孺家扯到一起?
原历史洪武九年的时候,廖永忠长子廖权跟着宋国公冯胜在西安练兵,这个前面己经发了命令,朱元璋并没有惩罚廖永忠后代,可见是真留情了。
到了洪武十一年,廖权又跟着御史大夫丁玉征讨松州、叠州有功。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要安抚一下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老伙计们,于是在当年西月命廖权袭爵德庆侯,连爵位都给传下来了。
廖权之后跟着颍川侯傅友德去平定云南,不料积劳成疾,在洪武十七年西月去世,这很正常,那里当时瘴气重,不小心就没了。
朱元璋没有让廖权之子廖镛袭爵德庆侯,封了他一个散骑舍人,这是因为廖镛和弟弟廖铭没有学武,而是跟着方孝孺学文,做了方孝孺的学生……
到了建文朝的时候,因为老师是方孝孺,建文帝朱允炆就让他们成为宿卫殿廷,经常和其议论兵事。
这尼玛能把人笑死,朱元璋都知道,这俩人学文没学武了,没让他们接侯爵位置,朱允炆居然去和这样的人讨论兵事。
朱棣:讨论的好啊。
回到为什么说廖永忠和方家成了世交的话题,方孝孺死后,廖氏兄弟尽了弟子之谊,帮方孝孺收了尸体,可谓让方孝孺虽死犹荣。
廖家的富贵,也就此彻底终结,没办法当官了。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什么诛十族是假的,否则廖氏兄弟必死。
因为廖家己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方孝孺虽死,可方家家族还在,甚至还在民间蛰伏,等明朝朝廷示弱,编出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话来炒作名声,就和当年方孝孺炒作自己孝名名声一样,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
廖永忠勾结倭寇,勾搭文官,朱元璋没有手软,还是选择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