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至十月初。
平阳郡与其余三城皆已竣工。
李信、蒙毅、蒙恬三位将领,率一千五百余精骑,分三路沿途袭扰赵地,逼近赵国邯郸都城。
此时,李牧大军已至邯郸城附近,兵力达三十七万余人。
三人率军分九路袭击李牧大军,佯装溃逃。
李牧领军一路追击,于十月下旬追至平阳郡城下。
那日正值凌晨。
平阳郡内,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划破宁静的夜空。
传令兵在城内街道奔走呼喊:“赵军来袭,百姓不可外出!”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
“是警报声!啊!说是赵军来袭吗?秦军不会败了吧?”一位赵国子民在床上对妻子低声说道。
“夫君,我们可是赵人啊!赵军打败秦军不该是好事吗?”妻子反问道。
“而今秦国势大,我们过得也安稳,外出做工,一日亦有八十钱。若秦军败了,该如何过活啊?”丈夫忧虑道。
“是哦,那怎么办?”妻子也担忧起来。
“先起来做饭吧,喊孩子起来,再有一时辰该上学了。”丈夫安慰道。
“乖乖们,起床吃饭饭。”妻子温柔地喊醒俩孩子。
赵人小院门口。
丈夫正将房门打开一道缝隙,只见对门邻居也是如此谨慎。
“老赵!”丈夫喊道。
“钜哥?”邻居回应道。
“怎么办?能出去吗?俺要送孩子上学。”丈夫焦急地问。
“不道啊!先出去看看?”邻居提议道。
二人牵着自家孩子,如同做贼般溜出家门,一路往学堂跑去。
一路上有惊无险,秦军看到他们也装作没看见。
来到学堂外,已经有众多家长带着孩子聚集在此,场面好不热闹。
夫子出来接孩子进去早读,家长便悄悄回家。
半个时辰后,城里渐渐热闹起来。
城墙上,姬海与众将军立于城头,望着连绵至天际的李牧大军。
“不能用炮,李牧大军有三十七万余人呢,死一个少一个,不能这样打!”听到桓齮将军要火炮准备时,孙樊顿时急了。
桓齮一听这话都傻了,这赵军都兵临城下了,你一个兵家人竟说不能用火炮进攻?
那怎么打?
用枪?
用刀剑?
小娃娃姬海听到争吵声后走上前去,了解原委后沉吟道:“的确不能这样打。用爆竹吸引他们进行攻城,让李牧大军坚守在前就行,先拖一拖。”他沉思了一下又道:“打一时辰,看他们能不能上来。”
“三十丈高的城墙啊,下面我们还挖了十三丈深的地,四十三丈高的城墙啊!郡守大人,不是在说笑吧?”桓齮惊讶地问道。
(PS:商朝一丈约1.695米。)
“你都知道他们上不来,还担心什么?”姬海自信地说。
一众将军听后都呵呵大笑起来。
城外李牧大军中。
“报!”一名赵军甲士匆匆跑来。
“报将军!平阳城高异常人所能及!前锋将军请大将军定夺!”甲士跪地说道。
李牧端坐将军位上疑惑地问:“城高异常?讲来原由!”
“目测城高约四十丈!我们的云梯搭不上去!”甲士回答道。
李牧闻言眉头紧锁:“四十丈?秦军是要修个通天城不成?随本将前去看看。”
说罢他走出大帐。
上马骑行至大军阵前。
“桓齮老贼,竟如此欺压人!”李牧望着平阳郡城那高耸的城墙,不禁愤慨地骂出声来。
他一路疾驰而来,未曾有机会驻军观察地势,此刻置身于大军之中,四周的地势已然模糊不清。
若从空中俯瞰平阳郡北门的出入口,便会发现这个地方宛如一个长方形的盆,与猪石槽极为相似,左右两侧分布着三十多道泄洪道,宛如大地的裂痕。
李牧心中暗自思量,这地形对于攻城极为不利,桓齮老贼定是早已料到这一点,故意设下此等陷阱。
然而,身为大将的他岂能轻易退缩?
他必须寻找破局之策,带领大军冲破这重重险阻,直捣黄龙。
后军安营扎寨,速备饭食,饭熟即食,随后交换位置,前军后撤,轮食休整!李牧策马疾呼。
传令兵闻令即行,穿梭于大军间隙之中,高声传诵。
李牧回归大帐,于将军座前低语:“四十丈高墙,桓齮老贼,修此高城作何?”言罢,愤慨之情溢于言表,将军桌被其咚咚敲击,声震四野。
“我军云梯几何?”李牧问。
“仅十三丈。”副将答。
“三十丈之差,此城难攻!”李牧叹息道。
“速遣死士探查城门,速归禀报!”李牧再令。
“遵命!”副将出帐施令。
平阳郡高墙之上。
孙樊凝视城下,只见十队人马头顶木盾,如疾风般疾驰而来,不禁低语:“赵军死士已至。”
“令他们逼近城门,再以响雷轰之,看他们能否无所畏惧。”姬海童心未泯,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
桓齮闻言,眉头紧蹙:“此举太过残忍,若真吓坏了他们,如何是好?”
李信戏谑一笑:“将军,莫非你心中已生投敌之意?”
桓齮怒不可遏,抬脚欲踢,却听众人哄笑。
桓齮斥道:“你这小子,礼数何在?”
姬海对这些说笑之人懒得理会,转而吩咐身旁甲士:“取些白面馒头,横切一刀,夹上肉菜,再以黄纸包裹,送去与赵军死士。”
甲士面露疑惑:“资敌可是重罪啊,郡守大人!”
姬海怒不可遏:“我剁了你!资敌?此乃兵法也!你竟如此愚钝!”
姬海抬头对甲士喝道:“蹲下!”
甲士机敏地回应:“郡守若要责罚,俺可不依。”
“哼!”姬海一声冷哼,一脚轻踏在甲士脚背上,甲士痛呼一声,弯腰之际,姬海一巴掌拍了下去。
“你以为你身高马大,本郡守就打不到你!”姬海得意洋洋。
众人见状,纷纷大笑:“郡守威武!”
墙边甲士见死士已近城门,遂点燃响雷爆竹,掷之而下。
须臾,爆竹之声如雷鸣般响彻云霄。
李牧大军中顿时一片慌乱。
李牧急忙走出大帐,惊问:“此为何物?何以如此震撼?”
他心中惊疑更甚,困惑重重。
城门之外,死士们已被巨响吓得泪流满面,哭喊之声此起彼伏。
“娘亲啊!”
“吾等耳聋矣,耳聋矣!”
“吾之听力已失矣!”
死士们纷纷大叫,场面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