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误入桃源,这里是大秦?
开局误入桃源,这里是大秦?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开局误入桃源,这里是大秦? > 第39章 秦王政出巡,国师代理监国。

第39章 秦王政出巡,国师代理监国。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误入桃源,这里是大秦?
作者:
丶绯绯绯月
本章字数:
4954
更新时间:
2025-01-05

深夜,月光如水,静谧的宫殿中只闻得衣袍摩擦的细微声响。

“大王,何时为王后举行册封大典?”薛不凡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嬴政微微侧首,目光深邃。

“待寡人凯旋而归,自当举行大典。”他手臂轻挥,以驻地之姿缓缓向后仰躺,姿态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王者之气。

“大王此行,路线需严加保密,以免遭不测。若遇刺客,宁可生擒,勿轻易杀戮,带回来让我亲自审问。”薛不凡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嬴政安危的忧虑。

嬴政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释然一笑,“好,就依先生所言。”他稍作停顿,语气坚定,“五日后,寡人便启程出发。”

“大王切记,方才之语不可外传。”薛不凡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容违抗的严肃。

“寡人信任先生,胜过信任自已!”嬴政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豪爽与自信。

“哎,如此英明神武的大王,实乃天下幸事!但此事不宜再谈,本座先行告辞。”薛不凡轻轻脱下王袍,起身恭敬地递予嬴政。

“先生助我秦国主持国政,自当匹配华服。这件王袍,你就暂且穿着吧。”嬴政的话语里满是诚挚与尊重。

“不可!此实为目无君上之举!”薛不凡连忙推辞,态度坚决,“臣下怎敢僭越?”

薛不凡转身背对嬴政,吟诵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座谢大王信任!”薛不凡由衷地感谢道。

“先生!慢行!”嬴政躬身一礼,眼前哪里还有薛不凡的身影。

五日后,黎明时分,天际初露曙光。

咸阳宫外,薛不凡与嬴政依依惜别。

秦王政十三年,秦王踏上首次巡游之旅,行踪诡秘,路线与目的地皆成谜。

薛不凡特从匠院精选三辆如出一辙的蒸汽车,作为嬴政的御驾,并配备了耐燃的高碳煤、大车轮、大减震以及宽敞的大卧铺,这便是秦国首款的厢型房车。

尽管造价不菲,但为君上之行增添了几分舒适与气派。

嬴政留下一册诏令于中车府令处,旨意今日早朝宣读,告知朝臣国师将代王处理国事,一切政务皆准。

早朝上,朝臣们对这诏令反应平淡,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王翦汇报了秦军在边境的战况,提及各国百姓纷纷逃入秦国,老秦人对此已习以为常。

民间说书人与报纸的宣传功不可没,这些宣传工具在各国的影响力极大,百姓们从未见过如此栩栩如生的画报与小说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

秦国各地有组织地上演着秦腔戏剧,《西游》(改编自古薛国)、《红楼》(现今齐国)、《三国》(虚构形式)、《水浒》(现今赵国)、《白蛇传》(现今东越国)等剧目轮番上演。

这些小说话本语言通俗易懂,文宫小说家们,正热火朝天地编写六国贵族的野史,民间对贵族的了解也因此加深。

凡是野史、胡编乱造的小说,在市场上都极受欢迎。

文宫对学生的教育便是:文笔有多野就写多野,能用文战就绝不武斗。

打仗是要死人的,夫子们常拿现在平阳郡的例子来说明:现实事件是最好的宣传。

败军帮忙建设房子、道路、城池,提供饭食与住房,潜移默化地教育识字,现在的败军谁还愿意回国去呢?

更有甚者说出:“出力就能吃饱饭,秦国方是我的家。”

这样的话语,鼓舞了无数败军之心,这比打骂,强迫劳动不知好了多少倍。

在文宫的运作下,六国众多百姓开始纷纷搬迁至大秦,人口、钱粮、口碑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短短一年时间,变化之大令人惊叹,朝臣们无不感慨万分。

“好。”薛不凡坐在王座下方,身边站着扶苏,环视一周,“还有奏疏的,赶紧呈上来吧,别耽误了午时饭点。”

底下一片寂静。

“没了?那都散了吧。”薛不凡轻轻一挥袖子,结束了这场早朝。

下朝之后,薛不凡随内阁使臣前往秦南宫用膳,并顺便协助批阅奏疏。

内阁人才济济,各路精英汇聚一堂,真可谓神通广大。

昔日需四五时辰方能批阅完毕的奏疏,如今仅一个时辰便处理妥当,指示下达至地方,三日之内即可抵达,其效率之惊人,实在令人咋舌。

此外,督导组比大王早两日启程,薛不凡还特意进行了培训。

这二百四十余人被分成十七个小组,个个身怀绝技,文武双全,实属难得之才。

蒋荣大人因此得意许久,看人的眼神都似乎是从鼻孔里发出的,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让薛不凡也感到无奈。

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有求于人时,总得让人家神气神气吧?

王翦曾特意叮嘱薛不凡,说老头子心胸狭窄,万万不可得罪,否则他会记你一辈子。

国师听到这话,不禁后背发凉。

平日里看着和蔼可亲的老头,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人。

国事处理妥当后,薛不凡便会启程,前往匠院、文宫、农学院等国家的要害机构进行巡视。

匠院位于文宫的左侧,占地广袤,竟达二百多公顷,建筑分为地上三层与地下两层,是个极为机密的所在。

这里承担着国家的重要研发与改造技术设备的重任。

火器、枪械、炸弹、炮弹、滑翔机、蒸汽机乃至火车等先进器械,皆按东出统一计划精心绘制。

准备在明年初,大统开启之年大放异彩。

李信、蒙毅、蒙恬如今正随同桓齮将军征战四方。

桓齮为他们每人配备了五百精骑,装备着自动枪械与滑轮弓,在赵地四处制造麻烦。

除非战事紧张到必须拼命,否则他们绝不轻易动用枪械。

遇到巡逻的赵军,他们通常只是射马屁股,尽量活捉敌军。

赵国国君这几月来颇为哀愁。

秦军在赵地肆意妄为,根本不打招呼。

小队受袭时,连人带马都会被秦军抓走。

大军出击,也往往追不上秦军的步伐。

那些敢于追赶秦军的赵军,往往在三百步之内就会被射伤。

这让赵王不禁沉思:这群秦军到底是不是秦国的军队?

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战法?

只伤人不致命?

最终,赵国丞相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意识到秦军的目的是拖垮赵国,让赵国的甲士各个带伤,从而消耗赵国的医药资源。

如今在赵地城内,随处可见手脚、屁股、脑袋上绑着纱布的赵军。

而这些医药纱布,竟然都是秦国商贾卖给他们的。

赵国如今的局势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城池外不见巡逻的士兵,大军也都驻扎在城内。

官道等野外地区根本看不到赵人的身影。

而李信、蒙毅、蒙恬等人也有段时间差点被饿死。

最后还是赵地的一个村户请他们吃了饭。

临走时,李信给了他家一块秦军令牌,遇到难事就去秦国城池求援。

村民一家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到了八月中旬,这家被赵乡官逼交粮税。

掏空家底都不够缴纳税款。

家里老人出面说后天等卖了家财就能凑齐税款。

然而当天夜里全家就驾着牛车往平阳郡逃去。

临走时连房子都给推倒了,带不走的物品就就地烧掉。

他家大儿子还放了一炮水,最后还说是不给赵乡官留一点好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