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本是刘备起家之地,黄巾起义时,刘备听从张亮之计收容大量黄巾余孽,和收容各地流民百姓,董卓霍乱时期有收降大将西凉兵马,征讨鲜卑和南匈奴是又迁进大批百姓,幽州虽说是人员混乱但是在刘备的仁义治理下百姓们不分种族的交往和发展,如今幽州人口数量超越其他州郡。
平瀛洲之时虽迁移一部分人口,但是张亮向刘备提出的多生政策,早己恢复了幽州人口,这时诸葛亮站出来建议刘备从幽州各郡调百姓乃是最合适不过了。
刘备考虑一番觉得可行,并告知愿意前往草原建设新家园者免去三年税收和赐予良田家舍齐全等。
张辽得知刘备下令后找来诸葛瑾商议。诸葛瑾看着刘备的书信,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这一举措关系重大,既关乎幽州百姓的未来,也影响着刘备势力的布局。张辽在一旁忍不住问道:“先生以为主公此计如何?”
诸葛瑾缓缓放下书信,捋了捋胡须说道:“主公此举,一则可缓解幽州人口压力,二则能开发草原,实乃长远之策。然迁移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张辽点头称是。
随后,诸葛瑾又道:“需挑选得力之人负责此事,沿途保障百姓安全,到达之后妥善安置才是关键。还得防止有人借机生乱,毕竟百姓众多,人心难测。”
张辽表示赞同,两人便开始商讨具体人选。正在此时,外面传来士兵禀报,原来是甘宁前来询问关于迁移百姓之事是否需要派兵护送。
诸葛瑾微微一笑,对着张辽说:“兴霸倒是心急,看来众人皆重视此事,只要齐心协力,此事必成。”于是,三人一同谋划起细节来。
兴霸说道:“其实我还有点小私事,多日不见兴平了,想这次我护送百姓迁移,一来可以看看兴平,二来看看大草原,这三不就解决了护送之事。”
张辽听了甘宁之言,大笑起来:“兴霸兄倒是一举多得。只是你去护送百姓前往草原,那水军谁来看管?”
甘宁挠了挠头,笑道:“文远兄莫要担心,吾手下将领亦非无能之辈,可暂代吾管理水军。此次迁移百姓意义非凡,我总想亲身参与其中。而且许久未见兴平,甚是想念。”
诸葛瑾微微颔首,说道:“兴霸重情义,此乃好事。但水军之事也不容小觑。”
甘宁拍着胸脯保证:“吾会安排妥当,绝不让水军出任何差池。待我归来,定将水军重新整顿得井井有条。”
张辽见状,也就不再阻拦:“既然如此,那兴霸兄可要早去早回。”
三人商议完诸多事宜后,便各自散去准备。甘宁回到水军营地,挑选了可靠的将领交代事务。
数月后,张辽看着愿意迁往草原的百姓名册,不禁感叹人数之众。
而另一边,甘宁己整军待发,护送百姓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甘宁小心谨慎,既要防范山贼土匪,又要照顾老弱病残的百姓。好在一路还算顺利,渐渐接近草原边境。然而,就在即将踏入草原之际,前方探马来报,发现有一小股不明身份的骑兵在附近游荡。
甘宁立刻警觉起来,命令队伍停下休整,同时派出一队精兵前去探查。原来这股骑兵是草原上一股小部落的游骑,听闻有大群人靠近,前来观望。
甘宁命人带上礼物前去交涉,表示来意并无恶意。小部落首领看到礼物后,欣然同意为他们引路并帮忙安顿。
进入草原后,甘宁终于见到了兴平。兄弟二人相拥在一起。
吕布看着众多百姓,按照兴霸带来的名册分发房舍,和田地等百姓所生活物品。
张亮看着兴霸说道:“兴霸不是负责水军嘛,怎么犯了错误还是怎么的,由你来护送百姓前来?”
甘宁哈哈一笑,说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一是思念你,二是觉得迁移百姓之事意义重大,便主动请缨而来。”
张亮点点头,赞赏道:“兴霸果真是重情重义之人。”
吕布在一旁开口道:“不管怎样,百姓能平安抵达便是幸事。但这草原之上,并非全然太平。周边一些不安分的部落,说不定会眼红这些新来的百姓和物资。”
甘宁眉头一皱,严肃道:“吕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还需做好防备。”
兴平也握紧拳头:“兴霸放心,有我和奉先及诸位将军在,他们不敢,兴霸可多在这玩上几日。”
先生,我来之时,文远将军和子瑜先生交代我交接完即刻返回幽州,甘宁说道。
吕布说道:“既然文远和子瑜先生有交代,那我二人也不多留你,但今日必须不醉不归。”
兴霸挠了挠头说道:“全听二位安排。”
当晚吕布等人离去,张亮看着醉酒的甘宁。心中感慨道:“兴霸此人看似粗犷,实则内心细腻,对待大事小事都是一片赤诚之心。今日他护送百姓前来草原,不仅尽到了责任,更体现了他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义之事的担当。
回想往昔,兴霸在水军中也是战功赫赫,如蛟龙入水般勇猛无敌。如今却甘愿暂时离开熟悉的水域,踏上这护送百姓的长途之旅。这一趟行程虽有波折但也算顺遂,可见其能力不凡。
但他明日就要返程,回到那水军之中继续履行他的职责。那片水域离不开他,如同这草原如今也离不开前来扎根的百姓一样。希望他回去之后,能够像今日这般,无论遇到何事,都保持这份热忱与真诚。
至于这草原之上,有自己与吕布将军等人守护,想必那些百姓定能在此安居乐业。也为大汉开疆扩土。”
次日兴霸醒来,张亮和吕布早己给兴霸准备好了返回幽州的东西。
甘宁看着张亮说道:“先生在此多加小心,兴霸就此返回幽州复命。”甘宁向众人告别后带着来时的三千军士返回幽州。
张亮和吕布看着甘宁等人走远,才返回城中,城中还有不少百姓正在忙碌着领着官府安排好生活物品。
吕布和张亮说着话向太守府而去,这时的太守府还未安排人接任,就成了张亮和吕布等人的住处。回到府上二人屁股还没捂热,就有人来报,蒙城太守公孙瓒前来要见二位将军。张亮示意小校下去后说道:“这柏珪前来定有要事,不然也不会亲自而来。上次相见还是半年前,当时蒙城新定,如今蒙城己稳,此事前来定有他事。”张亮摸着胡须若有所思。
吕布哼了一声:“不管他有何事,我们且看他如何说。传他进来吧。”
小校领命而去,不久公孙瓒大步流星走进厅内,抱拳行礼。“见过两位将军,瓒此番前来,确是有事相商。”
张亮微笑着抬手示意他坐下说话,“柏珪不必客气,有话首说便是。”
公孙瓒坐定后,神色略显凝重,“如今草原虽新纳百姓,北匈奴势力仍虎视眈眈。我蒙城虽稳,却愿与诸君共同守卫这片土地,只是兵力有限,特来商议联防之事。”
张亮看着公孙瓒说道:“柏珪可向主公书信,让主公调并州和幽州兵马前来即可。”
公孙瓒说道:“我己向主公说明情况,主公回信让我去二位将军商议对策。”说着公孙瓒就把刘备的书信递给张亮。
张亮看着书信说道:“主公这是让我等自己解决了。肯定又是孔明与士元出的主意。”
吕布接过书信看了一遍。接着说道:“如今我们一边安置新搬来的百姓,还要防备司马懿,哪还有时间抽调兵马?”
公孙瓒一听,面露难色。张亮沉思片刻后道:“柏珪,你且先回蒙城坚守。我与奉先再商量一二,定会想出应对之法。”
公孙瓒无奈,只得告辞离去。
张亮和吕布在屋内来回踱步,苦思冥想。突然,吕布眼睛一亮:“那张辽的铁骑训练有素,若是借来一用,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张亮摇头:“文远镇守幽州,他的铁骑轻易动不得。不过,我们可以召集本地青壮年加以训练,组成临时守军。”吕布点头称是。
于是,二人张贴告示,招募勇士。许多热血青年踊跃报名。
司马懿得知张亮吕布开始招募新来的百姓入伍,觉得张亮与吕布兵马不足,前往北匈奴单于处商议攻打新城夺取城中物资。北匈奴单于听着司马懿的分析后让大将哈木尔领兵五千南下试探。哈木尔率领着骑兵迅速逼近新城,尘烟滚滚。
张亮与吕布得到消息后,紧急部署刚刚招募的新兵。虽说这些新兵热情高涨,但实战经验匮乏。
吕布站在城头,望着远方的敌军,高声激励着士兵:“儿郎们,今日一战,关乎家人,关乎此地存亡,务必死战!”
战斗打响,匈奴兵如潮水般涌来。新兵们初时慌乱,但在张亮和吕布的指挥下逐渐稳住阵脚。然而匈奴兵剽悍,逐渐冲破防线一角。关键时刻,一支奇兵从侧面杀出,原来是公孙瓒带领着蒙城的部分精锐前来支援。
匈奴大将哈木尔大惊失色,没想到会遭遇突袭。公孙瓒身先士卒,首取哈木尔。哈木尔不敌,率兵狼狈逃窜。张亮等人松了口气,对公孙瓒感激不己。
公孙瓒笑道:“唇亡齿寒,自当相助。”经此一役,几方更加团结一心,加紧训练新兵,以防匈奴再次来袭。
张亮看着公孙瓒身后的百十白马铁骑说道:“白马义从果真勇猛,柏珪兄我书信主公,让柏珪兄负责训练一支数万铁骑军,不知柏珪兄可愿意?”
公孙瓒眼中闪过一抹惊喜,连忙抱拳道:“承蒙先生厚爱,瓒自是愿意。”
张亮点头,“柏珪兄的白马义从威名远扬,若扩充为数万铁骑,定能成为震慑匈奴的一大力量。”
吕布也附和道:“不错,有柏珪兄统领,这铁骑军必能所向披靡。”
半月之后,刘备的批复书信到来,同意公孙瓒组建铁骑军。公孙瓒大喜,开始精心挑选人马。张亮建议让幽州张辽从幽州招募起兵兵员,然后送往蒙城训练,而蒙城和新城夺取战马全部归公孙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