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尽量多干活,最起码做个伴儿,说说话宽慰一下小姑也是可以的。”父亲叮咛道。
唉,我妥协了,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去了异乡照顾小姑坐月子。只是当时没有料到后来有更多的困顿等着我。
放假后父亲送我到火车站上了车,到站下了车小姑夫接上我到了小姑家。“快来,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干活。”小姑拉着我的手说。
她家换了新的住房,里外间比原来的住处大了一倍,灶火成了拉风箱的,比铁炉子更不好用,劲儿稍大点就吹灭了火,过去好几天才逐渐掌握了用法。笨手笨脚的我常常是满手满脸的煤灰摆弄半天,才能生着火。
既然来了就全力以赴照顾好小姑。老家习俗是月子里的人要吃烙饼,我就学着做,和面真的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总算是做成了饼,从不好吃到还能吃。
看到新生儿很惊喜,洗尿布、衣服等家务活都要干,干家务活感觉也很容易。只是记得满月后为孩子找奶妈,找了好几家没有个合适的。
一次去一个离城约六七里路的乡下人家去送孩子,去了观察了几个小时,小姑对奶妈不太满意,顾虑重重和犹豫不决中天快黑了才抱着孩子匆匆忙忙动身往回走。
至今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秋日的傍晚,晚霞染红了天空,余晖洒在乡间土路上,两旁,的秋庄稼地还没收割,路旁的庄稼比我高出许多,黑压压的像是山林幽深。
小姑夫说他累了带不动三个人,要我在后面跟着自行车跑。
霞光逐渐退去天渐渐黑了,“通,通,通。”路上回荡着我跑步的脚步声,渐渐地前面的自行车看不见了,感觉上气不接下气胸闷疼的实在是跑不动了,气喘吁吁只好走了起来。
太阳落山天大黑了,月亮也藏起来了,周围黑漆漆的庄稼地好像要吞没了人。我害怕地哭了起来,偿到了泪水流到了嘴里咸涩的味道,泪眼朦胧地看不清路伸向何方,只是觉得恐惧。
一阵风吹过来,路旁庄稼地里微风拂过叶子互相碰撞沙沙地在响,刺激着我的神经,觉得恐怖,感觉好像随时都会有妖魔冒出来一样,但是再也跑不动了。
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不能呼吸,马上就窒息了,儿时听过的鬼怪故事中的鬼怪也冒出来了,感觉路两旁的黑暗中随时会出现各种怪物,仿佛身体也不受自己控制了一样,只是机械的向前迈步。
心脏还在咚,咚,咚的快速跳动,就像是快要跳出身体来一样,汗水淋漓,湿透了衣服,再加上恐惧,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糟透了。
走着走着忽然脚下一绊,打了一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差点跌倒,情绪反而是慢慢平静了下来。“来吧黑暗,你藏着什么样的可怕妖魔鬼怪,都来吧,看你要把我怎么样?”咬着牙坚持往前走。
这样又过了不知道多久,还是没办法赶上他们。但是逐渐适应了黑暗的环境,才重新开始给自己鼓劲:“ 黑暗没有关系的,没有什么可怕的,很快就可以有灯光了,小姑她们不就在前面吗?… ”
时间在流淌,又过了不知道多久,只觉得犹如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母亲呀,要是你在就好啦。”这个时候好想念母亲啊,想到母亲就想到了她的谆谆教诲。
她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会帮助你渡过难关。”这时候感觉母亲就在身边陪伴着我,感觉自己胆子大了不少,继续往前走去。
这时候,又想起母亲对我的期望,要有文化能够自食其力,为了这个目标,我要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难,意志坚定了许多,好像黑暗的夜晚也没那么可怕让人畏惧了。
我不断回忆起母亲的教诲,并从中汲取力量。定下心来,闻到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庄稼成熟的清香味道,有一丝丝熟悉亲切的感觉。
冷静下来,尽量把周围的庄稼地,当成家乡自己家的自留地一样,地里嫩玉米那香甜的味道,让人怀念,那个回家的小路和眼前的路一样,在黑暗中泛着白光。
风吹落了我的汗滴,吹干了我的眼泪,带来一丝凉爽…。慢慢放松了自己的神经状态,向前赶去,盼望着能追上小姑她们。
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远处前面小姑头上的白色围巾,再走近点还有自行车的身影,她们三口人总算等我了。
“快点走,马上就要回去了”听到小姑的招呼声,一下子把我从魔幻世界拉回现实,重新回到了烟火人间的感觉真好。
又走了一阵,前面有了灯光,她们说了一声先回宿舍了,街灯把我的影子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惊魂甫定,我自己纾解恐惧后忍着疲倦慢慢向住处走去。
现在偶尔还是会在梦里黑暗中摸索前行,勉强能看到前面发白的土路,还有脚步声回响……,在恐怖中惊醒,冷汗津津。
这件事是母亲过世后,让我的成长的过程,从那个不知道世事艰难的小女孩,到让我知晓尽管生活不容易,要慢慢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尽量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
这也让我更加怀念母亲,好想她能喊着我的小名,陪伴在我身边,她给我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渴望能够像母亲期待的一样,能有点文化,自食其力,能够让我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挑战。
后来看小说《简爱》,小简爱被舅妈关在红屋子里,倒在地上,她看到窗户上白光一闪一闪而过,感到西周墙壁压过来,快要窒息的感觉害怕,特别感同身受。幸好命运眷顾我还不是孤儿,是父亲用自己的臂膀托起了我。
学校快开学了,我又回到了家乡。复读初中毕业后,国家又恢复了考试上高中,我考上了当时公社所在地(镇上)高中。
学校离家约西里地,要求学生全部都住校,学校没那么多宿舍,就在附近的村庄借住在村民家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排队岀操,跑步二里地去学校上课,吃饭,晚上自习课后再去村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