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落诗崖:小蝴蝶的九十九篇日记
蝶落诗崖:小蝴蝶的九十九篇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蝶落诗崖:小蝴蝶的九十九篇日记 > 第十九篇:风雨茅屋

第十九篇:风雨茅屋

加入书架
书名:
蝶落诗崖:小蝴蝶的九十九篇日记
作者:
东哥在黔
本章字数:
3124
更新时间:
2025-07-08

(这页日记被雨水浸透皱起,边缘还粘着几片湿透的茅草。字迹洇染成蓝色的溪流,在纸上蜿蜒出深浅不一的痕迹,有些笔画被水泡得模糊不清,像被泪水洗过)

日期:暴雨连下三天后的深夜,雨滴在屋檐结成水帘

天气:风像发怒的山神在撕扯茅草,雷声震得瓦罐嗡嗡作响

屋顶突然漏雨时,我正在背"八月秋高风怒号"。油灯的火苗被漏进来的风吹得东倒西歪,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巨影。

第一滴水砸在眉心,凉得我一个激灵,水珠顺着鼻梁滑到嘴角,带着茅草的苦涩味道。紧接着第二滴、第三滴,很快连成银线,在泥地上凿出小小的坑洼。水滴落下的地方很快形成一片泥浆,泛着细小的泡沫。奶奶一骨碌爬起来,动作比平时敏捷许多,佝偻着腰在黑暗里摸索瓦盆,她的影子被闪电钉在墙上,像棵快要折断的老树。闪电照亮她枯瘦的手臂,上面凸起的青筋像老树的根系。

"这边!"我赤脚跳下床,脚趾陷入潮湿的泥地,雨水立刻灌进脖领,顺着脊背流下,冻得我打了个哆嗦。陶碗接在漏雨最凶的角落,"叮咚"声急如鼓点,让我想起爹说过——山雨是天地在诵经。碗底积了半指深的水,每一滴落下都激起细小的水花,在闪电照耀下像一颗颗小珍珠。

狂风掀开窗板,木制的窗栓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暴雨斜刺进来,打湿了挂在墙上的蓑衣,棕榈叶编织的缝隙里渗出细密的水珠。我扑过去关窗,手掌被粗糙的木刺划出几道红痕。窗外,整座大山在闪电中颤抖,树木像醉汉般摇晃,枝叶在风中疯狂舞动,投下诡异的影子。突然"咔嚓"巨响,半截枯枝砸穿屋顶,茅草接连不断的掉落,露出巴掌大的夜空。雨水裹着碎草屑倾泻而下,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安得广厦千万间——"我下意识喊出这句,声音立刻被雷声碾碎。雷声在山谷间回荡,像巨大的石碾滚过天际。闪电再次亮起时,我看见诗集上的字迹在雨水中微微晕开,墨色顺着纸纹扩散。

奶奶把蓑衣盖在诗集上,棕榈叶在书页上投下交错的阴影。她自己顶着木盆接雨,盆底绘着的红鲤鱼在雨水中若隐若现。冰凉的雨水顺着她的白发流进衣领,在锁骨处积成小洼。我摸到她发抖的手,比山里小溪的石头还冷,指关节因风湿肿得像小核桃。她的手背上有一道陈年伤疤,是采药时被岩石划破留下的。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次我几乎是吼出来的,嗓子扯得生疼,喉间泛起铁锈般的血腥味。闪电照亮诗页,杜甫的字迹在雨中模糊又清晰,像在和我对视。雨水滴在"颜"字上,墨迹晕染开来,像是诗人含泪的微笑。

最烈的风雨里,我和奶奶背靠背坐着,她的脊骨硌着我的后背,能感受到她每一次呼吸的起伏。接雨的铜盆铁碗叮当作响,铜盆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铁碗的声音清脆尖锐,竟和着我的背诵声形成奇特的韵律。雨水从屋顶的各个缝隙漏下,在地上画出歪歪扭扭的水痕,像一首无人能解的诗。当背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奶奶突然跟着念"亦足",她缺牙的发音漏着风,却让我心头滚烫。她说话时,我能感受到她后背传来的震动,像远处低沉的雷鸣。

天快亮时,雨势稍缓。我在潮湿的日记本上写,铅笔在湿纸上划出浅浅的痕迹:

"昨夜雨线穿我屋,

唐诗三百作梁柱。

别看茅檐低又小,

字字遮风又挡雨。"

写到最后,一滴雨水从房梁坠落,正好砸在"雨"字的最后一笔上,把那捺拖得很长很长,像我们撑到天明的倔强。水珠在纸上扩散,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水痕,边缘泛着淡淡的黄色,那是茅草浸泡出的颜色。

日记:

风雨在屋顶,

肆意乱窜。

(一团团乱线般的雨丝,交织成网)

我和奶奶,

是诗里,

两个小小的标点。

(画了个逗号和句号,句号缺了一角)

杜甫的叹息,

暖过十床棉被。

原来有些字,

天生就是,

遮风挡雨的瓦。

("瓦"字画成了屋顶的形状)

闪电照亮书页时,

我看见每个字,

都在发光。

(几个字周围画着放射状的线条)

不是雷光,

是它们自己,

发出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