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大捷的捷报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萧国皇宫内一片欢腾。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庆功宴后的第三日,姬念薇与萧御乾正在王府书房商议北疆战后重建之事。沈夜神色匆匆地疾步而入,手中攥着一封密函,脸上的忧虑之色比往日更甚:“王爷、王妃,京城传来消息,淑妃一党近日频繁在朝堂上弹劾王爷拥兵自重,意图不轨。更有甚者,竟诬陷王妃此次出征雁门关,是私自调兵,有谋反之心。”
萧御乾猛地将手中的竹简拍在案上,剑眉紧蹙,眼中满是怒意:“荒谬!这群跳梁小丑,竟敢在背后恶意中伤!”
姬念薇倒是显得沉稳许多,她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看来淑妃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此次雁门关之战,我们不仅粉碎了北狄的阴谋,还立下大功,这无疑是挡了她的路。她必然要想尽办法,将我们拉下马。”
“他们说的有板有眼,朝中不少大臣都开始动摇,就连陛下……”沈夜欲言又止,脸上的愁容愈发明显。
萧御乾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思索应对之策:“我即刻启程回京,当面向陛下禀明一切,看他们还能如何颠倒黑白!”
“不可!”姬念薇连忙拦住他,“此时回京,正中他们下怀。你刚从前线归来,还未休整,朝中局势又如此不明,贸然回去太过危险。”
沈夜也在一旁附和:“王妃所言极是。王爷,如今京城暗流涌动,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您。您若此时回去,很可能陷入他们设下的圈套。”
萧御乾停下脚步,目光坚定:“那依你们之见,该当如何?总不能坐以待毙!”
姬念薇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同时,派人暗中调查淑妃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分布,收集他们结党营私、诬陷忠良的证据。另外,联络朝中正首之士,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
“只是,该如何联络那些大臣?淑妃一党在京城势力庞大,稍有不慎,我们派去的人就会暴露。”沈夜担忧道。
姬念薇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这一点我己有打算。我在京城还有些旧相识,他们虽不在朝堂,但人脉颇广。让他们出面,暗中传递消息,应该不会引起怀疑。”
商议妥当后,姬念薇立刻着手安排。她挑选了几名身手敏捷、心思缜密的心腹,乔装打扮成商人,带着她亲笔书写的信件,秘密前往京城。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皇宫中,淑妃正坐在梳妆台前,由宫女为她梳妆打扮。铜镜中,她看着自己艳丽的面容,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身旁的贴身宫女小心翼翼地问道:“娘娘,萧王爷和王妃立下如此大功,我们这次真的能扳倒他们吗?”
淑妃放下手中的玉梳,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哼!他们以为打了一场胜仗就能高枕无忧?太天真了。我在朝堂上经营多年,人脉广泛,那些大臣还不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陛下对他们起了疑心,他们就离死不远了。”
“可是,万一陛下不信我们的话……”宫女话还未说完,就被淑妃打断。
“住口!”淑妃厉声喝道,“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陛下最忌讳的就是武将拥兵自重,我只要稍加引导,他自然会对萧御乾产生猜忌。到时候,就算萧御乾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另一边,在京城的一处茶楼中,几个看似普通的商人正围坐在一起,小声交谈着。其中一人悄悄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压低声音说道:“这是王妃的亲笔信,信中说让我们联络朝中与萧王爷交好的大臣,在朝堂上为王爷和王妃说话。另外,还要收集淑妃一党的罪证。”
“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务必小心行事。淑妃的眼线众多,一旦被发现,我们都得死。”另一人神色凝重地说道。
他们商议完后,便各自离去,消失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而此时的萧国朝堂,早己是风雨欲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姬念薇和萧御乾又将如何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化解危机,守护彼此与萧国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