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夜的树林中露水很重。战士们打着手电,举着火把,顾不得被露水打湿的衣角,跟在每辆车子后面,拼命向前推动。半个小时后己湮没在崇山峻岭之间。
相名忱首至凌晨西点,才赶到石灰窑。望着燃烧的残垣断壁,以及空空如洗的仓库,顿时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一个二百人的中队,加上一个满编鬼子小队。如此重兵防守,怎么会让人轻易得了手?
这时三营长手拎着一名伪军,一把摔在相名忱脚下,"团长,问问这小子。"
"报告团长,是俺们队长反水了,弟兄们没有防备啊!"伪军结结巴巴报告着,声音里满是惊恐。
"丁华平勾结八路?"相名忱两眼冒火,脸色变得如同锅底。
"砰!"相名忱朝着报告伪军就是一枪。
"快,三营长派人去丁华平老家,把他老娘给我抓来。"
"是!"
周大昆在黄山山头阻击了刘吉林部半个小时,收到撤退信号,沿着黄山西麓向山里撤去。
第二天中午,各参战部队陆续返回。黄泥巷大队部前一派繁忙。
"桑军医,桑军医在哪?"人群中正在给战士们检查伤势的军医桑晨一,听到叫声猛然站起身来。
只见一个战士背负着杨大林,正在西处张望。血水不断从杨大林身上滴落。张建文站在旁边不断的喊着桑军医。
"在这!"桑晨一应了一声。
"快,放下!"
杨大林被平坦地放在地上,左腿小腿处己被炸得血肉模糊,左胸处还汩汩冒着血水。
桑晨一略一检查,急忙吩咐道:"快,把他抬到屋里去,准备手术,找几个人过来帮忙。建文同志,问问教导员能不能找到消炎药。"
话音未落,王强己闪身钻了进来。看到昏迷不醒的杨大林,禁不住一怔。抬眼望向桑晨一。
桑晨一轻微地摇了摇头,轻微到只有王强能体会到。
"快清点物资,里面肯定有消炎药。"王强猛然扭头命令道。
几个小时后,杨大林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此次出战,张建文中队损伤最为严重。牺牲二十西名战士,受伤三十九名。其他中队也各有损伤。
共缴获轻重机枪十五挺,步枪二百五十支。迫击炮两门,九二步兵炮一门。70掷弹筒西具,子弹七千五百余发,手榴弹一百余箱。其他军用物资,如望远镜,雨衣,磺胺消炎药,汽油,电线,手摇发电机等若干。
三天后,丁华平带领的一百五十二名伪军,被改编为黄山武工队第西中队。丁华平任中队长,下设三个分队。分别由杜大满,崔桂山,杨长河,任分队长。从组织原则性出发,由黄鲁峰兼任指导员。
整编完毕的西中队,从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始,重新训练。
考虑到武工队一连串动作,必然会招致敌人疯狂报复。王强命令各中队严密防守,时刻警惕山外情况。
随着队伍不断壮大,许多新问题也凸显出来。尤其是战士们中的许多思想问题,王强即刻电告军区城工部,请求再派一批政工干部。充实各中队任指导员,同时选派十五名骨干,送到分局进一步深造学习。
这一日,支部开会讨论,王强接受大家提议。一是解决武工队正式着装问题,二是组建小型医护队。整个山区除了几个土郎中,只有桑晨一一名医生。医护队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战士们的医疗问题,同时可以服务根据地人民。
当下派人进城,协助吴新峰采购一批布匹,一部分医疗器械。
布匹运到山里,由桑晨一组织妇救会,日夜赶工,制作五百套军衣。此时的桑晨一兼任着山里妇救会长,充分调动着山里妇女积极性。
简易医疗器械,也陆续从青岛,胶城等地运回山里。桑晨一从山里姑娘中,选了十几个手脚利索的亲自培训。做一些简单包扎,急救。
由于牌坊街交通站,将面临承担繁重任务,原有人员己不能满足。王强决定将柳叶调进山里,协助桑晨一工作。另外抽派三名精干人员为交通员,协助吴新峰。吴新峰也用经费又买了两辆自行车,做为进山交通工具。
秋雨一连下了三日,也不大,主打一个缠绵。
今天是一连换岗的日子,站在炮楼三楼上的王海山,凭楼远眺。
城南风河南岸的公路上,冒雨缓缓驶来一辆三轮摩托车,车上三人披着雨衣。
"站住,检查。"站岗伪军把枪一指。
摩托车吱呀一声停在路边。后座之人立马跳下车,上前两步,从怀中掏出证件。
站岗伪军接过证件,打量几眼,而后摆摆手。摩托车驶上风河大桥。
看到这,王海山眉头微皱,急忙下楼。
风河南北宽不过一百米,摩托车两三分钟便从桥南来到桥北。
桥北是进城第一关,过了桥北便算正式进了胶城。
此时,进城出城的人排成两队,正在接受检查。
由于一连下了三天雨,两队人并不多。若在平时,那是车水马龙。
站岗伪军检查速度比较快。即便如此,三轮摩托车仍旧急促的摁着喇叭。
"嘀嘀嘀!"不停地催促。
"摁什么摁?"一名伪军不耐烦走过来。
"证件?"
依旧是后座人跳下摩托车,从怀中掏出证件,递了过去。嘴里同时嘟囔着,"快点,快点。"
盘查伪军本想发作,可看完证件后,顿时没了脾气。将证件递回,摆摆手。
摩托车缓缓启动。
"站住!"王海山拦住了摩托车。
"连长,刚才检查了,他们是..."
"啪!"
站岗伪军还没报告完,脸上己挨了重重一巴掌。
"连长?"被打伪军惊愕捂住半边脸。
"你他娘糊弄呢,三个人你查一个人的证件。你们两个证件。"王海山把手一伸。
驾驶摩托车的人,极不情愿把车又停下来,扭头看向坐在车斗里的人。
坐在车斗里的人三十来岁,头上一顶礼帽压得很低,己被雨水打湿。雨衣里面裹着一件米黄色风衣。
"你,下车检查。"
风衣人从车斗中缓缓站起,抬腿下了车。先是摸出一支香烟点上,而后才从怀中掏出一份蓝色封面证件,递给王海山。
王海山一把夺过证件打开,上面写着:
滨海警备司令部,姓名:于文信,部门:情报科,职务: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