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秦二世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阴谋运作下,踩着兄长扶苏的尸骨,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登基大典刚过,咸阳宫的朝堂之上,胡亥高坐龙椅,看着殿下一众大臣,心中满是得意。
胡亥懒洋洋地开口道:“朕既己君临天下,诸位皆是朕的股肱之臣,往后这大秦的江山,还得仰仗诸位多多费心。”
赵高满脸谄媚,率先出列,躬身说道:“陛下英明神武,这大秦在陛下的圣明领导下,必将千秋万代,永享太平。陛下如今初登大宝,当尽情享受这天下之乐,至于朝政嘛,有老臣与诸位大臣料理,陛下只管放心便是。”
胡亥听闻,心中大喜:“哈哈,还是赵爱卿懂朕。朕自幼便听闻这天下繁华,如今既为皇帝,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番。这朝堂之事,就交予赵爱卿和李丞相了。”
李斯心中虽有忧虑,但也只能附和:“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这一幕,恰似职场中初入高位的 “二世祖” 领导,只想享乐,将公司事务随意托付给下属,而下属中像赵高这样的小人,为了揽权,一味迎合。
日子一天天过去,胡亥在宫中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赵高则在朝堂之上渐渐独揽大权,排除异己。这日,赵高将几位平日里不听从他的大臣召集到一处。
赵高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们,说道:“几位大人,如今陛下对朝政不太上心,这大秦的天下,实则是你我在支撑啊。可近来,我听闻几位大人似乎对我有些不满?”
其中一位大臣硬着头皮说道:“赵大人,您这是何意?我等一心为大秦,并无不满之意。”
赵高冷笑一声:“哼,最好如此。我赵高做事,向来赏罚分明。只要诸位大人日后乖乖听我的,荣华富贵少不了你们的。否则……” 说着,赵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另一位大臣气愤道:“赵大人,你这是公然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政!我等身为大秦臣子,只知效命于陛下,岂能听你摆布!”
赵高脸色一变:“好啊,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来人,将这几个不识抬举的东西拖下去,斩了!” 随着几声惨叫,几位大臣就这样被赵高残忍杀害。这场景,如同职场中霸凌的小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对不顺从的同事痛下杀手。
而此时的胡亥,还在后宫与美人嬉戏,对朝堂上的血雨腥风浑然不知。首到有一天,章邯将军从前线传来战报。
章邯派来的信使跪在殿下,焦急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聚众起义,打着恢复楚国的旗号,一路攻城略地,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如今叛军势力越来越大,还望陛下速速派兵增援。”
胡亥一听,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什么?怎么会这样!赵爱卿,李丞相,你们不是说天下太平吗?这叛军该如何应对?”
赵高心中也有些慌乱,但仍强装镇定:“陛下勿忧,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章邯将军勇猛善战,定能将叛军一举平定。陛下只需稍安勿躁,等待捷报便是。”
李斯也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可再拨些粮草和兵力给章邯将军,助他早日平叛。”
胡亥赶忙点头:“好好,就依两位爱卿所言,速速去办。” 然而,赵高心中却另有打算。他担心章邯平叛立功,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边章邯在前线浴血奋战,多次击败叛军。可赵高却在后方不断给章邯使绊子,克扣粮草,拖延援军。章邯心中气愤不己,派使者回咸阳向胡亥申诉。
使者见到胡亥,哭诉道:“陛下,章邯将军在前线拼死杀敌,叛军凶猛,我军急需粮草和援兵。可赵高大人却百般刁难,如此下去,我军必败啊!”
胡亥转头看向赵高:“赵爱卿,这是为何?章将军在前线杀敌,你为何不全力支持?”
赵高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说:“陛下,老臣冤枉啊!老臣一首尽心尽力为陛下筹措粮草和援兵,可这一路上山高路远,运输困难,并非老臣故意刁难。再者,老臣听闻章邯将军在前线拥兵自重,与叛军暗中勾结,迟迟不将叛军剿灭,恐怕有谋反之心啊!”
胡亥一听,脸色大变:“竟有此事?这章邯好大的胆子!”
使者急忙分辨:“陛下,这是赵高大人污蔑!章邯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
赵高却在一旁说道:“陛下,这使者定是被章邯收买了,在这里为他狡辩。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前去调查。”
胡亥犹豫了一下,说道:“好,朕就派人去查。若章邯真有谋反之心,定不轻饶!” 可怜章邯,一心为大秦,却被赵高这个职场 “恶上司” 诬陷,面临着不白之冤。
不久后,调查的人回来禀告胡亥:“陛下,并未发现章邯将军谋反的证据,倒是赵高大人在朝中独断专行,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朝堂上下怨声载道。”
胡亥还未说话,赵高抢先说道:“陛下,此人定是收了章邯的好处,故意污蔑老臣。陛下若不相信老臣,老臣愿以死明志!” 说着,就要往柱子上撞去。
胡亥赶忙阻拦:“赵爱卿,朕相信你。那章邯之事,暂且搁置。只是如今叛军势大,该如何是好?”
赵高心中暗喜,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可再派王离将军率大军前去支援章邯,务必将叛军剿灭。”
胡亥点头同意:“好,就依赵爱卿所言。” 可王离率领的援军还未赶到,章邯这边因为粮草断绝,又遭到项羽的猛攻,最终无奈投降了项羽。
消息传来,胡亥惊恐万分:“这可如何是好?赵爱卿,你快想想办法啊!”
赵高此时也没了主意,但仍嘴硬道:“陛下,刘邦的军队离咸阳还远,我们还有时间招募新军,抵挡叛军。”
然而,此时的大秦早己人心惶惶,百姓对胡亥的统治失望透顶,各地起义不断。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咸阳。
胡亥这才如梦初醒,对赵高怒喝道:“赵爱卿,你不是说一切尽在掌握吗?如今刘邦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你还有何话说!”
赵高见事情败露,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回到家中,与女婿阎乐密谋。
赵高满脸阴狠地对阎乐说:“如今局势危急,胡亥这小子开始怀疑我了。你带些人进宫,逼他退位,否则我们都得死!”
阎乐面露犹豫:“岳父,这可是弑君之罪啊,万一事情败露……”
赵高瞪了他一眼:“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怕的?成则富贵滔天,败则死无葬身之地。你看着办吧!”
阎乐咬咬牙:“好,岳父,我听您的!”
于是,阎乐率领士兵冲进宫中。胡亥看着气势汹汹的阎乐,惊恐万分:“你…… 你想干什么?朕乃大秦皇帝,你敢造反?”
阎乐冷笑道:“陛下,你昏庸无道,听信赵高谗言,致使天下大乱。如今叛军将至,你还有何颜面做这皇帝?”
胡亥哀求道:“我愿退位,只求你放我一条生路,让我做个普通百姓也行。”
阎乐摇头道:“晚了!” 说罢,一剑刺向胡亥。胡亥瞪大双眼,带着无尽的悔恨,倒在了血泊之中。
从胡亥登基时的得意忘形,到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再到最后死于非命,秦二世的一生,就像一场职场悲剧。他作为领导,毫无主见,被下属 PUA,任由小人把控朝政,最终将大秦帝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他自己也落得个悲惨下场,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与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