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证词的裂痕**
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白板上的线索图又增加了新的分支:周敏的“剽窃”之恨与模糊的时间线;林宇的巨额债务、与死者的争吵、以及那个理论上存在的十二分钟作案窗口。技术科负责人老张带来的最新物证报告,则像投入湖面的第三块石头。
“队长,几个关键点。” 老张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放大的照片和复杂的数据图谱。
“第一,死者苏晴指甲缝里提取到的微量皮肤组织,DNA序列完整,确系他人所有。我们扩大了比对范围,不仅对比了有前科人员数据库,也对比了目前纳入调查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周敏、林宇、陈默等)的样本,以及本市近五年失踪人口库的部分关联样本…**无一匹配**。” 他加重了最后西个字,“这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DNA源。”
这意味着凶手很可能不在警方目前的视线内,或者,是一个极其狡猾、从未留下过任何生物痕迹的“干净人”。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第二,” 老张切换画面,是那些在显微镜下闪着微光的透明晶体碎屑,“经过更深入的分析,基本可以确认,这些是用于高精度珠宝微镶的顶级合成水晶碎屑,纯度极高,表面有特殊的激光切割和抛光痕迹。这种级别的材料和工艺,主要用于高端定制珠宝或限量版奢侈腕表的表盘镶嵌。本市有能力和设备使用这种材料的珠宝加工点,包括大型代工厂和顶级独立工作室,不会超过十家。我们正在逐一排查这些加工点近期经手的项目和使用这种水晶的客户名单。”
“珠宝加工…” 陆川低声重复。这条线索,像一条冰冷的丝线,将嫌疑的触角从苏晴身边的核心关系圈,延伸向了她所从事的行业深处。凶手,或者雇佣凶手的人,与高端珠宝制作有着首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三,” 老张的神情变得有些严肃,“是关于案发现场的脚印和外卖员陈默的部分证词,出现了矛盾点。” 屏幕上出现两张图:一张是现场拍摄的泥泞中的模糊鞋印照片,旁边标着尺寸(44码左右);另一张是技术科根据鞋印深度、步幅、泥土含水量等因素综合推算出的**大致**行走速度示意图。
“根据现场痕迹模拟,凶手在泥泞中逃离的脚步相对急促,步幅较大,结合环境因素推算,他从尸置走到巷子深处那个脚印消失的排水沟位置,**最快也需要15-20秒**。”
老张切换画面,是陈默第一次报警电话的录音波形图和精确到秒的报警中心记录:“陈默拨打110的时间是昨晚8点47分11秒。他在电话里明确说‘我刚到巷口就发现了她’、‘她好像动了一下,说了个F’、‘我吓坏了立刻报警’。”
“矛盾点在这里。” 老张指着时间轴,“**如果陈默是在发现死者、靠近、试图唤醒(听到她说‘F’)、然后立刻报警这个顺序进行,整个过程描述得相当连贯迅速。那么,他到达巷口并发现死者的时间,应该非常接近8点47分11秒。**”
“但是,” 老张加重语气,“**凶手逃离现场走到脚印消失点需要15-20秒。这意味着,如果凶手是在陈默到达巷口前刚刚行凶并开始逃离,那么当陈默的车灯照进巷子、他下车靠近死者时,凶手很可能还在巷子里,尚未完全脱离陈默的视线范围!** 即使雨大天黑,以巷子的狭窄和车灯的光柱,陈默极有可能看到一个正在逃离的背影轮廓,或者听到急促的脚步声!”
这个基于物证和时间的严谨推理,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会议室的沉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陆川身上。
陆川的眼神锐利如刀。秦明法医关于死者腰后伤口可能被翻动过的推断,此刻与技术科的时间矛盾分析形成了强烈的互证!凶手在行凶后,很可能为了寻找那枚被死者攥住的“F”吊坠,短暂地翻动了尸体!这无疑延长了凶手在现场停留的时间,大大增加了陈默目击到凶手的可能性!
但陈默在最初的询问和后续的详细笔录中,都斩钉截铁地表示:他只看到了死者一个人!没有看到任何其他人影!没有听到任何异常脚步声!只有哗哗的雨声!
是巨大的惊吓导致他记忆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或选择性屏蔽?还是…他出于某种原因,隐瞒了这关键的目击信息?如果是后者,他为什么要隐瞒?恐惧?被威胁?或者…他本身与案件有更深的牵连?
“陈默的详细背景调查出来了吗?” 陆川沉声问。
负责此项的警员立刻汇报:“陈默,25岁,本地人。父母早亡,由奶奶抚养长大,三年前奶奶去世。高中毕业后做过几份零工,一年前开始做外卖骑手。社会关系简单,没有犯罪记录,经济状况普通,没有大额债务。性格描述比较内向,有点胆小怕事。他租住在老城区边缘的一个旧单间,邻居反映他独来独往,没什么异常。”
一个背景干净、性格胆怯的普通外卖员。他的恐惧看起来真实无比。那么,是极度的惊吓让他大脑一片空白,自动屏蔽了那段恐怖的记忆?还是…那份恐惧里,还掺杂了别的东西?
“队长,要不要立刻传唤陈默?” 小李问道。
陆川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白板上陈默的名字,又看了看那半枚“F”吊坠的照片。一个大胆的推测在他脑中成形:凶手冒险翻动尸体,是为了夺回吊坠,但失败了。那么,凶手一定非常在意这枚吊坠!如果陈默在极度惊恐中靠近死者时,除了听到“F”,是否还看到了死者手中紧握的吊坠?甚至…在凶手来不及拿走的情况下,出于某种本能的反应(比如想救人时想掰开死者的手查看?),他是否有可能…短暂地接触过那枚吊坠?或者,在巨大的混乱和恐惧中,他下意识地做了什么?
这个念头让陆川心头一凛。“先不急首接传唤。” 他做出决定,“小李,王颖,你们再去一趟陈默的住处。以‘补充了解案发现场周围环境细节,帮助警方重建现场’为由,态度温和点,进行一次非正式的‘走访’。重点观察他的反应,尤其是对死者手中物品细节的回忆,以及…” 他顿了顿,目光幽深,“留意他是否有下意识保护某个口袋、或者对某个物品特别紧张的动作。另外,查一下他案发当晚的完整送餐路线和时间节点,精确到每一单!特别是案发前后那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