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的余温还没散尽,我就己经坐在会议室里,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计划表。
林婉昨晚说得很对——光是防守还不够,我们得反击。
而且要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我深吸一口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会议室里,核心团队成员陆续落座,气氛比往常更加凝重。
“各位。”我站起身,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所有人集中注意力,“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反击的时候了,而是该怎么打。”
没人说话,但我知道他们在等。
等我给出一个方向。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打击竞争对手的软肋,同时稳固品牌形象。”我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舆论、市场、合作方。
“第一步,舆论反击。我们要用事实打脸,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第二步,市场牵制。他们的供应链有漏洞,我们可以从这里下手,制造混乱。”
“第三步,合作方施压。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跟我们作对,只会赔本赚吆喝。”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语。
有人点头,也有人皱眉。
“陈总,”公关部负责人迟疑开口,“可是我们现在手上能掌握的证据不多,贸然反击,怕是会被反咬一口。”
我笑了笑,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这份报告,是我昨天晚上整理出来的。里面包括他们恶意抹黑我们品牌的全部网络记录,还有几个关键账号的IP地址。”
“更重要的是……”我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己经安排人开始追踪这些账号背后的资金流向。”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你们信不信?”我看着他们,“只要我们愿意,就能让他们在公众面前原形毕露。”
沉默了几秒后,法务部主管点了点头:“如果资金链真有问题,那我们就有理由起诉他们诽谤。”
“没错。”我点头,“但他们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我们要快,要准,更要狠。”
我说完,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把三个关键词都圈在里面。
“这场仗,我们不能输。”
会议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林婉正好推门进来。
她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利落的灰色套装,长发挽起,眼神坚定。
“你准备好了?”她问。
“早就准备好了。”我笑了笑,“不过还得靠你帮忙。”
“说吧,怎么帮?”
“品牌重塑的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她走到我对面坐下,翻开了笔记本。
“现在的公众对我们印象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好。”她说,“我们需要一次正面曝光的机会,让大家重新认识我们。”
“比如呢?”
“公益项目。”她抬头看我,“捐建一所希望小学,或者发起一次环保行动。既能提升形象,又能转移部分负面关注。”
我点点头,这个建议很实用。
“好,这事交给你负责。我来协调资源。”
“还有一件事。”她语气忽然变得有些沉重,“副总最近有点不对劲。”
“怎么说?”
“他频繁接触外部人员,而且……好像还在拉拢一些老员工。”
我眉头一挑。
“看来他是坐不住了。”
林婉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起身离开。
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但现在还不是动他的时候。
我要让对手以为我还被蒙在鼓里,这样才能看清他们真正的底牌。
当天下午,我把私人调查员叫到了公司。
“神秘大佬那边怎么样?”
“情况不太妙。”调查员递给我一份厚厚的报告,“他最近活动频繁,社交圈复杂,很多场合我们都无法靠近。”
“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
“有。”他翻开一页,“这个人叫赵铭,是个自由投资人,但背景很模糊。我们在几封邮件里发现了他的名字,和神秘大佬有过多次往来。”
我接过报告,仔细翻阅。
赵铭……
这个名字,我之前好像在哪里听过。
“继续盯紧他们。”我说,“我要知道他们到底在图谋什么。”
调查员点头离开后,我把那份报告放在桌上,久久没有合上。
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但我己经做好准备。
这场反击战,不光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我自己。
我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陈凡。
这一次,我要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反击。
夜幕降临,我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城市的霓虹闪烁。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王发来的消息。
“陈哥,查到赵铭的资料了。他在三年前参与过一笔失败的投资案,那家公司后来被一家大型集团收购,而那家集团……”
我点开链接,看到最后一页时,嘴角微微扬起。
果然,一切都不是巧合。
“很好。”我回复道,“让他继续查下去。”
挂掉手机,我转身走向办公桌,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新计划文档。
标题写着:反击计划
下面是一行字:
“当你强大时,敌人会伪装成朋友。”
这是我前几天在一本旧书里看到的,当时只觉得这句话意味深长,现在才真正明白它的分量。
我按下保存键,关掉电脑,站起身来。
明天,就是新的开始。
而我,己经准备好迎接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