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信奇袭得手,刘邦阵营内部矛盾激化,张良态度摇摆不定之时,局势正朝着韩信和楚雄预期的方向悄然发展。英布经过权衡,决定私下派兵援助刘邦。他深知刘邦虽当下处境艰难,但根基深厚,身边人才济济,且联合的诸侯势力仍具潜力,尚有扭转乾坤的可能。而项羽对他己心生猜忌,即便表面顺从,日后恐也难保安稳。权衡利弊后,英布认为暗中助力刘邦,或许能在未来的局势中为自己谋得更大利益。
英布秘密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由他的心腹将领率领,趁着夜色,悄然朝着刘邦营地进发。韩信和楚雄对此早有察觉,但他们不动声色,继续佯装不知,按原计划率领大军向刘邦营地逼近。
行军途中,韩信对楚雄说道:“英布暗中相助刘邦,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局面。刘邦若借此机会灭掉一些摇摆不定的诸侯王,虽能壮大自身,但也会树敌更多,且兵力分散,更便于我们日后一举消灭他。”楚雄点头赞同:“韩将军高见,我们就佯装不知,引刘邦上钩。”
当大军行至一处山谷时,韩信敏锐地察觉到刘邦在此设下了埋伏。他与楚雄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决定将计就计,佯装继续前进,诱使刘邦暴露埋伏。
刘邦见韩信和楚雄的军队进入山谷,一声令下,伏兵瞬间杀出,喊杀声在山谷中回荡。韩信和楚雄佯装惊慌失措,指挥军队看似慌乱地向后撤退。刘邦见状,以为计策得逞,立刻下令追击。
韩信和楚雄且战且退,将刘邦的军队引离了其营地一段距离。就在刘邦追击正酣时,英布派来的援兵悄然抵达了刘邦营地。刘邦留下防守的兵力本就不多,面对英布精锐的突然袭击,毫无招架之力。英布的援兵迅速控制了刘邦营地的几处关键据点,包括粮草囤积处和防御要害。
而刘邦追击途中,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他担心营地有失,急忙下令撤军回营。然而,此时韩信和楚雄却停止了后退,转身率军反攻。刘邦军队腹背受敌,顿时大乱,士兵们西处逃窜,自相践踏。刘邦好不容易才率领残军突出重围,狼狈地退回营地。
回到营地后,刘邦得知英布派兵援助,心中大喜过望。虽然此次追击失败且损失惨重,但英布的暗中支持让他看到了转机。刘邦与陈平、萧何等人商议后,决定趁韩信和楚雄暂时退兵,周边一些摇摆不定的诸侯王人心惶惶之际,对他们下手。
正如韩信和楚雄所料,刘邦开始对几个实力较弱且立场不稳的诸侯王展开行动。他先派人对这些诸侯王进行劝降,许以诸多好处,承诺在击败项羽后,给予他们更多的领地和财富,还会在新的政权中赋予他们重要职位。若诸侯王拒绝,便立刻出兵攻打。
这些诸侯王在刘邦和英布联合的威慑下,有的不战而降,比如原处于观望状态的一些小诸侯,他们深知自己无力抵抗,为了保全自身,选择归附刘邦。而有的稍作抵抗便被刘邦的军队击败,像是有一定实力但内部矛盾重重的诸侯,面对刘邦的进攻,很快便土崩瓦解。
短短数日,刘邦接连灭掉了几个诸侯王,不仅扩充了自己的领地和兵力,还收缴了大量粮草辎重,实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他的领地范围进一步扩大,人口增多,可调用的资源更加丰富,军队规模也得到了扩充,武器装备得到更新。
韩信和楚雄得知刘邦借助英布的暗中援助灭掉几个诸侯王后,两人相视一笑。楚雄说道:“刘邦果然中计,他如今势力看似壮大,实则隐患重重。领地扩充,兵力分散,且新收服的势力人心未稳。我们此时发动突袭,定能将他一举击溃。”韩信点头道:“不错,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联合章邯等人,挑选精兵强将,制定详细的突袭计划。”
两人随即前往章邯营地,与章邯等人商讨突袭事宜。章邯等人听闻刘邦势力壮大,本有些担忧,但听了韩信和楚雄的计划后,也觉得此计可行,纷纷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于是,他们开始精心挑选士兵,从各自的军队中选拔出最为精锐的力量,这些士兵皆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都极为出色。同时,他们准备粮草辎重,确保突袭行动中有充足的物资供应,不会因粮草问题而影响作战。
对于突袭的路线,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地形,选择了一条最为隐蔽且能快速接近刘邦营地的道路。这条路线虽地势复杂,但能避开刘邦的大部分眼线。在时机的选择上,他们决定趁着刘邦忙于整合新收服的势力,营地防御相对松懈的夜间发动突袭。
各部队的分工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划。韩信亲自率领一支骑兵作为先锋,负责冲破刘邦营地的防线,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楚雄带领步兵主力,跟进骑兵的突破,扩大战果,与刘邦的军队展开正面交锋;章邯则率领一支轻装部队,绕道刘邦营地后方,截断其退路,并防止英布的援兵再次介入。
而刘邦这边,虽然灭掉几个诸侯后实力大增,但他也保持着警惕。他一面加强营地防御,修筑工事,深挖壕沟,壕沟宽度和深度都经过精心设计,足以阻挡骑兵的冲击,还在壕沟内设置了尖刺等障碍物。同时,他增设鹿角,将其密集排列在营地周围,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此外,他还打造坚固的防线,加强城墙的加固,设置瞭望塔,安排专人日夜值守,密切监视周边动静。
另一面,他派探子密切关注韩信、楚雄和章邯的动向,试图提前察觉他们的意图。这些探子分散在各个方向,深入敌方领地,收集情报。刘邦要求探子每隔一段时间就汇报一次情况,确保能及时掌握敌方的一举一动。
同时,刘邦与英布的使者频繁往来,商议下一步的合作策略,期望能共同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他们讨论了如何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络,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支援。还计划在未来的作战中,如何协同作战,发挥各自的优势。
英布虽暗中帮助了刘邦,但他也担心项羽发现后会对他展开报复。因此,他一方面加强自身领地的防御,调集重兵把守关隘,在关隘处设置多层防御工事,配备强弓劲弩等远程武器,储备充足的粮草,确保在被围攻的情况下能够坚守较长时间。另一方面也在观望局势的发展,准备随时调整策略,以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他还秘密训练了一支机动部队,用于应对突况。
此时的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在这暗潮涌动中相互算计。韩信和楚雄谋划着对刘邦发动致命突袭,刘邦警惕防守并寻求与英布进一步合作,英布在助力刘邦的同时又提防着项羽。天下局势在这各方的明争暗斗中,愈发扑朔迷离,一场决定成败的激烈交锋似乎正在悄然酝酿,各方都在紧张地等待着那个一触即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