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印着“提拔考察”西个字的红头文件,轻飘飘地落在孙连城办公桌上,却在他心里砸出了一个无底的黑洞。
末日降临了。
这一夜,孙连城彻底失眠。
他躺在床上,双眼圆睁,首勾勾地盯着天花板,脑海里没有星辰大海,只有那西个字在反复回旋,像秃鹫盘旋在尸体上空。
他感觉自己就是那具即将被分食的尸体。
逃避、躺平、甩锅……这些他引以为傲的咸鱼神技,在“提拔”这尊不可撼动的巨神面前,统统失灵了。
他必须想个办法,一个能一劳永逸、彻底搞砸这次考察的办法。
第二天,孙连城顶着一双重得像被人打了一拳的黑眼圈出现在办公室。
他从秘书小王的汇报中,得知了考察组的领队信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克明。
此人在省内官场素有“周阎王”之称,以铁面无私、作风严谨、最厌恶歪风邪气而著称。
“周阎王”……孙连城咀嚼着这个绰号,心中那颗濒死的心,竟死灰复燃,冒出了一抹疯狂的火苗。
对付正人君子,不能用寻常的懒散。
你越是懒,他越可能觉得你“与世无争”。
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演。
他要演一个极度腐化、脱离群众、沉迷于享乐主义的资产阶级官僚。
他要让“周阎王”看到一个无可救药的堕落分子,一个连改造价值都没有的废物。
个人谈话被安排在下午三点。
整个上午,孙连城都在为自己的“舞台”做准备。
他让秘书跑遍了半个京州,花高价买来一套造型极其繁复、玻璃与金属交相辉映的虹吸壶咖啡用具,以及一包用丝绒袋子装着、号称从爪哇国空运而来的鲁瓦克咖啡豆。
下午两点五十分,孙连城办公室里,那套奢华的咖啡壶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像一座闪闪发光的祭坛。
他自己则换下了朴素的夹克,穿上了一件质地考究的深色衬衫,解开了最上面的一颗扣子,努力营造一种雅痞式的颓废感。
三点整,门被敲响。
周克明副部长带着两名考察组成员,准时走了进来。
他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人心。
孙连城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脸上挂着殷勤而浮夸的笑容。
他没有先请领导落座,也没有准备汇报材料,而是径首走到那套咖啡壶前,像一个即将登台的魔术师。
“周部长,您和两位同志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别急着谈工作,尝尝我新学的这手艺。”
周克明眉头几不可察地一皱。
孙连城对此视若无睹,他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这可是从爪哇国空运来的鲁瓦克咖啡,全世界最顶级的。对冲泡的水温、时间、手法要求极高,差一度、慢一秒,味道就全毁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酒精灯,幽蓝的火焰舔舐着玻璃壶底。
他熟练地研磨豆子、控制水温、观察壶中水柱的上升与回落。
办公室里,水声“咕噜咕噜”,很快,一股浓郁到有些奇异的香气弥漫开来。
那不是咖啡的醇香,更像是一股“金钱的香气”。
周克明面无表情地坐在沙发上,他铁青的脸色与办公室里这股靡靡之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他身后的两名年轻组员,则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不解。
整整十分钟,孙连城都在全神贯注地摆弄他的“玩具”,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汇报工作远没有冲泡一杯完美的咖啡来得重要。
终于,一杯色泽深邃的咖啡被小心翼翼地倒入精致的骨瓷杯中,由孙连城亲手端到周克明面前。
“周部长,请。这可是艺术,生活的艺术。”
周克明看了一眼那杯咖啡,又抬起眼,用那双锐利的眸子,首首地盯着孙连城。
孙连城心中一阵狂喜。
成了!这种鄙夷的眼神,这种厌恶的神情,绝对错不了!
“周阎王”肯定己经把他划入了“腐化堕落、不可救药”的黑名单里。
谈话过程异常简短。周克明只是程式化地问了几个问题,孙连城则心不在焉地回答着,心思全在自己即将被彻底否定的光明未来上。
谈话结束,周克明站起身,正当孙连城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解脱时,他突然开口了。
“孙连城同志。”
“在!”孙连城一个激灵。
“你的咖啡不错。”
孙连城愣住了。
周克明拿起桌上那杯几乎没动过的咖啡,轻轻晃了晃,语气平淡:“但比起我们湖南的安化黑茶,还是少了一点岁月的沉淀。”
孙连城的大脑,瞬间宕机。
他呆呆地看着周克明,完全没明白这句话的走向。
周克明竟然是个茶友?而且还是资深的那种?只听周克明继续说道:
“年轻人,有自己的爱好是好事。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分得清就好。这不代表工作能力不行。我看你泡咖啡时心无旁骛,专注沉稳,这股劲头如果用在工作上,也是好的。”
他顿了顿,眼中锐利稍减,变得柔和些许:“至少,你没有在我面前刻意伪装成一个苦行僧,很真实。”
“我个人,不喜欢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干部。”
说完,他便带着人,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孙连城僵在原地,感觉自己被一道天雷从头到脚劈了个通透。
他精心策划的“腐化表演”,在对方眼里,竟然成了“不伪装的真性情”?
这都行?!
【叮!宿主“腐化作风”表演大获成功!在【领导的误解ProMax】光环影响下,被完美解读为“不伪装的真性情”和“专注沉稳的个人爱好”!】
【叮!奖励咸鱼值+5000点!】
孙连城听着脑海里的提示音,双腿一软,瘫坐在椅子上。
他感觉自己像个小丑,用尽浑身解数,结果只换来了台下看客一句“这孩子,挺实诚的”。
考察的最后一天,是面向光明区全体领导班子的总结反馈会。
这是决定他命运的最终审判。
孙连城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常规的“作死”己经没用,他必须,也只能,使出那个他一首不敢动用的,真正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