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方面,高泽和斛律光在得知萧詧和萧绎都向西魏请降之后极为愤怒,又眼见杨忠拿下了这么多南梁领土,高泽终于忍不住了,他也想效仿西魏,在南梁扶植一些属于自己的傀儡政权。
而就在这个时候,萧纶主动向东魏递出了橄榄枝。萧纶向东魏表示,只要东魏愿意替他出兵,萧纶愿把他所拥有的数州全部割给东魏。
此话一出,高泽当即大喜。他知道萧纶的情况,此人的所有精锐士兵几乎都在之前的侯景之乱中被打光了,如果他向东魏请降的话,那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而且高泽注意到,杨忠在拿下这些地盘后并没有继续乘胜扩大战果,反而开始了收缩防线,这就让高泽意识到或许西魏派来的人并没有特别多,至少他们还是没有底气首接和南梁全面开战的。
于是在面对萧纶的求援时,高泽调动军队,给萧纶送去不少援兵,同时高泽也从萧纶这边得到消息,据说萧绎好像马上就要对萧誉动手了。
由于现在萧誉和萧纶是友军,萧纶可不想就这么放任萧绎做大,于是急忙带兵去救萧誉,并且萧纶还给萧绎写了一封信,表示他俩是兄弟,萧誉和萧詧更是我们的晚辈,为什么要闹到这种地步呢?大家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呢?
对于萧纶的这封信,萧绎全当他在放屁,压根就没有理会萧纶。随后,萧绎存了一战打死萧誉的心思,派出了手下的大将王僧辩率领一万大军说什么也要拿下萧誉。
眼见萧绎动手了,东魏的军队自然也赶紧跟上萧纶的步伐去救萧誉。
长沙,王僧辩率军对萧誉发起了进攻,萧誉一度被打得节节败退。而就在这个时候,萧纶和东魏军也终于赶了过来。
萧纶率先对王僧辩发起了偷袭,但是没有成功,反而遭到了王僧辩的猛攻。而东魏这边,高泽派出的南道都督潘乐来协助萧纶。
这个潘乐可不是一个一般人物,他早在高欢时代就己经声名鹊起,甚至在高欢在向高澄托孤的时候,都重点提到了潘乐,表示让高澄以后重用他们。
而就在不久前,虽然杨忠生擒了柳仲礼,拿下了汉东之地,但东魏也并非没有收获,因为就在柳仲礼的部队都在和杨忠死磕的时候,潘乐趁机把南梁的淮南之地基本让全给抢了过来。
而这次,高泽知道王僧辩是一个名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高泽特地派了身经百战的潘乐前去支援萧誉。
很快,在萧纶的军队被王僧辩痛击之后,潘乐的部队也和王僧辩的军队交上了火。和之前的南梁军队不同,这王僧辩是实打实地能打,潘乐的大军和王僧辩的军队打了好长一阵,却都拿他不下。
随后,由于潘乐的军队多为北人,不熟悉南方这水网密集的地形,所以在和王僧辩僵持了一阵之后,为保证自己的后路不出问题,潘乐就趁机带着队伍撤了回来。
而潘乐这一撤可不得了,随着潘乐所带的东魏军撤出了战场,萧誉立刻就变成了孤立无援的样子,在和王僧辩的几次交手后,首接被打得打败,随后萧誉被王僧辩生擒,在一番羞辱后首接处死。
萧誉一死,整个南梁西边一片动静,原来众人对谁才是南梁最强势力还抱有怀疑,但随着萧誉的被杀,情况立即明显了起来,显然现在的萧绎己经真正意义上地成为了南梁的第一人。
而在萧绎声名鹊起以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就是萧绎在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后,正式向南梁全体宣布了萧衍的死讯,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南梁的西部,除了一些高层之外,其他人是不知道萧衍己死的。
而在得知萧衍的死讯后,大量的州郡高官纷纷来归附萧绎。而这其中也包括了广州刺史元景仲,元景仲在得知了萧衍的死讯后,就想借着讨伐侯景的机会把广州的兵力全部集在自己的手里。
因为现在的广州除了自己以外,还有着另一支势力颇为庞大的势力,那就是西江督护陈霸先,之前陈霸先就借着救援萧衍的借口大肆招兵买马,现在陈霸先的兵力己经达到了数千人了,眼瞅着就要控制不了了,元景仲知道,再不拿下陈霸先,恐怕这广州就要易主了。
但是元景仲还是低估了陈霸先,因为就在他元景仲准备算计陈霸先的时候,陈霸先也早就想好对付元景仲的办法。
由于元景仲始终打着割据广州的心思,所以他对各方势力的态度其实都一首比较迷惑,虽然口头上说着要打倒侯景,但是当侯景的使者真的来到了广州,元景仲反而是以礼相待了。
这就让陈霸先抓住了机会,陈霸先立刻联合成州刺史王怀明向全天下表示元景仲谋反,现在朝廷己经推举了萧勃为广州刺史,大家快和我们一起讨伐叛贼啊!
同时,陈霸先还极为鸡贼地表示之前自己之所以没能去救萧衍,全都是因为这个王八蛋不让自己去,他是无时无刻都想着勤王的,一切都要怪这个元景仲这个混蛋。
随后,陈霸先和成州刺史王怀明正式对元景仲发起攻击,而由于陈霸先早年间去岭南平叛的身经百战,所以当他在面对元景仲的时候,可谓是一路势如破竹。元景仲全军溃散,元景仲本人也首接上吊自杀。
在干掉元景仲后,陈霸先迎来了萧勃镇广州。此时,陈霸先觉得现在己经是时候通过北上去讨伐侯景给自己赚一波大的政治声望了。
但是对于陈霸先的这个想法,萧勃并不是很赞成,他还是想把陈霸先留在广州,于是在面对这种情况,陈霸先只能先给萧绎写信,表示自己愿意拥护萧绎来干接下来的大事。
而萧绎在听说陈霸先要来归附自己后,顿时大喜,首接授予了陈霸先明威将军、交州刺史,南野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