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 第 23章 准备做买卖

第 23章 准备做买卖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作者:
比目鱼的鱼
本章字数:
4332
更新时间:
2025-06-22

程砚舟合上古旧的《论语》时,时间己经不早了。

走到祠堂方向传来的锅铲刮锅声、木勺碰陶碗声,像把碎玉撒在青石板路上。

竹篱笆外的竹竿上,新晾的葛根粉条垂成千百条银线,风一吹便荡起细碎的亮纹,几位婶娘踮着脚往高处挂粉。

蓝布围裙扫过篱笆下的野菊,嘴里哼着跑调的新编民谣:“葛根磨粉漏成丝,换得银钱买花布……”

他掀开门帘时,热气裹着米香扑面而来。

方婆婆刚从滚水里捞出一筷粉条,水珠在粉条约上滚成珍珠,见他进来便往粗陶碗里抖了抖:“砚舟来得正好!”

老人家往碗里撒了把野葱花盐粒,又从瓦罐里滴了两滴芝麻油,“尝尝老婆子新学的粉条”

程砚舟接过碗时还惦记着今早家里那碗拌了甜叶菊糖的葛根羹,却没料到这咸香口更勾人。

竹筷夹起的粉条在碗里颤出半透明的弧光,入口先是滑得像山涧清泉,牙齿咬下去却绷着股韧劲,咸味的鲜、葱花的辛混着芝麻油的醇厚,在舌尖缠成暖融融的一团。

他刚咽下一口,林思晓就端着筛子从灶台边凑过来,额角沾着点葛根粉,眼里笑出细纹:“怎么样?好吃吗?”

见他点头,林思晓索性坐在灶膛边的小板凳上,拿木勺搅着盆里的粉糊:“整个林下村就你不信我是什么山神。”

她说话时,柴火在灶膛里爆出火星,映得她鼻尖的粉屑都亮起来,“反倒这样自在,不用端着架子编瞎话。”

程砚舟嚼着碗里筋道的粉条,听着她把“山神娘娘”说成“编瞎话”,不禁有点想笑。

林思晓用沾着粉糊的手背抹了把额角,竹筛里的葛根粉簌簌落在木盆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她望着祠堂外空地上穿梭的人影——方婆婆正蹲在灶前搅动滚水,几个汉子抬着新劈的竹竿往院里架。

“你看这葛根羹能拌蜜做甜食,”她用木勺敲了敲盆沿,琥珀色的蜜浆在盆底漾开涟漪。

“粉条拌咸汤也顺口,除了磨粉时费点力气,盐油都是各家灶台上有的东西,就连糖我们也可以自己做,压根花不了几个钱。”

“我琢磨着做买卖。葛根粉能囤到冬天。”林思晓看着外面晾晒的粉条:“要不咱先去镇上大集试试水?”

“把葛根羹装瓦罐里卖甜的,粉条拌上麻酱葱花做咸口小吃,不然别人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怎么吃。”

“这主意好!大集上卖小吃,现做现吃最能招来人。”他别提这些东西都没有人见过了。

林思晓指尖捻着葛根粉团,望着院外竹竿上晃悠的粉条串:“葛根粉能囤到冬天,可总搁在村里不成。”

她忽然转身,袖口蹭到石桌上的粉沫,“要不咱先去镇上大集试试水?”

程砚舟正在吃最后一口粉条,闻言抬头:“怎么卖?”

“葛根羹装瓦罐里拌甜叶菊糖和山楂果子卖甜的,”林思晓掰着手指,“粉条支个炭炉现拌,麻酱葱花一浇——别人没见过,总得尝了才知道好坏。”

“这主意好!”程砚舟拍了下书箱,惊飞了梁上燕子,“大集上就数现做的吃食招眼,可以试试。”

两人找到蹲在墙根的赵西柱,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老头烟袋锅敲得青砖地咚咚响:“三十一户人家,总不能让挖葛根的手、漏粉条的眼都白忙活。”

林思晓踢了踢脚边的葛根粉袋:“按人头入股呗。出车的算车股,磨粉的算工股,凑钱买调料的算钱股——”

她指了指晾衣绳上的粉条,“谁家出多少力,就占多少股。”

程砚舟道:“得立个规矩:先扣买车、买调料的本钱,剩下的按股分。我算过,头回赶集本钱约莫五贯钱,够支棱起来。”

赵西柱眯眼瞅着程砚舟,又看看林思晓,烟锅里的火星明灭半晌,他突然磕掉烟灰:“成!今晚开祠堂会。”

山神娘娘都给发财方子了,他们不抓住,那就是傻!

天刚擦黑时,第一波挖葛根的汉子们扛着锄头回村,裤腿上还沾着半干的泥。

王老五把背篓往祠堂门口一磕,滚出的葛根撞得石板地咚咚响,他揉着饿瘪的肚子首咧嘴:“好家伙,从卯时挖到未时,嗓子眼都快冒火了!”

话音未落,方婆婆就端着陶盆出来,盆里的葛根羹还冒着热气:“快尝尝,林娘子教我们做的,拌了甜叶菊糖!”

汉子们顾不上洗手,捧起粗陶碗就往嘴里倒。

琥珀色的羹汤滑进喉咙时,赵有财突然把碗一放:“嘿!比我婆娘烙的糠饼还顶饿!”

旁边的李嫂子正往灶里添柴,闻言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粉条:“这咸口的更实在,我家小子吃了三碗,现在满院跑呢!”

午后的祠堂院坝成了葛根的海洋。

妇人们蹲在青石板上刮皮,竹筐里堆的葛根像青灰色的小山;男人们架起石磨磨粉,白花花的浆水顺着木槽流进布兜;孩子们蹲在一边等着投喂,即便是没有加调味料的粉条他们也吃的津津有味。

惹得方婆婆笑骂:“这馋孩子!”

阳光穿过晾着的粉条帘,在地上投下细碎的银纹,混着磨粉的沙沙声、竹筛的晃动声,热闹得像场庙会。

赵西柱的铜铃铛在祠堂门口摇得山响:“每户出一个当家人!来祠堂开会喽!”

正在筛粉的刘大娘首起腰,围裙上的粉沫簌簌掉:“准是林娘子又有新法子了!”

抱着小娃的赵有财媳妇拍拍小娃的屁股让他接着睡:“昨儿漏的粉条晒得半干,该不是要拉去镇上卖吧?”

祠堂里的油灯刚点上,三十一张木凳就坐得满满当当。

赵西柱敲了敲烟袋锅,目光扫过底下亮闪闪的眼睛:“今个儿叫大伙来,是说葛根买卖的事——”

他顿了顿,看向角落里的林思晓,“林娘子和砚舟算了笔账,咱往后不光能拿粉条当口粮,还能……”

话没说完,赵狗蛋就蹭地站起来:“村长快说!只要能让咱吃饱饭,出多少力都行!”

满屋子的人跟着哄笑起来,油灯的光映在他们沾着粉沫的脸上,亮得像落了一屋子星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