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龙旗动天下惊
赤龙旗动天下惊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赤龙旗动天下惊 > 第九章 科举分试策

第九章 科举分试策

加入书架
书名:
赤龙旗动天下惊
作者:
先滨
本章字数:
3150
更新时间:
2025-06-19

暮鼓声撞碎在城楼飞檐,赋明神踏回驿站时,靴底还沾着陈延龄府邸的青苔。案头烛台上,十二盏豆油灯在穿堂风里明明灭灭,将十二份策论的影子投在青砖上,像散落在地的星子。

陆沉的《科举分试策》摊开在最上方,"殿试不避寒门" 的字迹旁,一滴泪渍晕开的水痕尚未干透 —— 那是少年读完 "免考院试首接入省试" 批注时落下的。赋明神指尖划过纸页,仿佛触到了少年掌心的温度,想起他跪地时补丁摞补丁的袖口,想起他说 "想试试能不能让天下寒门有兼善机会" 时发颤的嗓音。

李修远的海运图边角果然留着新月形的指甲掐痕,应是老人接到特赦令时太过用力所致。舆图背面,"景宁侯府私港布防图" 的小楷旁,不知何时多了行炭笔小字:"老朽在牢中刻了七年的潮汐表,藏在城隍庙香案第三块砖下"—— 墨色新鲜,是方才分别时老人偷偷补上的。

陈延龄的手稿最下方,半朵干枯的竹花用细麻线系在《考课法》扉页,竹瓣上还沾着书斋里的米汤渍。赋明神记得自己将竹花别在老人衣襟时,对方苦笑道 "竹枝虽细,却能划破长夜",此刻看着稿纸上 "寒门贵胄,同列朝堂" 的添笔,墨痕里竟凝着未干的血丝 —— 定是老人刺破指尖写就的。

兽皮突然在怀中轻颤,金纹如流萤般浮起,在策论堆上投出 "星火" 二字。赋明神望着悬浮的光纹,想起陆沉被衙役撕碎的策论、李修远刻在牢墙上的海岸线、陈延龄用女儿胭脂调的墨汁。这些被岁月揉皱的文字,此刻在契约之力下泛着微光,像极了三百年前陵寝壁画上,太祖皇帝与寒门士子共举的火把。

"大人,城西发现觉稳余党密信..." 黄袍力士的汇报戛然而止。赋明神抬头,见对方铠甲上的磷火正映着自己的倒影 —— 烛影摇红中,他袖口还沾着陈延龄书斋的竹香,腰间兽皮的光芒与案头策论的微光交相辉映,竟似融为一体。

"不必急着处置。" 赋明神望着窗外飘摇的灯笼,那些被风雨吹得东倒西歪的光,多像陆沉们在黑暗里挣扎的希望。他忽然轻笑,指尖抚过陆沉策论上的泪渍:"让他们以为刺杀在即吧,明日的西城门校尉府,自会有让他们心惊的星火燎原。"

子时的风带着海腥味卷上城楼,赋明神摸着城砖上深浅不一的刻痕 —— 有的是初代皇帝的御笔,有的是后世守将的刀刻,更多的是无名士卒的血印。当指尖触到某块砖面 "凿海开天" 的模糊字迹时,他忽然想起李修远在牢中发亮的眼睛,想起老人说 "老朽这条命是海运的祭旗血" 时的决绝。

"黄袍力士护的是皇城," 他对着漫天星子低语,赤龙旗在身后猎猎作响,"可这天下需要的,是能让每个寒门士子都挺首腰杆的护道者。" 海风掀起衣摆,露出腰间泛着暖意的兽皮 —— 它不再是冰冷的契约信物,而是盛着陆沉的泪、李修远的血、陈延龄的墨的火种盒,每一道金纹都跳动着未熄的火苗。

远处传来更夫 "小心火烛" 的梆子声,却不知这满城灯火里,早己埋下无数火种。赋明神望向东南方,那里是陈延龄女儿投井的护城河,是李修远刻了七年的海岸线,是陆沉写满策论的城隍庙墙。这些被碾压的、被折辱的、被遗忘的,此刻都在契约的光芒里睁开眼睛,像早春的竹笋,顶开压在身上的磐石,在王朝的废墟上,长出带血的新枝。

兽皮的蜂鸣渐渐平息,却在赋明神心中激起千层浪。他忽然明白,自己要完成的从来不是简单的契约,而是要让这三百年积弊的王朝,在无数个 "陆沉"" 李修远 ""陈延龄" 的血泪中重生。当第一颗启明星亮起时,他忽然轻笑 —— 或许,回家的钥匙从来不在兽皮的光芒里,而在这些甘愿为天下燃尽的火种中。

城楼之下,久安城的千家万户次第亮起灯火,像散落在黑夜中的星火。赋明神摸着胸前的兽皮,忽然觉得掌心发烫 —— 那不是契约的力量,而是无数个与他擦肩而过的灵魂,在用他们的热望,在他心中烙下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而这,才是真正的 "中兴":不是某个人的力挽狂澜,而是千万个不甘沉沦的灵魂,共同燃起的、永不熄灭的曙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