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园办得风风火火,可谢辉杰没敢松劲。这天晌午,她正蹲在鸡舍旁给新来的小鸡苗喂食,刘安恭风风火火跑过来,手里攥着手机首晃悠:“小杰,县里农业局来通知,说下周有个农业展销会,问咱参不参加。”
谢辉杰抹了把汗站起来,眼睛亮了:“这可是好事!能把咱的鸡蛋、鸡肉推广出去,说不定还能谈成大合作。不过展位布置、产品包装得好好琢磨,不能丢了咱刘家村的脸。”
两人说干就干,把合作社骨干都叫到会议室。墙上贴着展销会的宣传页,大伙围坐着七嘴八舌讨论。“咱得弄个显眼的展位,让人一眼就记住!”养殖户老周嗓门大,一开口就把大伙注意力吸引过去。
“光显眼可不行,”会计王姐推了推眼镜,“还得突出咱生态养殖的特色。我看可以弄个大屏幕,循环播放鸡在果园里溜达、吃虫子的视频。”
谢辉杰点头记下:“这个主意好!另外,展销会上肯定有不少同行,咱们得准备些独家产品。安恭,你之前说想开发鸡蛋深加工,现在进展咋样?”
刘安恭挠挠头:“样品倒是做出来了,像卤蛋、蛋卷这些,但口感还得调整。要不咱们这几天加班改进,正好拿到展销会上听听反馈?”
接下来几天,合作社的加工车间灯火通明。谢辉杰和刘安恭带着几个年轻人反复调试配方。“这次盐放少点,上次试吃有人说太咸了。”谢辉杰尝了口新做的卤蛋,皱着眉指挥。
展销会当天,刘家村的展位前围满了人。大屏幕上, chis 在果园里欢快踱步的画面,搭配着讲解员生动的解说,吸引不少客商驻足。“这鸡蛋看着就新鲜!”一位超市采购经理拿起一盒鸡蛋仔细端详。
谢辉杰赶忙递上试吃装:“您尝尝,这是我们刚开发的五香卤蛋,用的都是自家散养鸡蛋,没添加任何防腐剂。”采购经理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口感确实不错,要是能保证稳定供货,咱们可以谈谈合作。”
正当展销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时,隔壁展位突然传来争吵声。谢辉杰挤过去一看,原来是几个村民和另一家养鸡场起了冲突。“你们这是恶意竞争!故意说我们鸡蛋有问题!”刘家村的年轻养殖户小张气得满脸通红。
谢辉杰赶紧把人拉开,好言询问才知道,对方为了抢客户,竟造谣说刘家村的鸡用了激素。她强压怒火,走到对方负责人面前:“做生意讲究诚信,要是拿不出证据就乱说话,我们可不会坐视不管。”
对方负责人冷哼一声:“证据?你们敢把养殖过程公开吗?指不定藏着什么猫腻!”这话惹得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刘安恭从展位拿来一摞检测报告和监控记录,语气强硬:“我们的养殖全程透明,这些检测报告都是权威机构出具的,监控记录也可以随时查看。要是再有人恶意造谣,我们就报警!”
这场风波很快平息,但也给谢辉杰敲响了警钟。回村的路上,她和刘安恭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的田野,表情凝重。“这次是解决了,但以后肯定还会遇到类似的竞争。咱们得想个长远的办法。”谢辉杰说。
刘安恭握着方向盘,沉思片刻:“我觉得可以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有了这个金字招牌,看谁还敢乱说。不过认证流程复杂,得花不少精力。”
说干就干,谢辉杰和刘安恭又投入到认证准备工作中。他们请来专业团队,对照认证标准一项项整改。从鸡舍的环境卫生到饲料的成分检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这个鸡舍的通风口得再加滤网,防止蚊虫进入。”专家指着鸡舍提出意见。
“好,我们马上整改。”谢辉杰一边记录,一边叮嘱工人抓紧时间。
就在认证工作紧张进行时,村里突然来了一群人。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自称是某食品集团的考察员。“我们听说刘家村的生态养殖做得不错,想来实地看看,要是符合标准,打算长期合作。”
谢辉杰和刘安恭又惊又喜,赶紧带着考察团参观鸡舍、加工车间。“你们的养殖模式确实很有特色,但产能还得提高。我们集团需求量大,怕你们供应不上。”考察员看完后提出担忧。
刘安恭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我们正在扩建鸡舍,等新一批鸡苗长大,产能至少能翻一番。而且我们的鸡蛋深加工也在逐步完善,能满足不同产品需求。”
考察团走后,谢辉杰却犯了愁:“扩建鸡舍需要不少资金,现在合作社的钱都用在认证和加工上了,上哪儿筹钱呢?”
刘安恭提议:“要不试试找银行贷款?现在国家支持农村产业发展,说不定能申请到优惠政策。”
两人跑到县里的银行,和信贷员详细介绍合作社的情况。“我们有稳定的客户源,这次和食品集团合作要是谈成,还款完全没问题。”谢辉杰递上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和合作意向书。
信贷员仔细查看资料后,点点头:“你们的项目确实不错,符合我们的贷款条件。不过需要提供抵押物,你们有吗?”
刘安恭想了想:“我们合作社的厂房和设备能不能抵押?”
经过评估,银行最终同意发放贷款。拿到贷款那天,谢辉杰和刘安恭站在村口,看着远处正在施工的新鸡舍,心里满是憧憬。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鸡舍扩建需要大量建材,可最近建材价格飞涨,预算超支严重。“这可怎么办?要是停工,不仅耽误工期,还会影响和食品集团的合作。”刘安恭急得首跺脚。
谢辉杰在工地转了几圈,突然眼前一亮:“咱们村里不是有不少闲置的老房子吗?可以拆了回收砖瓦木材,既能节省成本,又能盘活闲置资源。”
说罢,她立刻召集村民开会。“大家都知道,咱们合作社到了关键时期。现在鸡舍扩建缺钱,我想把村里的老房子利用起来……”话还没说完,就有人反对:“那些老房子是祖辈留下的,拆了多可惜!”
谢辉杰耐心解释:“大家放心,我们不会随便拆。只是把那些己经荒废、没法住人的老房子回收,材料用来建鸡舍。而且,等合作社赚了钱,会给大家相应的补偿,还能在新房规划上优先考虑。”
经过一番劝说,村民们逐渐理解了她的想法。很快,回收老房子建材的工作就开展起来。看着一车车砖瓦运到工地,谢辉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几个月后,新鸡舍建成,绿色食品认证也顺利通过。食品集团的考察团再次来到刘家村,看到整齐规范的鸡舍、先进的加工设备,满意地点头:“刘家村果然没让我们失望!这是合作合同,希望咱们能长期共赢。”
签完合同那天,全村人聚在文化广场庆祝。谢辉杰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笑脸,眼眶了:“这一路走来不容易,但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未来,咱们还要把刘家村的品牌打得更响,让好日子长长久久!”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回荡在刘家村的上空。谢辉杰和刘安恭站在一起,相视而笑。他们知道,新的挑战和机遇还在前方等着,但只要齐心协力,乡村致富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