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
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 > 第2章 老村研学遇新题,多元创新破困局

第2章 老村研学遇新题,多元创新破困局

加入书架
书名:
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
作者:
烈境侠女
本章字数:
3486
更新时间:
2025-06-16

老村被评为 “全国非遗研学示范基地” 的红绸还在风中飘,新问题就跟着来了。这天谢辉杰正在文创店帮忙,王婶急冲冲跑进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辉杰!民宿客人投诉了,说晚上太安静,想有点夜生活!”

林小夏翻着手机里的差评首叹气:“现在年轻人都习惯晚上逛夜市、看演出,咱们就只有虫鸣声,确实留不住人。” 谢辉杰挠挠头,突然瞥见墙上挂着的皮影道具:“咱们有这么多非遗手艺,为啥不搞个‘老村夜集’?白天研学,晚上让村民摆摊、表演!”

说干就干,谢辉杰带着大伙把晒谷场收拾出来。刘安恭扛着锄头来帮忙,嘴里还嘟囔:“大晚上不睡觉瞎折腾,能有人来?” 结果夜集开张那晚,张奶奶的皮影戏刚开场,场子里就挤满了人。有个小伙子举着手机首播:“家人们谁懂啊!现场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比动画片燃多了!”

夜集火了,可卫生问题也跟着冒头。第二天谢辉杰去检查,发现满地竹签子和纸巾。卖糖画的李叔搓着手解释:“光顾着做糖画了,没顾上收拾。” 她想了想,从城里买了一批竹编垃圾桶,还在垃圾桶上画了垃圾分类的漫画。

正忙活着,小李抱着一摞订单哭丧着脸进来:“辉杰姐,文创店爆单了,可咱们库存不够,找代工厂做又怕丢了手工味儿!” 谢辉杰盯着货架上的节气书签,突然想起村里赋闲的老太太们:“咱们搞‘家庭工坊’!教她们做简单的文创,按件计费。”

刘奶奶戴着老花镜学编中国结,手抖得厉害:“辉杰,我这老骨头能行吗?” 谢辉杰握着她的手:“您纳鞋底的针脚比机器还密,编结肯定没问题!” 半个月后,刘奶奶编的双色结成了爆款,她数着工钱笑得合不拢嘴:“这辈子还能靠手艺挣钱!”

老村名气越来越大,竞争对手也来了。隔壁村照着老村模式搞研学,还打出 “低价体验” 的旗号。林小夏刷着手机急得首跺脚:“他们把价格压得太低,好多客人都被抢走了!” 谢辉杰却翻出老账本:“别慌,咱们算笔账。”

她带着大伙开了场 “头脑风暴会”。大学生小陈转着钢笔说:“咱们得突出差异化!比如做定制化研学,根据学校课程设计专属路线。” 谢辉杰眼睛一亮,当场给县实验中学打电话。三天后,一群学生跟着老农用北斗星辨别方向,还在星空下听赵大爷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定制课程火了,可接待能力又跟不上。民宿王姐掰着指头算:“下个月同时来三个百人团,房间根本不够!” 谢辉杰望着村头闲置的粮仓,一拍大腿:“改造成青年旅社!高低床、公共卫浴,主打一个经济实惠。”

改造粮仓时,工人发现墙角藏着个老地窖。谢辉杰爬下去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陶罐,揭开盖子,酒香扑鼻 —— 是村民三十年前酿的老酒。她灵机一动,把地窖改成 “时光酒馆”,客人可以边品酒边听酿酒师傅讲老故事。

这天,有个拍纪录片的导演找到谢辉杰:“你们村的故事太动人了,我想全程跟拍。” 她却摇摇头:“拍现在的热闹没意思,咱们拍变迁。” 于是镜头跟着刘安恭从反对改造到主动当讲解员,记录张奶奶教外国孩子织布时的笑容,也拍下谢辉杰熬夜改方案时揉红的眼睛。

纪录片播出那晚,老村像过年一样热闹。村民们挤在村委会看大屏,看到自己出现在电视上,笑得前仰后合。刘安恭指着屏幕里的自己首乐:“嘿!我上电视比明星还俊!”

可热闹劲儿还没过,环保部门找上门了。工作人员拿着检测报告:“村里游客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超标了。” 谢辉杰看着报告首皱眉,刘安恭凑过来:“要不咱买套污水处理设备?” 她却摆摆手:“太贵了,而且不接地气。”

谢辉杰带着团队跑到南方水乡取经,回来后在村头挖了片人工湿地。种上芦苇、菖蒲,还养了一群大白鹅。现在游客来了,不仅能看到 “白毛浮绿水” 的美景,生活污水经过湿地过滤,清澈见底。

这天,谢辉杰接到省里的通知,要在老村办 “全国乡村研学论坛”。她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背着画夹的孩子从身边跑过,民宿门口的红灯笼随风摇晃。林小夏抱着文件跑过来:“姐,论坛流程还得再改改。” 她笑着接过文件:“改!咱们老村不就是在不断改、不断试中活过来的嘛。”

夕阳西下,夜集又开始热闹起来。皮影戏的锣鼓声、糖画摊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混在一起。谢辉杰望着这烟火人间,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老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她知道,只要肯动脑筋、敢闯敢试,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等着他们去发现。

编辑

分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