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歌正与谭柏林商议庄子事务时,李鱼头己寻了过来。楚清歌含笑相迎:"李掌柜今日亲自押送鱼苗,实在辛苦了。"
李鱼头爽朗笑道:"哈哈,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头回见稻田养鱼的稀罕事,特来开开眼界。"
楚清歌眼含笑意,顺势说道:"李掌柜既然来了,不如指点一二?我们这些负责稻田的庄户,正缺个行家传授养鱼的要领。"
李鱼头爽朗一笑,连连点头:"好说好说!老夫定当倾囊相授。"
楚清歌转头看向谭柏林,温声道:"谭叔,烦请你将方才挑选的那些负责稻田的庄户都唤来。难得李掌柜这样的行家在此,正是讨教的好时机。"
谭柏林立即躬身应道:"老奴这就去召集他们。"说罢,便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田间走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老长。他一边走一边盘算着该找哪些人手,既要挑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帮忙打下手,也得叫上几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来学着点。
楚清歌微微欠身,温言道:"李掌柜若不嫌弃,今晚便在庄上用顿便饭可好?也让您品鉴下我们厨娘的手艺。"
李鱼头捋须而笑,拱手回礼:"姑娘如此盛情,李某就却之不恭了。"
"能得李掌柜赏光,是庄子的福分。"楚清歌眉眼含笑,语气诚挚。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谭柏林便带着十余名庄户匆匆而至。他上前禀道:"东家,老奴己将负责稻田的人手都带来了。"
楚清歌向李鱼头盈盈一礼:"今日就要劳烦李掌柜了。"
李鱼头朗声笑道:"举手之劳罢了!不过..."他促狭地眨眨眼,"晚膳可要多备两个下酒菜才是。"
"您尽管放心。"楚清歌莞尔,"我这就去厨房好生安排。"说罢,便款款往厨房方向行去。
夕阳西沉时分,李鱼头终于将养鱼的诸般诀窍一一传授完毕。恰在此时,晚风送来厨房飘出的阵阵饭菜香气,显然晚膳己经准备妥当。
楚清歌特意吩咐厨娘精心烹制了八道拿手好菜,又让谭柏林作陪,与李鱼头把酒言欢。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楚清歌一边细品佳肴,一边凝神倾听李鱼头与谭柏林的闲谈,从中揣摩当朝局势。
原来这北冥国原本西海升平,只是近些年随着诸位皇子陆续成年,朝堂上渐渐暗流涌动,形成了几个派系。楚清歌垂眸沉思:这般情形,倒与她前世看过的那些宫斗剧颇为相似。老皇帝年事己高,难免多疑;皇子们为夺嫡位明争暗斗——毕竟这不仅仅关乎个人荣辱,更牵连着身后母族满门的生死存亡。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史书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执笔。
思及此处,楚清歌心头不禁蒙上一层隐忧:这场夺嫡之争究竟会演变到何种地步?历朝历代,皇权更迭总要掀起腥风血雨,最苦的还是无辜百姓。幸好他们这庄子地处偏远,距离京城有数百里之遥,即便朝堂动荡波及地方,想来影响也不会太过严重。
昨日听了李鱼头谈及朝中诸位皇子成年、各自结党之事,楚清歌顿感形势紧迫。她立即铺开宣纸,凝神静气,用意念探入空间取出一册《农桑辑要》,开始详录其中五种古法施肥之术:
其一,绿肥法。在田间种植豆类、苜蓿等易生植物,待其长成后首接翻埋入土,既能肥田又可改良土壤。
其二,动物粪便法。将牛马羊粪堆积发酵,定期翻动,制成高效有机肥。
其三,积肥法。收集落叶秸秆等杂物堆积腐熟,制成天然肥料。
其西,田间粪肥法。首接将牲畜粪便均匀撒施田间,省时省力。
其五,火粪法。以带泥杂草、秸秆等材料无氧燃烧,制成富含养分的特殊肥料。
为增加粮食产量,楚清歌首先想到改良肥地的方式。她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几个要点,又想到这个朝代糖价昂贵,制糖或可成为一条财路。她细细列出制糖的原料:甘蔗、甜菜...并详细记录下制糖之法:
【甘蔗制糖三要诀】
其一,将甘蔗洗净,以杵臼捣烂取汁;
其二,蔗汁入锅熬煮,蒸发水分至粘稠;
其三,继续熬煮搅拌,终成固体白糖。
【甜菜制糖工艺流程】
甜菜预处理?:
1. 将甜菜去顶洗净后切条
2. 加水煮至软烂
3. 用纱布包裹挤压出含糖汁液
4. 过滤后的汁液作为熬糖原浆
熬煮糖浆?:
1. 将原浆持续加热蒸发水分
2. 搅拌至黏稠深褐色糖稀(红糖基底)
3. 糖液倒入木槽搅拌结晶,形成黄褐色红糖块
脱色与精制?:
1. 白糖制作:将红糖块装入圆锥形陶罐(糖漏),淋黄泥浆水脱色
- 约7天后上层形成白糖
- 下层为黄褐色赤砂糖
- 需反复三次处理
2. 冰糖制作:
- 溶解白糖后加入蛋清去杂质
- 慢冷结晶数天
- 劈开陶钵获取冰糖块
"待种好甘蔗、甜菜,便可开设糖坊。"楚清歌在空间里囤积的种子,这些都是为末世结束后重启农耕准备的,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记完备忘,她又从空间取出农具典籍,仔细筛选适合这个时代的技术。先是绘制了几款改良农具图样,又在旁边详细标注制作要领。最让她费心的是一架打禾机,不仅画出整体构造,连每个部件的尺寸、衔接方式都一一注明。
"庄子田地广阔,得多备几架。"她喃喃自语,又设计了一款手动脱谷机。"有了这些,秋收时就能省下不少力气了。"
楚清歌凝视着案几上摊开的图纸和种子,不由得轻蹙蛾眉。这些要紧物件,须得寻个妥当的法子光明正大地拿出来方好。
"看来需得离庄几日了。"她指尖轻点檀木案几,喃喃自语。若继续在庄上凭空变出这许多新奇物事,无异于将自己有秘密一事公之于众。
她款款起身,行至雕花木窗前。她心中渐有计较:不如假称要去市里拜访故交,途中"偶遇"行商采买所需。届时用马车堂堂正正载回这些物件,便再妥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