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法则029
灰烬法则02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灰烬法则029 > 第九十一章 佛塔密匣

第九十一章 佛塔密匣

加入书架
书名:
灰烬法则029
作者:
狼王029
本章字数:
8426
更新时间:
2025-07-01

印度比哈尔邦,六月的烈日炙烤着那烂陀寺的古老废墟。赤褐色的风蚀砖墙在热浪中仿佛扭曲变形。考古队的金属探测仪紧贴着佛塔残存的地基缓慢移动,突然,“嘀嘀嘀!”一阵尖锐急促的鸣响撕裂了沉闷的空气。戴着宽边凉帽的印度向导拉吉,正啃着一块咖喱角饼,闻声嘟囔道:“这地方,比孟买证券交易所的K线图还要让人看不懂!”他凑近探测器屏幕,惊讶地发现屏幕上杂乱地闪烁着类似纳斯达克指数?NDX100?的字符。

李晓彤蹲下身,用细毛刷小心拂去一块塔砖缝隙间的浮土。尘土下,露出了某种银灰色的涂层。“导电率检测……77 S/m?”她看着便携检测仪上的读数,心头一震,“这个数值和周浩体内脑机接口防护层的基准参数一样!”

就在这时,别在拉吉腰间的对讲机响起:“呼叫地面组,青铜算盘在D区探方出土,保存完整,准备提取!”

周浩站在一旁,包裹着特殊硅胶材料的手指关节下意识地划过旁边一块的塔砖。一些银灰色的涂层碎屑沾上了他的指尖。突然,一阵猛烈的沙尘毫无征兆地卷起!“呼——!”旋风裹挟着沙砾和尘土,瞬间弥漫开来。强风卷起的沙尘在空中高速旋转、碰撞,在特定的光线角度下,某些区域的沙尘密度似乎短暂地形成了类似文字的轮廓,但转瞬即逝,根本无法辨认。

“沙暴!沙暴要来了!快撤回营地!”拉吉的凉帽被狂风卷走,他一边大喊,一边焦急地指着西北方天际涌起的黄褐色沙墙。

临时搭建的考古营地帐篷被狂风吹得剧烈摇晃,帆布“哗啦哗啦”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李晓彤和周浩冲进最大的一顶帐篷。帐篷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刚出土的陶罐,上面盖着麻布。李晓彤一把掀开麻布,罐内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冷气:陶罐底部,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圈1997年版的香港硬币(港币)!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硬币的序列号首字母,连起来拼出了英文单词?GENE?(基因)。

“硬币的排列有古怪,磁通量检测显示异常聚集……”周浩拿出平板电脑,正准备扫描。突然,“咔嚓!”一声脆响!帐篷的一根主支撑杆在狂风中不堪重负,断裂了!沉重的帆布顶棚猛地塌落下来,正好罩住了桌上的陶罐!

就在帆布罩住陶罐的瞬间,帐篷内响起一阵密集的“嗡嗡”声!只见罐内的硬币像是受到了强烈的磁力作用,全部悬浮起来,互相碰撞着,快速排列成一条笔首的、类似链条的结构。与此同时,塌陷的帆布被罐子顶起,露出了罐底——底部清晰地蚀刻着一组地理坐标,正是上海打浦桥隧道的位置!

“震动!那个青铜算盘在自己震动!”另一边,负责看管文物的拉吉抱着刚出土的青铜算盘,惊恐地喊道。他感到怀里的算盘正在高频颤动,算珠在框架上无序地跳动。

周浩立刻掀开罩在陶罐上的帆布,强光手电照进罐内,内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古老的梵文,内容正是《金刚经》。但更让李晓彤和周浩震惊的是,在那些经文笔画的空隙间,竟然镶嵌着一些细小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碎片——其材质和外形,与冰岛基因库液氮输送管道的碎片惊人地相似!沙砾被狂风卷着,猛烈击打在陶罐外壁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李晓彤还注意到,罐内壁一些刻痕较深的梵文笔画里,正缓缓渗出一种深褐色、粘稠的原油。

“小心!塔砖上的银灰色涂层……它在动!像是被激活了!”李晓彤指着帐篷角落一块从佛塔带来的塔砖碎片喊道。只见碎片缝隙间的银灰色物质,正像水银一样缓慢流动。她情急之下,抄起手边的考古铲,用力砸向那块塔砖!“铛!”铲刃与塔砖碰撞,迸出几点火星。那流动的银灰色物质仿佛受到了刺激,突然加速,像一条小蛇般,朝着拉吉怀里的青铜算盘流去!

“别碰算盘!那东西可能是某种信号放大器!”周浩厉声警告,同时伸出硅胶包裹的手掌按向算盘,试图隔绝那股液体金属。但还是晚了一步!银灰色的液体己经接触到青铜算盘的珠轴,并迅速向上蔓延!更可怕的是,算盘的温度开始急剧上升,金属框架很快变得烫手,周浩测得的表面温度瞬间飙升到了162℃!

“轰隆——!”一声沉闷的巨响从佛塔遗址方向传来!紧接着是连续不断的崩塌声!存放陶罐的帐篷紧邻遗址,在震动和狂风的双重作用下,佛塔残存的墙体发生了二次坍塌!大小不一的砖块如同冰雹般砸向帐篷!

“小心!”周浩大吼一声,猛地将旁边的李晓彤扑倒在地!他自己则慢了一步,沉重的断梁和砖块轰然落下,死死压住了他的左腿!一阵刺骨的剧痛传来,他感到左腿硅基材料包裹下的仿生关节结构发出了令人牙酸的扭曲声。

“周浩!”拉吉惊呼,立刻丢开还在发烫的算盘,扑过来拽急救包,“坚持住!我先给你固定伤腿!”他手忙脚乱地拿出绷带,试图包扎固定周浩被压住的左腿关节。然而,就在绷带接触到周浩腿部被压变形的硅基材料时,那些流淌过来的银灰色液体仿佛找到了新的路径,竟然顺着绷带的纤维快速向上蔓延!它们像有生命的活物一样,迅速爬上了周浩的胸腔,并在覆盖到他胸口的硅基表皮时,如同强酸蚀刻般,留下了一片极其精细、复杂的电路图案——与他脑机接口的防护层电路图几乎一模一样!

“这些鬼东西!”李晓彤看到周浩胸口被蚀刻的电路,又惊又怒。她挥起考古铲,对准绷带连接处狠狠砍下!“嗤啦!”绷带应声而断。沾着银灰色液体的断带掉落在陶罐旁。几滴液态金属溅入陶罐内部。

陶罐里立刻发生了剧烈的反应!那些深褐色的原油遇到银灰色液体,仿佛被点燃了,剧烈地翻滚、沸腾起来!大量的气泡从罐底涌出,带着原油和刻在罐壁上的梵文字符碎片向上翻腾。在罐口上方,由于油气的剧烈挥发和光线的折射,形成了一片扭曲、晃动的油雾区域。拉吉情急之下,抓起自己的水壶,将里面的清水猛地泼向罐口!

“嗤——!”清水与滚烫的原油接触,爆发出大团灼热的白色蒸汽!高温蒸汽裹挟着油滴和微小的金属碎屑,猛地向西周扩散开。混乱中,一大片滚烫的、粘稠的油污混合物,在蒸汽的冲击下,像一块沉重的布幔一样,朝着周浩和李晓彤的方向甩了过去!

“闪开!”李晓彤顾不上腿伤,奋力将行动不便的周浩向旁边一推!她自己则慢了半步,那片粘稠滚烫的油污边缘重重地扫过她的小腿!“啊!”李晓彤痛呼一声,感觉小腿一阵钻心的剧痛,似乎听到了轻微的骨裂声,但这声音立刻被帐篷外呼啸的狂风淹没了。

那片甩在帐篷帆布上的油污混合物,在流淌过程中,似乎因为沾染了陶罐碎片上的坐标信息,其流淌的形态和残留的痕迹,隐约构成了一幅粗糙的示意图,有些像北海油田的钻井平台分布,旁边还粘着一些刻有坐标数字的陶罐小碎片。

“混账!‘契约’连古老的经文和文物都要利用,当成他们囚禁信息的牢笼!”周浩看着李晓彤痛苦的表情和自己被压住的腿,怒火中烧。他奋力挥动还能活动的机械臂,狠狠地撕扯那片挂在帐篷上、还在滴落滚烫油污的帆布!

这时,帐篷外己经彻底被昏黄的沙暴吞没,能见度不足几米。“灰烬将至”的警示仿佛成了现实。拉吉的越野车亮着大灯,如同怒海中的孤舟,艰难地冲破沙幕冲到了帐篷门口!“快上车!”拉吉摇下车窗,声嘶力竭地大喊。他猛地推开车门,车门撞倒了放着陶罐的桌子,陶罐“哐当”摔在地上,西分五裂,里面的硬币哗啦啦撒了一地,那条短暂的“链条”瞬间解体。

“带上算盘!它可能是关键!”李晓彤忍着剧痛,拖着受伤的腿,奋力将周浩推向车门。周浩咬紧牙关,用尽力气爬上车。

青铜算盘被扔在车后座。在高温和剧烈震动下,它的温度再次升高,金属珠杆部分甚至开始发红软化!突然,“滋啦”一声,滚烫的珠杆熔穿了薄薄的车底板,灼热的金属液滴落下去!

“该死!”周浩见状,当机立断,抓起算盘,用机械臂的蛮力硬生生扯断了连接算珠的金属杆!他迅速摇下车窗,将那一大串滚烫的算珠猛地抛向车外狂暴的沙幕中!

算珠一进入沙暴,立刻被狂风卷走。然而,在车辆后方不远处的沙地上,一些被强风吹起的沙粒似乎遇到了某种阻力或干扰,运动轨迹变得混乱,在局部区域短暂地形成了密度不均的沙尘团。这些沙尘团在车灯的照射下,轮廓模糊,难以辨认具体形态。而在沙尘中,一些滚烫的算珠接触到的沙粒(可能下面有暗流),发出“滋滋”声,冒起白烟,一些粘稠的原油从算珠内部渗出,在沙地上留下深色的油渍。

沙暴来得快,去得也突然。几分钟后,狂风如同被关掉的鼓风机,渐渐平息。漫天黄沙缓缓沉降,视野重新变得清晰。

李晓彤脸色苍白,额头上满是冷汗,她忍着腿痛,用工具刮取了一些熔穿车底时滴落凝固的原油块。“原油里含有金属微粒…成分分析…和之前多处发现的异常铜合金残留物相似!”她喘着气说。

拉吉则捡起散落在车内的几颗青铜算珠和断裂的珠杆。他用工具小心地撬开一颗算珠。“里面有东西!”他惊呼。只见算珠内部被掏空,镶嵌着一枚微小的芯片,芯片表面蚀刻着几个细小的西夏文字符(后来识别为“数据舍利”)。

周浩拿起那颗算珠,硅胶包裹的手指轻轻抚过芯片表面。他体内的传感器立刻有了反应。“芯片……每隔162分钟就会散发一次微弱的热量……”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个周期和我体内硅基组织的核心代谢周期……完全同步。”

众人下车,走向佛塔坍塌的中心区域。只见那个摔碎的陶罐,其碎片在冲击和风沙作用下,散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李晓彤仔细观察碎片分布,并用仪器定位,发现它们指向了一个新的地理坐标(北纬21°东经88°)。在一块较大的陶罐碎片边缘,刻着的《金刚经》梵文,被渗出的原油浸泡后,刻痕显得更深、更清晰。而在其中一个代表“佛”字的复杂笔画凹陷处,赫然卡着半枚1997年发行的香港硬币!

三日后,拿到技术分析报告:从车底和佛塔区域收集的原油样本中,检测出微量特殊的聚合物成分,与孟买湾海底通信电缆外层绝缘材料的降解产物特征相符。

从青铜算珠内取出的生物芯片表面,检测出微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其DNA序列与那烂陀寺遗址土壤样本中的特定菌群高度匹配。

对陶罐碎片上《金刚经》梵文刻痕的深度进行激光扫描测量,结果显示平均深度为0.77毫米。巧合的是,佛塔塔砖缝隙间发现的异常导电涂层的平均厚度,经测定也为0.77毫米。

几天后,在对孟买湾近海一处石油钻井平台进行例行检修时,潜水员在连接平台的海底通信电缆主接头保护壳内部,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青铜盒子。对其进行X光扫描,显示盒内填充着粘稠的原油,原油中浸泡着一些刻有微型梵文的薄金属片(仿贝叶经形式)。对原油样本进行闪点测试(测定易燃性的温度),发现其闪点为162℃。工程团队在核对平台设备日志时,一个令人费解的关联被发现:这个闪点温度值,竟然与周浩体表硅基材料在特定代谢活动期记录到的峰值温度波动完全一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