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9日晨,休斯顿港十二号码头。周浩的指甲缝里嵌着原油,藏青西装袖口的补丁被染成沥青色。他第三次甩动上海牌机械表,表面裂痕里的油污让指针卡在西点三十五分。三十米外的科威特油轮正在卸货,吃水线比申报数据低了整整三英寸。
“黄皮猴子就该用计算器!”
美孚工程师汤姆的牛仔靴碾碎了两颗算盘珠。周浩看着檀木珠子滚进排水沟,油污水面浮着死老鼠。他弯腰捡起裂开的红木算盘框,西装后襟突然“刺啦”一声,那是父亲在大庆油田会战时磨破的位置,补丁用的是玉门油井抢险帆布。
“压力表该换了。”周浩用英语说。他看见汤姆的工牌背面粘着黄色便签,红笔潦草写着“容积+7%”。上周查新加坡油轮时,同样的数字出现在三号舱的检修记录里。
五个穿连体工装的白人围过来,工具箱砸在铁板上砰砰响,领头的胖子捏着鼻子怪叫:“中国巫师又来施法啦?”有个金发小子抡起扳手砸向输油阀,咣当一声吓飞了海鸟,火星溅到周浩脚边。
周浩攥紧算盘框,木刺扎进掌心,血珠砸在地上,七年前父亲被钻机打断肋骨时,血也是这样一滴一滴砸在黄土地里。他摸到西装内袋的薄荷糖——母亲临终前塞的,锡纸早就和药片粘在一起。
“周先生,咖啡要凉了。”
露西·陈的声音从油罐车后飘来,这个总躲在资料室的华裔实习生踩着油污走近,白衬衫领口发黄,黑框眼镜腿缠着胶布。她递来的纸杯底下压着火柴盒,塑料手套沾着复印机碳粉。
油轮突然鸣笛,周浩手一抖,咖啡泼在露西的帆布鞋上。她快速用广东话说到:“今晚别走三号街。”转身时刘海被风吹开,额角疤痕像条蜈蚣。
等油罐车喷着黑烟开走,周浩摸到火柴盒侧面的凹凸。对着晨光转动,五个指甲刻痕组成苏州码子——宁波老会计教过,这是“五更死”的暗号。
装卸区铁皮棚里,周浩把算盘泡进搪瓷缸。锈红的铁观音冲下三颗钢珠,在水底冒着气泡。
“狗娘养的!”他拳头砸在铁皮桌上。上周回宁波烧纸,堂哥说美孚收买了船检所:“他们往原油里掺重油,舱容表做手脚!”
《华尔街日报》头版的科威特油轮爆炸照片被菜汤浸透,死鱼眼睛反着光。铁皮棚外传来走调的《南泥湾》,两个华工推着液压车经过。领头老人突然停下,工装胸口绣的“陈”字褪成粉红色。
“后生仔,”老人缺了门牙的嘴喷着酒气,“九归歌诀还记得?”
周浩咽下冷包子:“逢一进一,逢二进二……”
“三下五除二!”老人突然大笑,推车时左腿瘸得更厉害了。周浩盯着他们消失在油罐区,茶水在水泥地上淌出弯曲线条,和早上量的吃水线一模一样。
暴雨砸在集装箱顶棚,周浩缩在厕所隔间发抖,打火机烤了三十秒,火柴盒内侧的透明胶片显出油轮结构图,三号舱多出个棺材状阴影,正是容积虚报的位置。
他想起父亲临终场景:1993年玉门油田事故,那件浸透血的工装就压在老家樟木箱底。抢救室心电图变成首线时,父亲右手还保持着打算盘的手势。
晚上十点,港务局档案室的霉味混着柴油味,周浩翻开1990年3月的航海日志,Kuwait 7号遇风暴后舱容增加2000立方米。但胶片显示多出的空间填满蜂窝钢板,正是美孚去年申请的“海上储油装置”专利。
走廊传来钉靴声,周浩用《纽约时报》盖住图纸,社会版头条是华尔街股市暴涨,中缝有条手写广告:“修表老周:三号街29号,专修上海牌”。
他摸出卡住的机械表,背面新添的划痕组成黄浦江河道图,最窄处刻着英文“S”,字母“p”的尾巴拖到表链卡扣。
外面下起了暴雨,雨点砸在铁皮屋顶的声音像打算盘。周浩抓起帆布包冲出后门,在积水的巷子里狂奔。某个油罐顶上闪过红光,像是烟头,又像瞄准镜的反光。
码头值班室的收音机突然调大音量:“……巴林银行宣布接管休斯顿分行……”女播音员的声音混着电流声。周浩看了眼手表:西点三十五分,秒针依然卡死。
他拐进三号街,修车铺卷帘门正在落下。穿油污背心的老头哼着《社会主义好》,脚边铁桶里泡着带磁性的钢珠,和算盘里冲出来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