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风波平息后,我与魏劭的生活渐入正轨。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床榻上,我迷迷糊糊间感受到身旁的人起身,伸手拉住魏劭的衣角:“将军今日也要早早出门吗?”
他低头在我额间落下一吻,声音带着几分宠溺:“今日朝堂无事,陪夫人用早膳。”我顿时来了精神,从床上坐起,绿萝己端着水盆进来伺候洗漱。铜镜里,我看着自己日渐圆润的脸颊,不禁叹气:“都怪将军府的厨子手艺太好,再这样下去,怕是要穿不上新做的衣裳了。”
魏劭帮我整理发间的珠钗,笑意藏在眼底:“夫人这般甚好,抱起来更柔软。”我嗔怪地瞪他一眼,却在看到他腰间挂着的香囊时,心中泛起暖意——那是我初学刺绣时的“杰作”,针脚歪歪扭扭,他却宝贝似的日日佩戴。
用过早膳,我带着魏劭来到新建成的“明世学堂”。学堂里书声琅琅,不仅有魏家子弟,许多寒门学子也在此求学。我教授他们现代的算术、地理知识,还开设了女学,教姑娘们经商、制药。此时,几个女学生正在演练我设计的“拍卖会”,用自制的“纸币”竞拍手工艺品。
“夫人当真奇思妙想。”魏劭看着热闹的场景,眼中满是赞赏,“前日陛下还说,要在其他州府推广此等办学之法。”我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自然,知识不该被门第所限。”说着,我拉着他走进工坊,这里正热火朝天地制作改良后的农具。
“这是曲辕犁的升级版,加上了滚珠轴承,耕地更省力;还有这个水车,用链条传动,灌溉效率能提升三倍。”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操作。魏劭认真听着,时不时提出些改进建议,两人讨论得入神,连午饭时间都忘了。
午后,我靠在魏劭怀里,在花园的凉亭中翻阅从现代记忆里整理的书籍。当看到描写未来科技的段落时,我忍不住感慨:“若是能造出汽车、电话,这世间该有多方便。”魏劭把玩着我的发丝,笑道:“有夫人在,或许有朝一日真能实现。”
正说着,绿萝急匆匆跑来:“夫人!魏国夫人带着小世子来了!”我连忙起身相迎,就见魏国夫人牵着五岁的小世子,一脸慈爱:“蓁蓁,听说你身子重了,特意带这孩子来给你解闷。”小世子扑进我怀里,奶声奶气地说:“姑姑,我学会背《三字经》了!”
看着孩子天真的模样,我心中满是欢喜。自从身份被认可,魏国夫人对我愈发疼爱,常从封地送来滋补之物。而魏劭更是将我捧在手心,连批阅奏折时都要我陪在身旁,美其名曰“夫人见解独到,可做参谋”。
晚间,魏劭处理完公务,见我对着星空发呆,便将披风披在我身上:“在想什么?”我靠在他肩头:“在想,我何其幸运,能穿越到这里,遇见将军。”他握住我的手,放在心口:“该说幸运的是我。自你出现后,本将军的人生才真正有了意义。”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绽放起烟花。原来是学堂的学生们为庆祝丰收,自制了简易烟花。璀璨的光芒映照在我们脸上,我转头看着魏劭,他的目光却始终落在我身上,比烟花更耀眼。
这样的日子,平淡却幸福。首到一日,边境再次传来异动。我挺着八个月的身孕,看着魏劭收拾行装,心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将军一定要平安归来。”他将我紧紧搂入怀中:“等我回来,陪夫人一起迎接我们的孩子。”
魏劭离开后,我并未闲着。凭借着对地形的了解,我在地图上标注出最佳防御点,通过信鸽传递给前线。又组织城中百姓制作防护器械,还教医师们配制外伤药。每当夜深人静,我便摸着肚子,轻声对孩子说:“等你爹爹回来,就能见到他了。”
半月后,魏劭凯旋而归。我挺着大肚子,在城门口迎接。他下马飞奔而来,小心翼翼地将我拥入怀中:“辛苦夫人了。”看着他身上未愈的伤口,我心疼得落泪:“以后不许再受伤了。”他笑着抹去我的眼泪:“有夫人在,本将军定会平安。”
孩子出生那日,魏劭守在产房外,急得来回踱步。当听到婴儿的啼哭,他冲进房里,红着眼眶抱起孩子:“像夫人,定是个聪慧的孩子。”我们为孩子取名魏明世,寓意“明达于世,心怀天下”。
时光流转,明世渐渐长大。我教他读书识字,魏劭则教他骑马射箭。每当看着父子俩在演武场上的身影,我都觉得岁月格外温柔。而随着学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奇思妙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一日,我带着明世在郊外踏青。他指着天空问:“母亲说的会飞的铁鸟,真的能造出来吗?”我望着蓝天白云,笑着说:“只要心怀梦想,终有一日会实现。”魏劭从身后走来,揽住我们:“有夫人和明世在,再难的事,也能做到。”
夕阳西下,一家三口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我曾以为穿越是场意外,如今才明白,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在这个古老的世界里,我找到了归宿,与挚爱之人携手,守护山河,培育希望,书写着专属于我们的,永不落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