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记
劫灰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劫灰记 > 第5章 减租减息顺民心2

第5章 减租减息顺民心2

加入书架
书名:
劫灰记
作者:
英迈
本章字数:
4018
更新时间:
2025-05-31

他们携带机枪、迫击炮等轻重武器,包围了东里庄、赵家边等村庄。章臣敬得到消息,不仅没有组织抵抗,反而溜之大吉。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咱们这些鸟铳根本不是洋枪、洋炮的对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拼光了大家一齐完蛋。当日军和绥靖队进入村庄时,联庄会头目和持枪组成员全都跑到外村躲藏,听凭鬼子在村中烧杀抢夺。事后,有人将此事编成儿歌,传唱出来:

章臣敬,了不起,满肚子是鬼名堂。

联庄会,名声响,见到鬼子尿裤裆。

东打枪,西打枪,就是不见来抵抗。

今天捐,明天捐,整天算盘珠子响。

章臣敬不敢打鬼子,却想方设法从老百姓头上捞钱,势力扩展到外乡。乌山、柘塘、群力夏家边一带,都成为他的势力范围,还担任了国民党溧水县政府第三区区长兼自卫队大队长。他要求每保要承担一支枪、50发子弹捐款,按月需筹付一名自卫队员薪饷。各保再将捐税分摊到每家每户,违令不缴或者交纳数额不足,需用家产抵押,或者干脆将人扣押。

9月,章臣敬继室端氏30岁,要过生日,摆寿筵。本来,一个女人,在过去地位并不高,又非高寿,没有必要大肆操办。可是端氏是章臣敬填房夫人,比章小10来岁,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更何况端木家族是当地大户,章臣敬为讨好这位如夫人,一定要大操大办,以此抬高端氏的身份地位。每家每户都收到章家的帖子,莫认为这是章臣敬看得起穷庄稼汉。那些收到帖子的人家,无不唉声叹气,叫苦连天。特别是欠债户,更是旧账未除,又添新债。老百姓拿不出像样的贺礼,将家中仓底翻了又翻,要不跟有钱人借几斗稻谷,权当贺礼。等到过生日那天,老百姓哪有资格去坐席吃酒?能到章老爷跟前叩个头,就算给了天大的面子。为给夫人做寿,章臣敬仅稻谷一项,就收礼将近1万斤。

章臣敬连身边人也不肯放过。伯父章顺经是个财主,家中有田400余亩,房子十几间。按说,小日子过得挺自在,可是章老爷有一个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病根。他没有儿子,偌大家业没有继承人。此事情要是搁到现在一点问题都没有,儿女都有继承权。可是过去不一样,夫妻结了婚,如果没有生养儿子,那就是绝户,断子绝孙是最厉害的骂人话。不过,也有补救办法,那就是在同宗同支里面过继一个儿子,作为嗣子,来继承家业。于是,章老爷来到蟾山村,过继同宗章臣敏为嗣子,以便将来养老送终,继承家业。章臣敬对伯父的这份家业早就起了觊觎之心,现在却被章臣敏横插一杠子,心里非常不舒服。他以宗祧继承不合法为名,要剥夺章臣敏的继承权。所谓宗祧继承是旧时一种家族财产权利继承制度,叫做有子立长,无子立嗣。家里有儿子,只有嫡长子拥有继承权。如果没有儿子,可以从同宗近支里面挑选嗣子继承。按照规矩,应当由近而远,即叔伯兄弟之子、堂兄弟之子,最后才从同宗近支里面挑选。章臣敬认为自己是亲侄子,有优先权,硬是从章臣敏手里夺走百亩良田和17间房子②。

东屏镇群力乡以前称以善乡,夏家边佃户章庭宝,租了几亩地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那么,一年地租究竟有多少呢?平均下来,每年每亩地所交地租,占全年收成的60~75%。以100斤稻谷为例,农民忙碌一年,只能有40斤归自己,甚至更少,只有25斤。这一年天旱,打下来的粮食除了交租,己经所剩无几,只好靠挖野菜,将地里收割的山芋藤切碎,煮成糊糊,才勉强填饱肚子。儿子只有6岁,己经学会自己找吃的。掏老鼠洞,到水沟里摸泥鳅,整天滚得像泥猴一样。两个女儿,大女11岁,小女9岁,己经抵得上半个劳力,打柴、插秧、刈稻,啥农活都会干。章庭宝原来想着熬过春荒,日子就能够好过一点。不承想,一向身体还算硬朗的老父突然去世。章庭宝全家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有钱发送父亲上山?只好硬着头皮跟章臣敬举债。章臣敬叹息道,唉,论起来,咱俩家也算是未出五服的本家,不能看着不管嘛。不过,他搔搔头皮,显得有些为难,现在是春荒,家家日子不好过,我手头也紧。章庭宝一个劲叩头,求老爷行行好,这都过去了三天,再不发送,人就臭了。章臣敬皱紧眉头,连连咂嘴,总算答应借给章庭宝6块银元。头一个月利息按4~5分结算,到期未还,则追加至8~10分。每个月则要在前面欠债基础上,加上月息翻上一番。最后,章庭宝己经无法弄清欠下多少债务。头一年,将大女儿卖到邻村当童养媳,得24块银元抵债,却不知道债务早就翻了几个跟头。

第二年,章庭宝无法清债,在族中长辈担保下,典卖妻子还债。卖妻契约写明:

立卖妻笔帖人章庭宝,今有患难在身,不得过日月。夫妻不河(和),身穷难过,多少早上不(没)得早饭米下肚。重亲说合,不异(意)女将(讲)化(话)语不同。又请元媒说合等情。

陈(名人)二姑娘,有凭中合柱(做)月老,出口买人家妻房,赔礼二十西担黄稻,折合银洋钱陆拾元正。当下一并交清,并无异言。

章庭宝妻子陈二姑娘,跟他生下一男二女,却因为欠债,夫妻离散,卖给他人为妻。在这份契约里面,夫妻不和只是托辞,根本原因却是身穷难过,多少早上没有早饭米下肚才是事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