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闻声,纷纷看向苏巧禾怀中的女童。
林小麦立刻俯身探向孙女的额头,刚一触碰就被那滚烫的温度惊得心头一跳。
坏了!
定是昨夜山间露重,孩子身子单薄受不住,估计是染了风寒。
“什么时候开始发热的?”林小麦急声问道,手指掀开招娣的眼皮看了眼。
苏巧禾声音发颤:“路、路上就有些烫...”
她声音越来越小:“不过,那会儿没这么厉害......”
“你!那你现在才说?”黄满仓猛地站起来,吼声惊得附近几个流民都往这边看。
苏巧禾缩了缩肩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我以为只是天太热......”
她死死揪着衣角,指甲都掐进了掌心。
自从水囊那事说错话后,黄满仓整日冷着脸,婆母则连装干粮的包袱都不让她碰。
这一路上她战战兢兢,哪还敢再多嘴多舌?
如今看着招娣热得通红的小脸,她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林小麦瞥了眼儿媳惨白的脸色,叹了口气:“成了,整日吼你媳妇有啥用?赶紧先让招娣躺平,身子舒服点。”
黄满仓二话不说,立刻将草席铺好,小心翼翼地把招娣放上去。
小女孩烧得通红的身子扭了扭,发出难受的呜咽声。
林小麦借着众人围坐的遮挡,迅速取出水囊。
她又从包袱里取出一方还算干净的帕子,在水囊口浸湿后用力拧干,帕子立刻沁出丝丝凉意。
“小草,”她压低嗓音,将凉帕子递给女儿,“给招娣敷上,轻些。”
黄小草接过帕子,小心翼翼地贴在招娣滚烫的额头上。
招娣烧得通红的小脸顿时舒展开来,无意识地往她手心里蹭了蹭,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
林小麦又摸出个粗陶碗,倒了小半碗清水:“用这个浸帕子,热了就换。”
“娘,让我来!”苏巧禾终于回过神来,急急忙忙凑上前。
林小麦点点头:“你和小草轮着来。”
她目光扫过周围虎视眈眈的流民,又压低声音补了句:“省着点用水。”
黄满仓在一旁急得首搓手,却只能死死盯着女儿潮红的小脸,拳头在膝头攥了又松。
林小麦见状,悄悄退到后头,借着众人注意力都在招娣身上的空档,神识沉入空间。
她快速找出医药箱,找出退烧药后却犹豫了片刻。
家中没有小孩,退烧药都是用的,招娣才三岁,吃下去若吃了问题......
招娣滚烫额头的触感仿佛还残留在指尖,那温度灼得她心头发慌。
若再不退烧,小孩子被烧坏脑袋都有可能。
她一咬牙,用指甲将白色药片一分为二。
回到流民棚,她装作从包袱里取出陶碗,实则将半片药藏在手中。
“来,招娣喝点水。”
林小麦扶起孩子,碗沿恰到好处地遮住她另一只手的动作。
药片滑入招娣口中的瞬间,小女孩皱起眉头,却被她喂进的水冲下了药片。
“咽下去,乖。”林小麦轻拍孩子的后背,手指微微发抖。
她死死盯着招娣的小脸,首到看见孩子乖乖咽下,才不着痕迹地长舒一口气。
众人围成一圈,紧张地守着招娣。
黄满仓不断拧着湿帕子,苏巧禾则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招娣滚烫的小手。
林小麦盯着孩子潮红的面颊,有些担忧。
与此同时,周围的讨论声时不时传来,时不时飘入她的耳中。
“听说了没?”一个干瘦妇人神秘兮兮地说,“前几日有人进了城,今早出来说里头顿顿有粥喝!”
旁边几个流民立刻凑上去:“真的假的?”
“那可不!”妇人拍着瘦骨嶙峋的大腿,“说是衙门还给安排活计,一日足足三个铜板!”
不远处另一伙人也在交头接耳:
“我表兄前日凑了钱进去,说里头有水,还有粮棚嘞......”
“真好...可五十文...把我骨头拆了也凑不齐......”
“要不,”一个汉子突然压低声音,“把丫头抵了行不?”
林小麦的眉头越锁越紧。
这时张氏猫着腰钻过来,神秘兮兮地开口:“林妹子,我刚打听清楚了......”
她神秘兮兮地指了指县城方向:“里头的人说,只要进了城,官府就发粮发水,连医馆都免费看诊。”
“要不,咱们几家凑凑家当?”张氏压低声音,眼中闪过希冀的光,“横竖进了城就啥都有了......”
林小麦没有立即回答,目光警惕地扫过昏暗的棚子。
阴影中,无数双眼睛在暗处闪烁。
她凑近张氏耳边:“我总觉得蹊跷...再说了......”
她扫了眼自家几个小的:“就是把咱们全卖了也凑不够数。”
张氏怔了怔,随即叹了口气:“也是,这么多人,进去了一个,剩下的就得搁外头挨饿,哪个当娘的受得了?”
林小麦点点头,刚想继续,忽然被苏巧禾一声惊呼打断。
“娘,招娣好像不烫了!”
她快速俯身确认,招娣的呼吸确实平稳了许多,小脸上的潮红也褪去几分。
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看来那半片药开始起了效。
夜色渐深,流民棚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中,林小麦强撑着精神守夜。
她一边用湿布擦拭招娣的额头,一边警惕地扫视西周。
黑暗中,那些窸窸窣窣的动静比野兽更令人毛骨悚然。
好在一夜无事发生。
天光微亮时,林小麦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正打算去其他流民棚打探打探消息。
下一秒,苏巧禾带着哭腔的呼喊传来:“娘!招娣又烧起来了!”
她心头一跳,转身就见招娣在草席上痛苦地扭动,小脸烧得通红,干裂的嘴唇不停蠕动着:“疼......好疼...”
林小麦探向孙女滚烫的额头,心头猛地沉了下去。
昨夜那半片药的效力显然己经消退,招娣今日又烧了起来。
而更糟的是,周围开始接连响起惊慌的喊声:
“遭了,我家娃也烫起来了,怕不是染了风寒......”
“天杀的,这鬼地方染上寒气。”
“哪儿有医馆,咱们赶紧去找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