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晨雾还未散尽,青山书院的晒谷场上己堆满新收的稻谷。林羽戴着草帽,指导学子们用改良后的风车筛选谷粒,突然瞥见阿巧神色慌张地穿过田埂。
"林先生,出事了!"阿巧举着一卷宣纸,边缘还沾着墨渍,"今早收到的《京都邸报》,里面有篇文章首指我们书院'蛊惑人心、图谋不轨'!"
林羽展开报纸,刺眼的文字跃入眼帘:"山野村夫自创学派,以实务之名行篡逆之实......"文章旁还配着一幅插画,画中书院师生各个青面獠牙,正在焚毁经史典籍。更令人心惊的是,文章末尾赫然盖着文监司的官印。
"这是污蔑!"苏文远气得拍碎了算盘,"我们的教案、典籍都有据可查,何时做过......"
"重点不在文章内容。"神秘青年擦拭着短刀,刀刃映出他冷峻的面容,"文监司己被徐太师把控,这是要借舆论造势,为下一步行动铺路。"
果然,午后便有大批百姓聚集在书院门前。领头的老汉举着《京都邸报》,声音哽咽:"林先生,你们真要反朝廷吗?"人群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质疑声,几个蒙面人趁机高喊:"烧了这妖邪之地!"
林羽跃上石桌,振臂高呼:"乡亲们!我们书院教人读书识字,钻研农事水利,哪一桩不是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他指向试验田,"去年大旱,是书院的水车救了万亩良田;今春瘟疫,是我们的药方救了无数性命!"
阿巧适时带着妇孺们走出书院,怀中抱着厚厚的感谢信。"我娘的病,就是林先生治好的!"一个孩童哭着喊道。老周猎户则扛着猎叉,身后跟着护卫队:"谁敢动书院,先过我这关!"
混乱中,神秘青年突然消失在人群中。片刻后,他揪着两个黑衣人出现,手中还举着沾满墨汁的刻板——正是伪造邸报的罪证。"这两人是文渊书局的刻工!"神秘青年厉声喝道,"所谓'文监司官印',不过是他们伪造的!"
真相大白后,百姓们纷纷向书院致歉。林羽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这只是徐太师的又一记阴招。当夜,他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书院灯火通明,首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次日,一份《青山书院自辩书》传遍大街小巷。书中不仅逐条驳斥了邸报的污蔑,还附上了历年来书院为百姓所做实事的记录。更令人瞩目的是,林羽在文末写道:"若求学是罪,那便让这罪名,成为照亮天下的光!"
与此同时,神秘青年潜入京城,收集到徐太师结党营私的关键证据。当这份证据呈交朝廷时,徐太师一党终于露出了慌乱之色。但林羽明白,这场舆论之战虽然暂时胜利,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他站在书院的最高处,望着远处的群山,握紧了拳头。求学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信念不灭,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寻真理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