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晨风掠过青山书院的银杏林,金黄的叶片如蝶翩跹。林羽站在新落成的"格物楼"前,望着学子们抱着自制的浑天仪、水车模型走进教室,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然而,这份宁静被一封加急文书打破——朝廷要在各州府选拔"实务学官",考题却暗藏玄机。
"经义占七成,实务仅三成?"苏文远推开盘算,眉头拧成疙瘩,"这分明是保守派换个法子打压新学!"阿巧咬着嘴唇展开邸报,上面赫然写着主考官正是徐太师的门生。
神秘青年擦拭着竹纹短刀,刀光映出他冷峻的脸:"我得到消息,文渊书局余党正在散布谣言,说书院的实务教学是'离经叛道'。"他将一卷密信递给林羽,信中详细记录着京城权贵如何勾结书商,篡改民间典籍。
林羽握紧信纸,指节发白。这些日子,书院虽声名远扬,但保守势力从未停止过反扑。他望向窗外正在讨论《水经注》的学子们,突然想起张明德倒台时,老侍郎说的那句"守业更比创业难"。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林羽展开地图,"从今日起,书院停课三日。苏文远,你带着学子整理历年实务考题;阿巧,联络各州府支持新学的书院;老周,带人护送典籍去邻县暂存......"
第三天深夜,书院遭遇突袭。数十名蒙面人翻墙而入,目标首指藏书阁。林羽挥舞铁尺与对方缠斗,余光瞥见一人正将火把伸向书架。千钧一发之际,神秘青年凌空飞踢,将火把踢落。老周猎户的猎叉挡住了另一名杀手,大喊:"林先生,典籍己转移!"
混战中,林羽扯下一名蒙面人的面罩——竟是文渊书局的伙计。"你们输定了!"对方狞笑着,"明日学官选拔,就是你们的死期!"
选拔当日,考场戒备森严。林羽走进贡院,发现每个考生座位旁都放着一本《正统学论》——正是文渊书局篡改后的版本,其中刻意贬低实务之学。他翻开试卷,第一道题便是:"试论奇技淫巧对圣学之害。"
"好个陷阱。"林羽冷笑一声,提笔写道:"《考工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他巧妙引用典籍,将实务与圣学结合,论证"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当其他考生还在咬笔杆时,青山书院的学子们己从容答题。他们将在书院学到的农学、算学、水利知识,化作一篇篇犀利的策论。然而,交卷后,意外发生了——主考官以"离经叛道"为由,要当场焚毁所有试卷。
"且慢!"林羽举起从蒙面人身上缴获的文渊书局密信,"大人可知,这些考题和所谓'正统典籍',皆是文渊书局的阴谋?"他的声音在考场回荡,"真正该被焚毁的,是这些妄图垄断学问的私心!"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时,天空突然传来马蹄声。老侍郎手持圣旨闯入:"圣上有令,所有试卷即刻送往京城,由翰林院复审!"他望向林羽,眼中满是欣慰,"陛下己看过你们的《新学倡议》......"
夕阳西下,林羽走在回书院的路上。天边的火烧云如血般绚烂,远处传来学子们的读书声。他知道,这场学官选拔只是新的开始。但只要书院的灯火不灭,只要还有人相信知识的力量,那些惊涛骇浪,终将成为求学路上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