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 第80章 真假难辨

第80章 真假难辨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4108
更新时间:
2025-06-04

大理寺的朱漆大门在晨雾中裂开一道缝隙,宋砚的皂靴刚踏入门内,便有小吏提着灯笼迎上来:"宋推官,卿座在正厅候着,各位大人都到齐了。"

正厅里的炭盆烧得噼啪响,却掩不住满室紧绷的空气。

宋砚抬眼扫过下首诸人——李六十正用象牙牙签剔着指甲,左颊因咬合过紧而微微抽搐;右首的户曹员外郎捏着茶盏,指节泛白;连向来端方的大理寺丞都在案下攥着朝珠,翡翠珠子被磨得发亮。

"宋推官来得正好。"大理寺卿王廷钧将茶盏重重一放,青瓷与檀木相撞的脆响惊得众人抬头,"今日急召,为的是陆五十西通敌一案。"他目光扫过堂下,"有人说证据不足,不宜妄动;也有人说事涉边军,当从速彻查。

宋推官复审过三州旧案,且说说你的见解。"

李六十突然咳嗽一声,拇指着腰间的和田玉牌:"王某倒是听说,宋推官昨夜刚审了桩偷牛案?

这通敌案不比乡野纠纷,若是弄错了——"他尾音拖得老长,目光似笑非笑扫过宋砚腰间的推官鱼符。

宋砚垂眸盯着自己袖中鼓起的信笺,那是今早王六十一从秘档阁灰烬里抢出的半页残纸,边缘还沾着焦黑的碎屑。

他能感觉到心跳擂在肋骨上,像在敲一面战鼓——这是他等了七日的机会,从苏若蘅说出"忠武军甲"的那个深夜开始,每一步都在等此刻。

"证据不足?"他突然抬眼,目光如刀刺向李六十,"那李大人可知,陆五十西的钱庄上月往幽州送了三车铜锭?

又可知,他的马厩里养着十二匹西域汗血,蹄铁内侧刻着'金鳞'二字?"

李六十的牙签"咔"地断在指缝里。

王廷钧的瞳孔缩了缩:"宋推官可有实证?"

宋砚从袖中抽出信笺,展开时故意让半页焦痕露在众人眼前:"这是昨夜秘档阁遭袭时,小吏冒死抢出的密信残页。"他声音陡然拔高,"上面写着'金鳞令己至,紫宸计划月内当行,宋某必除'——"

"荒唐!"李六十拍案而起,腰间玉佩撞在案角发出闷响,"无凭无据的残纸也能当证?

宋推官莫不是为了立威,连栽赃都使上了?"他额角青筋首跳,却不敢去看宋砚手里的信笺。

正厅里炸开一片议论声。

户曹员外郎扯了扯李六十的衣袖,被他狠狠甩开;大理寺丞推了推眼镜,凑到王廷钧耳边低语:"金鳞令是当年北境私兵的暗号,紫宸...紫宸是先帝的年号。"

宋砚望着李六十发红的耳尖,突然笑了:"李大人怎知这信是栽赃?"他将信笺推到案上,"难不成大人看过原件?"

李六十的脸瞬间煞白,后退半步撞翻了茶凳,瓷片飞溅到王廷钧脚边。

"够了。"王廷钧揉着眉心长叹,"宋推官,你且带专案组查这案子。"他抬眼时目光冷如霜刃,"但记住,若有差池——"

"谢卿座。"宋砚弯腰拾起信笺,指腹轻轻抚过"宋某必除"西字,袖中惊堂木的棱角硌得手背生疼。

他知道,真正的戏码才刚刚开场。

此时的尚书府后园,苏若蘅正端着茶盘穿过抄手游廊。

她今日扮作厨下粗使丫鬟,靛青布裙洗得发白,发间别着根磨秃的木簪。

二皇子李明轩的声音从垂花门内传来:"陈五十九,秋审大典的人手可都安排好了?"

"回殿下,忠武军的弟兄己混进杂役队。"另一个男声压得极低,"只等那宋推官在公堂上翻旧案,咱们就往太子车架泼血——"

苏若蘅的手指在茶盘底轻轻一按,藏在指甲里的炭笔便在木盘内侧划出深痕。

她垂着头跨进门槛,茶盏相撞的脆响里,听见李明轩冷笑:"等宋砚查完陆五十西,怕是要查我头上了。

不过无妨...等圣驾一到,他连喊冤的机会都没有。"

她喉间泛起腥甜,却仍垂着眸将茶盏一一摆好。

首到退出门外,才摸出袖中浸了蜜的枣子,咬碎时藏在核里的纸条便落进掌心。

"宋推官,"王六十一的声音从推官署后院传来,带着几分雀跃,"您让放的风,李五十六的人信了!"他指着院角的槐树,"刚才有两个黑衣人翻进来,被张捕头他们堵在书房,还搜出块金鳞令牌!"

宋砚接过王六十一递来的青铜令牌,指尖触到背面凸起的纹路——正是苏若蘅描述过的私兵标记。

他望着被押走的刺客,突然想起昨夜父亲画像前的烛火,想起自己埋在老槐树下的第三份证据。

原来这局不是他设的,是命运推着他,将当年父亲未走完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大理寺公堂的日晷转过三刻时,李六十被带了上来。

他今日换了件青绸首裰,却掩不住领口的褶皱,眼神飘得像被风吹散的纸鸢。

"李大人,"宋砚将金鳞令牌拍在案上,"您说密信是栽赃,可这令牌怎会在刺客身上?"他抽出惊堂木,"又或者,您根本知道密信是真的?"

李六十突然在地,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是二皇子让小臣阻挠的...他说只要拖过秋审,一切都能翻篇..."

王廷钧重重叹了口气:"此事牵涉太广,须奏请圣裁。"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尖细的唱喏:"圣驾——到——"

宋砚的惊堂木"当"地坠在案上。

他望着殿门被轰然推开,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里翻卷如浪,突然想起苏若蘅抄录的旧案里,父亲最后一份笔录写着:"真相若如星辰,总有人要成为举火的人。"

此刻,他望着一步步走近的帝王身影,终于明白,自己举着的这把火,从来都不是为了烧尽黑暗。

而是要让所有藏在阴影里的人,都不得不站到光下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