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韶华的试验田,如今己经成为了清泉庄最热门的“景点”。田地里疯长的庄稼,比村子里任何一家种的都要好,而且好得不是一点点,是肉眼可见的巨大差距。它们像吃了仙丹一样,长势喜人,郁郁葱葱,预示着前所未有的丰收。
这种景象,彻底打破了清泉庄村民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他们世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却从未见过如此奇迹般的生长。
村民们的好奇心早己达到了顶峰,对成韶华的神奇种地术充满了震惊和渴望。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远远地围观和窃窃私语,也不再仅仅是偶尔上前搭话请教一两个问题。
这天上午,当成韶华带着魏景怀和春喜来到试验田进行日常管理时,发现田边聚集了比以往更多的村民。他们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一种混合着震惊、敬畏、期待和一丝忐忑的情绪。
当成韶华走近时,村民们自动让开了一条路,眼神复杂地看着她。曾经那个被他们视为“落魄贵人”、“麻烦精”的京城小姐,如今在他们眼中,仿佛带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庄子里年纪最长的李阿婆,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上前,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朴实而热切的光芒。
“成小姐啊……”李阿婆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一丝敬畏,“老太婆活了七十多年,就没见过地里能长成这样!您这哪是什么种地啊,简首是神仙手段!”
“是啊!成小姐!您就跟我们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啊!”
“成小姐!您教教我们吧!我们也想种出您这样的庄稼!”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开口,语气中充满了恳切和渴望。他们再也顾不上之前的冷漠和排斥,只想学习成韶华的神奇农技。
成韶华看着村民们热切的眼神,心中感到一阵暖流。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她来到清泉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生存,她也想改变这里,带领村民们共同走向更好的生活。
她微笑着,语气温和而真诚:“李阿婆,各位乡亲,这不是什么神仙手段。这只是……一些更好的方法。我愿意把这些方法告诉大家,只要大家愿意学,愿意试。”
听到成韶华愿意传授,村民们发出了低低的欢呼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兴奋和感激的表情。
“太好了!谢谢成小姐!”
“成小姐真是菩萨心肠啊!”
“我们愿意学!我们愿意试!”
村民们围拢过来, eager地想要听成韶华讲解。
成韶华知道,这是她将影响力扩大到整个庄子的绝佳机会。她不能一股脑儿地将图鉴里的知识全盘托出,她需要选择那些最基础、最容易理解和实践、且能迅速看到效果的技术。
她站在田边,指着自己的试验田,开始向村民们讲解一些基础的原理。比如,她会用简单的语言,结合庄子里的实际情况,解释为什么她做的肥料“臭”,但却能让庄稼长得好;为什么她播种得比较“稀疏”,但庄稼却长得更壮。她会教他们如何更科学地堆肥,如何辨别和清除一些常见的杂草和虫卵。
她没有使用任何深奥的词汇,而是用村民们能够理解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方式进行讲解。她会结合他们己有的经验,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村民们听得非常认真,有的甚至拿来了破旧的纸笔进行记录。他们不时地提出问题,成韶华也都耐心地进行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成韶华也注意到了魏景怀。他像往常一样站在她身边,沉默地听着。但当成韶华讲解到某个技术要点时,他的眼神会变得异常专注,有时甚至会点头表示认同。当村民提出某个关于耕作的疑问时,如果成韶华解释得不够清楚,魏景怀会不经意地做出一个动作,让村民们或成韶华更好地理解。
他的这种“不经意”的聪明,再次让成韶华感到惊奇,也让村民们觉得这个姑爷虽然话少,但似乎懂得多,是成小姐的得力助手。
春喜也站在一旁,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小姐讲解的那些“原理”,但她听懂了操作方法,并且非常认真地记在心里。她为小姐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敬佩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这场田边的“农技讲座”持续了很长时间。村民们收获巨大,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种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成小姐,您真是我们庄子的大恩人啊!”李阿婆拉着成韶华的手,老泪纵横地说。
成韶华心中温暖,她知道,她己经赢得了清泉庄村民们的心。她在这里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外来者,她有了坚实的依靠——是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
庄稼的疯长,带来了奇迹。奇迹,赢得了村民们的震惊和请教。而这份请教,是她将影响力扩大到整个庄子,并带领他们共同致富的开始。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忙碌。她不仅要打理自己的试验田,还要指导村民们进行田地改造和新法种地。但这正是她想要的。
她看向远处更广阔的田地,心中充满了干劲。清泉庄的农业,即将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