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田地的问题,改善了伙食来源,成韶华便将目光转向了她们居住的环境。虽然小屋己经修缮得勉强能住人,但距离舒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京城第一美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使身处乡野,她也希望能将环境打造得更宜居,更像一个真正的家。
而且,随着她在庄子的威望提高,村民们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好。他们愿意帮助她,也愿意听从她的指导。这为她进行更复杂的改造提供了人力基础。魏景怀那隐藏的力量,更是她改造计划中最关键的“工程队”。
成韶华在“现代知识图鉴”中查阅了关于简易房屋建造、家具制作、卫生设施改善、以及一些基础工艺的知识。她知道,即使没有现代工具和材料,利用古代己有的资源,也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质。
她首先从卫生着手。图鉴中强调了干净水源和卫生设施的重要性。虽然找到了泉眼,但取水依然不便。她构思了一个简易的引水装置——用竹筒连接泉眼和庄子附近的一个水池。这样可以减少每天提水的次数。
她将这个想法告诉魏景怀。魏景怀听了她的描述,没有表现出不解,而是若有所思地看向远处的泉眼和庄子。然后,他默默地去庄子附近的竹林砍伐竹子。他的动作依然是那么娴熟有力,很快就收集了大量合适的竹筒。
在魏景怀和几个愿意帮忙的村民的协助下,她们开始修建竹筒引水渠。这是一个耗费体力且需要技巧的活,但魏景怀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不仅力气大,能轻松搬运竹筒,而且似乎对管道连接和坡度控制有着一种天然的首觉,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正确的建议或调整。
引水渠修建成功后,清澈的泉水通过竹筒哗哗地流进了庄子附近的一个水池。这极大地便利了庄子居民的取水,也让村民们再次对成韶华的能力感到惊叹。他们甚至将这个水池称为“成小姐的清泉”。
接下来是改善房屋内部。成韶华想让屋子更明亮、更干燥。她运用图鉴知识,构思了简易的窗户——用木框和油纸代替之前破旧的窗纸,增加采光。她还想在地面铺设木板或石板,彻底解决潮湿问题。
她将想法告诉魏景怀。魏景怀再次默默地开始行动。他去山里寻找合适的木材或石材,他的力量和对环境的了解,让他在寻找材料方面事半功倍。他甚至会找到一些村民们认为没用、但在图鉴中被标记为有特殊用途的材料。
在魏景怀和几个村民的帮助下,她们对屋子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造。更换了更明亮的窗户,屋子内部光线充足了许多。地面铺设了木板,变得干燥平整。她们甚至用收集来的旧木料和魏景怀的木工手艺制作了更精致一些的桌椅、柜子和床架。
屋子里渐渐有了温馨舒适的感觉。不再是冰冷破败的泥屋,而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家。成韶华还用图鉴中的知识,制作了一些简易的香料或空气清新剂,让屋子里的气味变得清新宜人。
她还在院子里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卫生间,虽然无法与现代卫生间相比,但在古代农村,这己经是极大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环境卫生。
这些改造,一点点地提升了成韶华她们的生活品质,也让庄子里的村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他们看到成韶华不仅能让地里长出金子,还能让破旧的房子变得舒适宜居。
村民们对成韶华的敬佩,从种地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开始模仿她的做法,清理自己的院子,改善自家的卫生。成韶华也乐于分享她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村民们一起改善生活。
清泉庄的面貌在悄悄发生改变。它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村庄,而是一个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社区。
成韶华看着焕然一新的小院和小屋,心中充满了满足感。这是她用知识创造的奇迹,是她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记。京城第一美人的美貌和才情曾经是她全部的光环,而现在,她的光芒来自于她的智慧、能力和创造力。
她看向正在院子里默默打理花草的魏景怀。他依然是那副沉默的样子,仿佛所有的功劳都与他无关。但他知道,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没有他的力量和天赋,这些改造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完成。
他的隐藏秘密,他的多重能力,依然是一个谜。但他用行动,一次次地证明了,他是她在这片土地上,最可靠、最强大的伴侣。
小院改造升级,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这份舒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它让成韶华更加坚定了留在清泉庄,改造庄子,并以这里为起点,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决心。
而在这个过程中,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特别是那个曾经胆小爱哭的小丫鬟,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