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包车夫到民国大佬
从黄包车夫到民国大佬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从黄包车夫到民国大佬 > 第39章 声名鹊起

第39章 声名鹊起

加入书架
书名:
从黄包车夫到民国大佬
作者:
在世曹贼
本章字数:
4424
更新时间:
2025-05-18

秦先生在一品楼的“鸿门宴”以及当众处决张烈的举动,如同一阵风,迅速传遍了闸北乃至上海滩的黑白两道。陈枭这个名字,也第一次真正进入了那些大人物的视野。

有人惊叹于他的胆大包天,有人佩服他的心狠手辣,更有人在暗中盘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究竟会给上海滩带来怎样的变数。

宴会次日,赵平便带着陈枭挑选出来的精干人手,开始正式接管黑豹堂留下的产业。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七家黄包车行和三个小型货运码头。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车行里的一些管事和车夫头子,都是张烈昔日的心腹,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自然不肯轻易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他们或阳奉阴违,或煽动车夫闹事,试图给陈枭一个下马威。

对此,陈枭的手段简单而首接。

在一家名为“顺风车行”的门口,几十名车夫在几个车头儿的鼓动下,将车行的出口堵得水泄不通,叫嚷着要提高份子钱分成,否则就集体罢工。

赵平与他们交涉无果,派人请来了陈枭。

陈枭带着大山、黑牛等一众凶神恶煞的队长,腰间别着家伙,大马金刀地往车行门口一站。那几个闹事的车头儿,平日里欺负老实车夫还行,见到陈枭这阵仗,腿肚子先软了三分。

“谁是管事的?”陈枭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寒意。

一个尖嘴猴腮,留着两撇鼠须的中年人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陈…陈爷,是我,小的刘三。”

“刘三是吧?”陈枭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听说你要带着弟兄们罢工?”

“不…不敢…”刘三额头见了汗,“只是弟兄们日子艰难,想跟陈爷讨个活路。”

“活路?”陈枭冷笑一声,“张烈在的时候,你们的份子钱是多少?每日上交多少?可曾短过一分?他给你们的‘活路’,就是让你们帮着他一起欺压盘剥那些老实巴交的车夫,是不是?”

刘三脸色一白,张口结舌。

陈枭目光扫过那些被煽动起来的车夫,朗声道:“我陈枭今天把话撂在这里!从今日起,顺风车行,以及闸北所有原属于黑豹堂的车行和码头,都归我陈枭管!以前张烈定下的那些盘剥你们的烂规矩,一律作废!”

这话一出,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车夫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新的规矩,很简单!”陈枭继续道,“车行的份子钱,比原来降三成!码头力工的抽成,也按出力多少,公平分配!我陈枭不求别的,只求大家有口饭吃,能养家糊口,活得像个人样!”

人群中爆发出低低的议论声,许多人脸上露出了惊喜和期盼。

“但是!”陈枭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我陈枭这里,不养闲人,更不养蛀虫!谁要是敢在我手底下偷奸耍滑,或者像某些人一样,煽动闹事,中饱私囊,那就别怪我陈枭不讲情面!”

他目光如电,再次落在刘三等几个车头儿身上:“你们几个,平日里仗着张烈的势,没少欺负下面的弟兄吧?克扣的份子钱,都吐出来!每人自断一根手指,滚出闸北!否则,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刘三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求饶。

大山和黑牛狞笑着上前,根本不给他们求饶的机会。只听几声惨叫,那几个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车头儿便捂着鲜血淋漓的手指,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陈枭这番雷霆手段,彻底震慑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些原本还有些小心思的车夫,此刻都噤若寒蝉。

“从今天起,车行和码头,由我的人接管。赵平赵管事,会给你们定下新的章程。只要你们安分守己,努力干活,我保证你们的日子,会比以前好过百倍!”陈枭掷地有声。

“陈爷仁义!”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所有的车夫和力工都齐声欢呼起来。他们都是底层苦哈哈,平日里受尽了盘剥,如今陈枭不仅降低了份子钱,还赶走了那些欺压他们的蛀虫,如何能不让他们感恩戴德?

接下来的几天,赵平带着人,迅速整顿了这些产业。他按照陈枭的吩咐,重新制定了规章制度,清退了一批害群之马,提拔了一些踏实肯干的老实人担任管事。同时,他也从陈枭的队伍里,抽调了一部分精明强干的弟兄,安插到各个车行和码头,负责监督和管理。

一时间,闸北地面上,风气为之一清。那些曾经被张烈压榨得喘不过气的车夫和力工,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陈枭无不感恩戴德,纷纷表示愿意为陈枭效力。这些产业,也开始源源不断地为陈枭提供稳定的收入。

而就在陈枭忙着整合闸北地盘的时候,另一件让他声名大噪的事情,也悄然发生了。

开明书局,《射雕英雄传》的单行本,在经过这段时间的预热和宣传后,终于正式发售了。

发售当天,上海滩各大书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龙。许多人都是《晶报》的忠实读者,早就被《射雕》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荡气回肠的侠义精神所吸引,如今单行本一出,自然是趋之若鹜。

开明书局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梁婉君亲自坐镇,指挥着书局的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短短三天时间,《射雕英雄传》首印的一万册,便被抢购一空!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上海滩。一万册的销量,对于一本新人的武侠小说而言,简首是天文数字!

《晶报》总编刘文海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火了!火了!这陈枭,真是个奇才啊!”他当即决定,在《晶报》上开辟专栏,对《射雕英雄传》进行持续报道和评论,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沪上各大报纸也纷纷跟进,一时间,“陈枭”和“射雕英雄传”成了上海滩文化圈最热门的话题。无数文人墨客、青年学生,都在谈论着这部充满了家国情怀和侠义精神的“奇书”。

陈枭的名字,不再仅仅局限于闸北的黑道,而是以一个“文坛新贵”的身份,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这种名声,比他在黑道上的凶名,更让他感到踏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