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血,玄启燃
孤臣血,玄启燃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孤臣血,玄启燃 > 第351章科技提升实力

第351章科技提升实力

加入书架
书名:
孤臣血,玄启燃
作者:
用户19910905
本章字数:
462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我站在议事厅外,望着远方的焚骨谷。黑雾虽己退去,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异样的气息。西境的消息不断传来,旧朝残党并未彻底消失,铁岭的态度也愈发暧昧。玄启需要力量——不仅是军队的数量,更是科技与机关术的进步。

“大人,工匠们都到齐了。”赵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走吧。”

议事厅内,数十名工匠、学者、军械师围坐在长桌两侧。他们的眼神中带着期待,也藏着疑虑。经历了战火与重建,玄启的机关工坊几乎是从废墟中重新起步。而如今,我要让他们相信,这片土地能孕育出改变未来的科技。

“各位。”我环视众人,“我们己经走过最艰难的日子。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一名年长的匠师皱眉道:“将军的意思是?”

“我们要发展机关术,提升武器性能,改良防御体系,甚至……制造新的战争机器。”我语气坚定,“这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

厅内一片沉默。

“可资源呢?”另一人开口,“我们的铜矿储量有限,炼铁炉刚刚修复,连基本的兵甲供应都捉襟见肘。”

“我知道。”我点头,“所以第一步,我们必须优先分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取出一份清单,交给徐逸:“这是当前可用的金属储备、木材库存,以及人力分布情况。我们要筛选出最关键的几个项目,先解决核心问题。”

徐逸接过清单,翻开一看,眉头微蹙:“你的意思是……优先研发机关弩和投石机?”

“没错。”我点头,“这两种器械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战力,尤其适合防守。我们需要在焚骨谷建立一道无法逾越的防线。”

一名年轻的学者忽然开口:“那如果我们遇到更强大的敌人呢?比如铁岭的机关兽?”

我目光一凝:“那就让我们的机关术,超越他们。”

厅内气氛陡然紧绷。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难。”我缓缓说道,“但我们有史鉴通灵系统,它记录了古代机关术的精华。只要我们愿意钻研,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众人神色各异,有人眼中燃起希望,有人则仍旧怀疑。

“你们可以质疑我的决定。”我站起身,声音沉稳有力,“但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如果今天我们不迈出这一步,明天,我们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

片刻后,那位年长匠师终于开口:“我可以试试。”

我露出一丝笑意:“很好。”

……

几日后,工坊开始运作。

我们在焚骨谷深处设立了一座新的机关研究室,调集了最熟练的工匠与最有潜力的年轻学者。陆陆续续地,一些曾在战场上使用过机关术的士兵也被召集而来,为研究提供实战经验。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

“齿轮咬合度不够,发射时容易卡死。”一名工匠指着一张图纸叹气。

“材料强度不足,承受不了高压力。”另一位学者摇头。

“动力装置太笨重,移动不便。”陈虎亲自试用了新制的机关弩,却皱起了眉头。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仿佛在提醒我们:技术不是靠热情就能突破的。

“我们缺的不只是资源。”徐逸在我耳边低声道,“还有人才。”

我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一个人。

“唐川那边有没有回信?”我问。

“刚收到。”赵砚递来一封信,“他说铁岭愿意交换部分工匠,但要求我们开放机关术的研究权限。”

我冷笑一声:“他们倒是想得美。”

“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拒绝。”徐逸分析道,“至少,我们可以从中挑选几位真正有才华的人。”

我点头:“好,派人去谈。”

与此同时,我也启动了史鉴通灵系统的军备改良资料库。

当那些尘封己久的机关设计图浮现眼前时,我心中一阵激动。其中一项名为“风雷弩”的设计尤为引人注目——它采用双层齿轮结构,配合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射程远超传统弓弩,且可连续发射三轮。

“这个可以尝试。”我对工匠们说。

他们围拢过来,仔细研究图纸。

“如果能成功,我们就能拥有一支远程压制部队。”一位年轻匠师兴奋地说。

“问题是,这种结构对齿轮精度的要求极高。”老匠师皱眉,“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工艺。”

“那就练。”我斩钉截铁,“失败一百次,也要做出一次成功的。”

工坊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

……

日子一天天过去,研究进展缓慢却稳定。

我们改进了齿轮切割工具,提升了锻造炉的温度控制精度,甚至开发出一种新型润滑剂,使得机械部件运转更加顺畅。

但就在我们即将完成第一台风雷弩原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能量不稳定。”负责测试的匠师脸色难看,“压缩空气释放太快,导致弩箭偏离目标。”

“有没有可能是管道设计有问题?”我问。

“我们也这么想。”他叹了口气,“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做到精确控制。”

我盯着那张图纸许久,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或许,我们不该只依赖单一能源。”我说。

“什么意思?”徐逸问。

“机关术的发展方向,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我解释道,“我们应该尝试融合不同的能量来源,比如火药、蒸汽,甚至是……磁力。”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皆是一震。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有人迟疑。

“当然冒险。”我看着他们,“但如果连尝试都不敢,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我转身走向兵器架,拿起一把普通的铁质长矛。

“你们知道吗?”我缓缓说道,“在几百年前,人们用木头和石头打仗。后来,有人发明了铁器,战争从此改写。再后来,有人造出了火药,又是一场变革。”

我将长矛重重插回架子上。

“现在,轮到我们了。”

厅内一片寂静。

然后,有人站了出来。

“我愿意参与试验。”那位年轻的匠师率先表态。

接着,一个又一个工匠举起手。

“我也来。”

“算我一个。”

“让我们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

我嘴角微微扬起,握紧拳头。

科技之路,才刚刚开始。

“准备材料。”我下令,“我们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超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